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砦。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走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土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计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船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B.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C.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D.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老指年纪大的人,与此不同的是,长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B.累迁又称迁累,指多次升迁官职,迁的含意与授、拜、除相同。
C.顿首指磕头,是古时候的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
D.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泛指公余会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达素喜行伍,英武挺拔。他自幼喜爱军事游戏,即使与同辈玩耍,也将他们编排成军阵行列;长大以后,体格健壮,擅长骑射。
B.燕达英勇善战,作风顽强。西夏人来犯,他率兵出击,多次凯旋;即使后来遭遇伏击,损失颇重,也因奋勇作战,未被神宗怪罪。
C.燕达宅心仁厚,谦逊退让。前锋遇敌苦战,他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兵,轻装救援;主帅获罪,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接受恩赐。
D.燕达文武兼修,用兵以爱。燕达征战之余,爱好读书;神宗曾经询问他用兵的要领,他主张以爱为先,博得了神宗的赞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01 11:4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星吉字吉甫,河西人。少给事仁宗潜邸。出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时承平日久,内外方以观望为政,星吉独持风裁。湖东佥事三宝住,儒者也,性廉介,所至搏贪猾无所贷。御史有以自私请者,拒不纳,则诬以事劾之。章至,星吉怒曰:“若人之廉,孰不知之,乃敢为是言耶!”即奏杖御史而白其诬。执政者恶之,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湖广地连江北,威顺王岁尝出猎,民病之。又起广乐园,多萃名倡巨贾以网大利,有司莫敢忤。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靡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星吉入,责王曰:“王骋猎宣淫,贾怨于下,恐非所以自贻多福也。”王谢之,为悉罢其所为。
至正十年,汝、颍妖贼起,会僚属议之,或曰“有郑万户,老将也,宜起而用之。”星吉悉以其事属郑。贼遣其党十千来约降。星吉与郑谋曰:“此诈也,宜受而审之可也。”果得其情,乃歼之。
诏令守江州。时江州已陷,贼据池阳,众皆欲走。星吉曰:“汝等皆有妻子财物,纵逃其可免乎?”乃贷富人钱,募人为兵,一日得三千人。乃具舟楫直趋铜陵,擒其渠魁周驴。
伺者告贼舰至自上流,顺风举帆,众且数十倍,诸将失色。星吉曰:“无伤也,凤势盛,彼仓卒必不得泊,但伏横港中偃旗以待,俟过而击之,无不胜矣。”风怒水驶,贼奄忽而过,乃命举旗张帆鼓噪而薄之,官军殊死战,风反为我用,又大破之。
时湖广已陷,江西被围,日久粮益乏,士卒咸困。或曰:“东南完实,盍因粮以图再举乎?”星吉曰:“吾受命守江西,必死于此。”众莫敢复言。有顷,贼乘大船四集,发矢射星吉,乃昏仆。贼素闻星吉名,不忍害,置密室中,至旦乃苏。贼罗拜,争馈以食。星吉斥之,遂不复食。凡七日,乃自力而起,北面再拜曰:“臣力竭矣。”遂绝,年五十七。
(《元史·星吉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又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B.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C.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D.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潜邸,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前的住所,星吉年少时在仁宗府邸中当差。
B.渠魁,史传以此称贼人的首领、头领;“渠”,大;“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C.舁,义为轿子、携带或共同抬东西;此处指用轿子抬,表现出贼人对星吉的尊敬。
D.拜,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罗拜,指罗列而,绕着下再拜,先后拜两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星吉为官耿介,坚持纲纪。朝廷内外官吏都是看风头察颜色办事,身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的星吉敢于当堂对诬陷清官的御施以杖刑。
B.星吉虚心纳谏,启用贤才。至正十一年,汝、颍一带乱起,星吉会集僚属商议对策,有人举荐郑万户,星吉听从建议,把事物全交给郑万户负责。
C.星吉善于辨察,有智有勇。贼兵来降,被星吉识破而全歼;镇守江州时,星吉说服想逃走的众人,借钱募兵,俘虏贼首;又借风势,大破敌人援军。
D.星吉忠于朝廷,视死如归。湖广陷落,粮食缺乏,星吉未退至东南,而是决计与江西共存亡;贼人礼遇有加,星吉绝食七天,向北诀别朝廷后身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至,星吉怒曰:“若人之廉,孰不知之,乃敢为是言耶!”
(2)王今骋猎宣淫,贾怨于下,恐非所以自贻多福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庭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B.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C.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D.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此曲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是我国著名十大名曲之一。
B.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人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C.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也可分为上谥和下谥。上谥即表扬类,如“文”“康”“终”等。下谥,即批评类,如“炀”“灵”“幽”等。
D.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嵇绍十岁而孤,是说他十岁时就没了父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书左仆射裴頠器重嵇绍,认为他知人善用。嵇绍不认可被大家交口称赞将大有作为的戴晞,事实证明了嵇绍的知人之明。
B.嵇绍刚正不阿。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在贾谧死后,嵇绍因不亲附奸臣而升迁。
C.嵇绍忠诚报国。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D.嵇绍敢于直言劝谏。齐王主政时大兴土木,他当面直言劝谏;在齐王的宴会上,他再次直言劝谏,拒绝为齐王操琴取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中丞讳士林,山东文登人,父农也,公幼闻邻儿读书声,乐之,跪太母前曰:“愿送儿置村塾中。”许之。遂中康熙癸巳进士,累迁至福建汀漳道。漳俗斗杀人。捕之辄聚众据山。或请用兵,公曰:“无庸。”命壮士分扼要隘三日,度其食且尽,遣人探入,以好语曰:“垂手出山者免。”如其言,果逐对出。乃伏其仇于傍,仇大呼曰:“为首者某也。”立擒以徇,众惊散,嗣后捕犯,犯无据山者。
迁江苏布政使,丁父忧,诏夺情不起,服阙入都,純皇帝问山东直隶麦何如,曰:“旱且萎。”问得雨如何,曰:“虽雨无益。”问何以用人,曰:“工献纳者虽敏非才,昧是非者虽廉实。”上深然之,寻迁江苏巡抚,公于要路不通一刺,而于乡会师门不忘,曰:“此人生遇合之始也。”
治狱如神,有宿松民孀田氏,事姑孝,兄某利其产,逼嫁之,与群匪焉;妇刎于途,诬以坠水。公坐堂上,见黑衣女子啾啾如有诉,召兄某质之,则毛发析洒,口吐实情。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凡狱,决宪于辕垣,绝人影射,守令来谒,命判试其才,教曰:“深文伤和,姑息养奸,戒之哉!夫律例,犹医书本草也,不善用药者杀人,不善用律者亦如之。”
性廉信而绝不自矜,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家人耳语曰:“此包公衣也。”公大惭谢过。少顷论公事快,挥洒如故。听讼饥,家人供有黍,且判且啖,少顷髭颐尽赤,盖误朱为饴糖,笔箸交下,不能复辨也。晚坐白木榻,一灯荧荧然,手披目览,虽除夕元辰勿辍。幕下客怜之,具邀公,公猛啖,不问是何膳饮,其平素精神寤寐,偃仰唾涕,知爱民忧国,惟日不足而已,故于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于丰,亦不容心于俭也。抚吴未逾年,以疾乞归养,舟次于淮安卒。其遗疏云:“愿皇上除弊政,毋示纷更;广视听,而中有独断。爱民勿使之骄,用人先求其直。”章上,人以比朱文端公。上云悼惜,赐祀贤良祠,年五十八。
(选自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好语曰  怵:害怕,恐惧
B.虽廉实    蠹:引申为有损国家的人
C.与群匪焉  篡: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
D.具邀公    治:备办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任,文中徐中丞未除丧服就重新入朝。
B.事姑孝:古文中的舅姑常指公公婆婆,文中写田氏为婆婆守孝。
C.髭颐:分别指人嘴上边的胡子和腮,现在词语“解颐”中的颐和文中意思一样。
D.元辰:可以指吉利的时辰和元旦,文中应指元旦。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擒以徇,众惊散,嗣后捕犯,犯无据山者。
(2)天寒裘秃,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
【小题4】根据三、四段,概括徐中丞办案的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苏曼殊传

(民国)陈灨一

苏曼殊,以诗人致力革命,所著诗文小说脍炙人口。擅语言学,梵文及英、日、德、法诸国文字,无不精谙。母为东瀛产,而生平恶日人如寇仇,侨居数稳,不肯操日语,宁辗转觅舌人,不惮烦也。尝病,友人访之,讶曰:“胡不就医?”曰:“倘不以通事为劳,将从君请。”乃相偕赴医院,医者所苦,曼殊无语,友代告。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之日:“去而忽返,不谋之于我,何也?”曼殊曰:“君传语乖误,疾病岂可乱施药剂耶?”友赧然曰:“然则君自言之,奚害?”曼殊曰:“君忘吾不操日语乎?”

曼殊性脱略,无人己之界,囊空如洗,不称贷友人,有周济之者,受而不谢,亦不复偿欠。尝断炊数日,偃卧呻吟,自忘所苦,友至,叹曰:“吾迟来一步,君为饿俘矣。”为之饭食,馈百金而去。越数日,复往视之,偃卧呻吟如前状,骇曰:“君欲绝食自毙耶?”曼殊喃喃曰:“吾囊得君钱,腹饥顿解。欣然行于市,见自动车构制绝精美,好之,购置家中。又遇乞人,不食三日矣,倾余囊以献。”友曰:“君未习乘坐法,购车奚为?”曼殊曰:“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注)①舌人:译员。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医者所苦     (2)友之曰
(3)为之饭食     (4)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诗人致力革命 / 倾余囊
B.生平恶日人如寇仇 / 馈百金
C.君饿殍矣 / 之具饭食
D.友赦曰 / 欣行于市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
【小题4】概括苏曼殊的主要思想性格。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5小题,共22分)
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乃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
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选自《贞观政要》)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令奏之,事皆合旨 命令B.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多次
C.令直门下省 同“置”,安置D.此非臣所发意意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
A.甚获当时之誉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乃臣家客马周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太宗怪其能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位尊而无功
【小题3】下列句子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
A.马周,博州荏平人也B.凡四度遣使催促
C.与语甚悦D.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太宗求贤若渴,对于自己看重的人能委于重任,十分信赖。
B.马周机敏善辩,办事谨慎周到,评论人物又能秉公直言,因此而官至吏部上书。
C.马周对太宗的心理十分了解,每次奏对,都能让太宗满意。
D.马周看问题全面深刻,能说会辩,亲近忠诚太宗,因此深得太宗赞赏。
【小题5】(1)用“/”为下面文字断句。(3分)
周 见 事 敏 速 性 甚 慎 至 至 于 论 量 人 物 直 道 而 言 朕 比 任 使 之 多 称 朕 意 既 写 忠 诚 亲 附 于 朕 实 籍 此 人 共 康 时 政 也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乃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