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楼钥,字大防,明州鄞县人。隆兴元年,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士策偶犯旧讳得旨以冠末等投贽谢诸公考官胡铨称之曰此翰林才也试教官调温州教授修《淳熙法》。出知温州。属县乐清倡言方腊之变且复起,邑令捕数人归于郡。钥曰:“罪之则无可坐,纵之则惑民。”编隶其为首者,而驱其徒出境,民言遂定,丞相周必大心善之。除考功郎。吏铨并缘为奸,多所壅底。钥曰:“简要清通,尚书郎之选。”尽革去之。改给事中。代言坦明,得制语体,缴奏无所回避。禁中或私请,上曰:“楼舍人联亦惮之,不如且已。”刑部言,天下狱案多所奏裁,中书之务不清,宜痛省之。钥曰:“三宥制刑,古有明训。”力论不可。试中书舍。光宗内禅诏书,钥所草也,有云:“虽丧纪自行于宫中,而礼文难示于天下。”荐绅传诵之。朱熹以论事忤韩侂胄,除职与郡。钥言:“陛下闵其耆老,当此隆寒,何如仍令修史,少俟春和,复还讲筵。”不报。赵汝愚谓人曰:“楼公当令人物也,直恐临事少刚决耳。”及见其持论坚正,叹曰:“吾于是大过所望矣。”宁宗受禅,侂胄颇有弄权之渐,彭龟年力攻之。侂胄转一官,龟年除待制,与郡。钥奏,乞留龟年于讲筵。寻知婺州,罢,仍夺职。告老至再,许之。侂胄尝副钥为馆伴,以钥不附已,深嗛之。侂胄诛,诏起钥为翰林学士。时钥年过七十,精敏绝人,词头下,立进草,院吏惊诧。入朝,陛楯旧班谛视钥曰:“久不见此官矣。”位两府者五年,累疏求去。嘉定六年薨,年七十七,赠少师,溢宣献。

(摘编自《宋史·楼钥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土策/偶犯旧讳/得旨以冠未等/投贽谢诸公考官/胡铨称之曰/此翰林才/也试教官/调温州教授/
B.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土策/偶犯旧讳/得旨以冠末/等投贽谢诸公/考官胡铨称之曰/此翰林才也/试教官/调温州教授/
C.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土/策偶犯旧讳/得旨以冠末/等投贽谢诸公/考官胡铨称之曰/此翰林才/也试教官/调温州教授/
D.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士/策偶犯旧讳/得旨以冠末等/投贽谢诸公/考官胡铨称之曰/此翰林才也/试教官/调温州教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禁中,封建帝王所居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B.内禅,在封建社会中,帝王把王位传给内定的继承人。
C.讲筵,帝王为到宫中讲论经史的大臣特设的御前宴席。
D.耆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后泛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楼钥为官认真,恪尽职守。楼钥担任温州知州时把散布方腊叛乱会再发生的谣言的人全部逮捕,任考公郎时看到吏部铨选官朋比为奸使多人不能升迁就割除其中弊病。
B.楼钥敢于直言,据理力争。刑部上书认为中书省审理案件时还要上奏才裁决是因为中书省的事务不清,应该把上奏的案件再减少些,楼钥用三次宽恕罪犯是古训来辩解。
C.楼钥保护同僚,受到赞许。楼钥对待朱嘉得罪韩侂胄要到外地做官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看法,先前怀疑他不刚直的赵汝愚对他大加赞赏,认为他的做法出乎自己的意料。
D.楼钥才思敏捷,超过常人。韩侂胄被诛杀后,被重新起用的楼钥已七十多岁,但他精力充沛、才思敏捷,词头刚刚发下来,立刻就能呈上制书草稿,院吏都惊讶不已。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编隶其为首者,而驱其徒出境,民言遂定,丞相周必大心善之。
(2)有云:“虽丧纪自行于宫中,而礼文难示于天下。”荐绅传诵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07:4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注)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丞相:指秦桧。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孤”中的“少”指年少,“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丧父”也可用“失恃”来表达。
B.“廷对”既可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也可指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还可指廷试。
C.“士民”泛指士大夫阶层和普通读书人,也指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有时也泛指人民、百姓。
D.“诣阙”中的“诣”是“往,到”的意思,“阙”指朝廷,词语的意思是赴朝堂或京都。

同类题3

(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崔立字本之,开封鄢陵人。祖周度,仕周为泰宁军节度判官。慕容彦超叛,周度以大义责之,遂见殺。
②立中进士第。为果州团练推官,役兵辇官物,道险,乃率众钱,佣舟载归。知州姜从革论如率敛法,当斩三人,立曰:“此非私已,罪杖尔。”从革初不听,卒论奏,诏如立议。真宗记之,特改大理寺丞,知安丰县。大水坏期斯塘,立躬督缮治,逾月而成。进殿中丞,历通判广州、许州。
③京西转运使胡则曰:“滑州进士杨世质等诉本州黜落,即取元试卷付许州通判崔立看详,立以为世质等所试不至纰缪,已牒滑州依例解发。”诏转运司具析不先奏裁,直令解发缘由以闻,其试卷仰本州缴进。世质等仍未得解发。及取试卷,诏贡院定夺。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④会滑州塞决河,调民出刍楗,命立提举受纳。立计其用有余,而下户未输者尚二百万,悉奏弛之。知江阴军,属县有利港久废,立教民浚治,既成,溉田数千顷,及开横河六十里,通运漕。累迁太常少卿,历知速、漠、相、潞、充、鄂、涇七州。兖州大饿,募富人出谷十万余石振饿者,所全活者甚众。
⑤立性淳谨,尤喜论事。大中祥符间,帝既封禅,士大夫争奏上符瑞,献赞颂,立独言:“水发徐州,旱连江、淮,无为烈风,金陵火,天所以警骄惰、戒淫逸也,区区符瑞,尚何足为治道言哉? ”前后上四十余事。以右谏议大夫知耀州,改知濠州,迁给事中。告老,进尚书工部侍郎致仕,卒。识韩琦于布衣,以女妻之,人尝服其鉴云。

节选自《宋史·循吏传》

(注)①刍楗: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草把等材料。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诏如立议(______) (2)募富人出谷十万余石振饿者(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乃率众钱
A.率领 B.聚集 C.募捐 D.沿着
(2)进尚书工部侍郎致仕
A.发展 B.导致   C.归还 D.产生
【小题3】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B.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C.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D.乃言词理低次不合/充荐诏/落世质等/而劾转运使及崔立之罪
【小题4】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立计其用有余,而下户未输者尚二百万,悉奏弛之。
【小题5】文章结尾有“人尝服其鉴云”的说法,你是否同意世人对崔立的这一评判?请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分析理由。
【小题6】对第⑤段划画线句反映出来的思想进行评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尝射猎遂城盐台淀,一日射獐、彘、狼、狐、兔四十二,观者神之。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待罪,乞田里,晋祖释不问。
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州。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馀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彦卿将家子,勇略有谋,善用兵。存审之第四子,军中谓之“符第四”。前后赏赐钜万,悉分给帐下,故士卒乐为效死。
镇大名十馀年,政委牙校刘思遇。思遇贪黠,怙势敛货财,公府之利多入其家,彦卿不之觉。时藩镇率遣亲吏受民租,概量增溢,公取其馀羡,而魏郡尤甚。太祖闻之,遣常参官主其事,由是斛量始平。诏以羡馀粟赐彦卿,以愧其心。
彦卿酷好鹰犬,吏卒有过,求名鹰犬以献,虽盛怒必贳之。性不饮酒,颇谦恭下士,对宾客终日谈笑,不及世务,不伐战功。居洛阳七八年,每春月,乘小驷从家僮一二游僧寺名园,优游自适。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馀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
B.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馀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
C.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馀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
D.开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馀万/围晋师于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做名词时,可用于书信中,表示对对方的敬称,也可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在本文中指后者。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封建社会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给皇帝写的书信、奏章,就叫表。
C.节度指节度使,是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D.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彦卿武将出身,擅长骑马射箭。他以诚实深得庄宗信任,战乱中不惧危险,孤军作战,奋力护主。因一天射猎数量颇多,被旁人视为神。
B.符彦卿有勇有谋,善于用兵打仗。他身先士卒,解救高行周于危难。契丹来犯,占据天时地利,符彦卿没有盲目应战,而是用计谋将契丹主一举拿下。
C.符彦卿为政平庸,对政事不闻不问。下属多有仗势敛财、中饱私囊之事,太祖看不下去,插手督政,并把赃物赏赐彦卿以使其羞愧。
D.符彦卿性情温和,对部下优厚谦恭;所以士兵愿意为他效力,部下愿意和他谈笑。他也从不夸耀战功,生活很悠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藩镇率遣亲吏受民租,概量增溢,公取其馀羡,而魏郡尤甚。
(2)彦卿酷好鹰犬,吏卒有过,求名鹰犬以献,虽盛怒必贳之。
【小题5】课内翻译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焦继勋字成绩,许州长社人。少读书有大志,尝谓人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遂弃其业,游三晋间为轻侠,以饮博为务。晋祖镇太原,继勋以儒服谒见,晋祖与语,悦之,留帐下。天福初,授皇城兼宫苑使,迁武德使。安重荣反镇州,安从进自襄阳举兵为应。晋祖命继勋督诸将进讨。至唐州南,遇从进军万余,设伏击败之,禽其牙将安洪义、鲍洪等五十余人,得山南东道印,从进单骑奔还。从进弟从贵率兵千余人,援均州刺史蔡行遇,继勋杀其众七百,生禽百,获从贵,断腕放入城中,从进自此不能复镇。继勋以功就拜齐州防御使。少帝即位,从进平,藉继勋威名镇之,徙襄阳防御使。
西人寇边,朝议发师致讨,继勋抗疏请行,拜秦州观察使兼诸蕃水陆转运使。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及周祖举兵向阙,继勋奉隐帝逆战于留子陂,战不利,遂归周祖。世宗征淮南,为左厢排阵使,又改右羽林统军、左屯卫上将军,以战功拜彰武军节度。
宋初,召为右金吾卫上将军,改右武卫上将军。乾德三年,权知延州。四年,判右街仗杜审琼卒,命继勋代之。时向拱为西京留守,多饮燕,不省府事,群盗白日入都市劫财,拱被酒不出捕逐。太祖选继勋代之,月余,京城肃然。太祖将幸洛,遣庄宅使王仁珪、内供奉官李仁祚部修洛阳宫,命继勋董其役。车驾还,嘉其干力,召见褒赏,以为彰德军节度,仍知留府事。仁珪领义州刺史,仁祚为八作副使。继勋以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继勋猎涉史传,颇达治道,所至有善政。然性吝啬,多省公府用度,时论少之
(节选自《宋史•焦继勋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B.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C.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D.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诱诸郡酋长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边境以安/俄徙知陕州/就迁保义军兵马留后/隐帝末/命继勋领兵北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疏”在文中的意思是上书皇帝,因为“疏”在古代指大臣呈递给皇帝的奏章。
B.“迁”指官职变动,“授”“拜”“知”“改”“领”在古代均指升任官职。
C.“阙”在古代指帝王所居住的宫殿,亦称“宫阙”“天阙”,还可以借指京城。
D.“幸”在文中指帝王驾临某地,在《鸿门宴》“妇女无所幸”中也指君王行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继勋少有大志。他小时候读书就有高远志向,后来果断投笔从戎而成长为将领。
B.焦继勋征战立功。他先后跟随晋祖、世宗和太祖等人,多次因立下战功而被提拔。
C.焦继勋治理有方。他被太祖任命为西京留守后,在很短时间内就整顿了社会治安。
D.焦继勋深受器重。他受到宋太祖器重,管理宫殿修筑的差事,因其才干而受称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勋奉隐帝逆战于留子陂,战不利,遂归周祖
(2)然性吝啬,多省公府用度,时论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