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公鼎传
大公鼎,渤海人,祖籍辽阳率宾县,统和间,徙辽东豪右以实中京,因家于大定。 曾祖忠,礼宾使;父信,兴中主簿。
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奏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公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骂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继而倡乱;民亦自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
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人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辽史》卷一○五)
[注]:①鹰坊:饲鹰之所。②罗毕:布设打猎用的网。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障甫宁    甫:刚刚
B.车驾如春水  如:如同
C.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 俾:使
D.吾欲谢事久矣 谢:辞、离开
【小题2】对下列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徙辽东豪右以实中京  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B.有司承令峻急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C.乘传赴官    传: 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
D.公鼎累表乞归 乞归:请求归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公鼎不赞成北枢密院的做法,上奏朝廷,停止征调壮丁加固河堤,减轻百姓负担。
B.鹰坊的人,长期侵扰百姓,大公鼎趁自己进朝向皇帝汇报,皇帝随即下令鹰坊禁止。
C.大公鼎宽大为怀,原谅所有愿意改过自新的盗贼,此举很快肃清了境内的盗贼。
D.大公鼎因没有力量平乱而忧愤成疾,不幸于七十九岁去世。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
(2)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3 04:11: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曰贞,赐茔田百亩。

(选自《晋书·鲁芝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是孝顺父母,“廉”是办事廉正。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代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D.谥号,即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按其生平事迹由民间所追加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共,字田常。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共不至,桧怒,风言者①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王新言劾宦者张义之,忤旨左迁,共不草制,新言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中为江、淮宣抚使,共不书录黄②。上怒,谓宰相曰:“张共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地耳!”命再下,宰相召共谕旨,共曰: “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共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南旱,郴州宜章县李金为乱,共知湖南安抚使。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介即遣田宝、杨钦以兵至,共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共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钦与宝连战破贼,贼党曹彦、黄珙执李金以降。支党窜匿者尚众,共谕钦等却兵,听其自降,贼相率纳兵,给据归田里。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阖境数十万人,无一人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刘应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薨,年五十七,谥忠肃。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注:①言者:指谏官。②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B.中命乃寝 寝,停止
C.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  蠲,免除
D.置场平价振粜  粜,买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共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共/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B.共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共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C.共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共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D.共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共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共为人正直,有慷慨之气。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询问,张共不到;金人犯境,宋军出征,张共替皇帝拟写的诏令、檄文言辞激昂。
B.张共忠于朝廷,尽心国事。群臣认为张浚是主持军务的最佳人选,但皇上任命了杨中,张共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病重时,仍向朝廷举荐贤才。
C.张共精明果断,以仁治乱。担任湖南安抚使时,张共犒赏军士,重用杨钦;抓住叛乱首领李金后,下令撤兵,让贼人余党自行投降。
D.张共体恤民情,救济百姓。安南进贡大象,所经之地侵扰百姓、加剧负担,张共为此上奏;建康遇灾,他上奏免税,并派官员到外地买米赈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王新言劾宦者张义之,忤旨左迁,共不草制,新言得不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栘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
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乌孙。公主及昆弥皆遣使,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
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节。惠还,自以当诛。
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甘露中,右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节选自《汉书·常惠传》,有删改)
〔注〕①车师:汉代中亚东部西域城郭诸国之一。②昆弥:乌孙国王的称号。③车延、恶师:均为汉代西域地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B.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C.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D.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授予官职。此外,文言文中“授”“除”也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B.“持节”,拿着符节。古代使者拿着缀有牦牛尾的竹竿,作为出使的凭证。这种符节通常是天子或君王授予的。
C.“薨”,诸侯死亡,秦汉以后也用于高级官员的死亡;“崩”是天子专用;大夫死叫“不禄”;士人死则叫“卒”;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称为“死”。
D.“谥”指谥号。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文中常惠的谥号“壮武侯”含有褒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惠少年时家庭贫寒,他自告奋勇,响应招募,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回国后,朝廷嘉奖他的劳苦,封他做光禄大夫。
B.昭帝时,为了联合西邻诸国一道抗击匈奴,清除边患,朝廷任命常惠担任校尉,持节总领乌孙部队,与其合作共同御敌。
C.乌孙国受尽匈奴欺负,甚至连公主都受到匈奴威胁,不得已向汉朝求救。汉朝发兵,乌孙国协同作战,重创匈奴,缴获颇丰。
D.常惠替代苏武为典属国,右将军赵充国死后,常惠被任命为右将军,典属国的官职照旧,他死后封地传到曾孙后被废除了。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
(2)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辟为别将,从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①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雠,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乃谓所亲曰:“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吾等若不为计,恐与之同至族灭。”会太祖军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夜,弼乃勒所部云:“侯莫陈公欲还秦州,汝等何不束装?”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情惊扰,不可复定,皆散走,争趣秦州。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遂拥众以归太祖。悦由此遂败。太祖谓弼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悦,得金宝奴婢,悉以好者赐之。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寻拜秦州刺史。

(节选自《周书•李弼传》,有删改)

注释①宇文夏州:即下文的太祖。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
B. 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
C. 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
D. 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
【小题2】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是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其体例主要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通史和断代史;如《左转》、《战国策》就属于编连体史书,《国语》就属于国别体,《史记》就属纪传体通史,《汉书》、《后汉书》就属纪传体断代史。
B.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统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来“社稷”被用来代指国家。
C. 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官职,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授”、“除”、“起”、“辟”等。
D. 秦州,地名。相传我国上古时期划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晋初分为十九州,秦州是其中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弼身出名门。李弼的六世祖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他的祖父和父亲均担任过不同地区的刺史等要职。
B. 李弼少有大志。李弼少时正值魏室衰亡之际,他曾对亲近的人说:“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
C. 李弼屡建战功。从魏永安元年开始,李弼随军攻打赤水蜀,讨伐万俟丑奴等,随侯莫陈悦出征,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D. 李弼足智多谋。太祖征伐侯莫陈悦期间,侯莫陈悦放弃秦州,李弼把守城门严禁其部下出城逃跑,侯莫陈悦最终失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
(2)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题3分)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仓库、沟渠、廛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的驰至宜州,慰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人害,的发其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滞盐三百万。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至,再宿,会蛮酋相继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硋、华阴、水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
(选自《宋史·徐的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转而上闻:使之闻
B.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属:恰逢
C.的发其奸,之岭外窜:逃窜
D.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兵待之。团:集合
【小题2】(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部表明徐的“能于文治”的一组是( ) (3分)
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 ②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③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
④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 ⑤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   ⑥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徐的心系百姓。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百姓因为环境恶劣,病死了很多,他想办法解决,并和民众一起劳动。
B.徐的善于宣抚。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时,安化蛮人叛乱,官府士兵担心被杀而叛变,他前去安抚,晓之以理,化解了危机。
C.徐的措施得力。代理江陵府政事时,城中许多恶少年想盗窃,就在晚上放火,一夜中起火十几处,他采取措施,并警告恶少年,平息了这一事件。
D.徐的能于治乱。王伦作乱,徐的积极备战,受到奖赏;区希范、蒙赶侵犯衡湘,徐的奉命前往招安并迫使蛮人投降。
【小题4】(小题4)文言文翻译。(共9分)
(1)把文言文(二)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 (3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