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上游段常年有水,不仅水量大,而且水质好,补给量大于排泄量。中游段跑水缺口多,洪水期注入沙丘洼地的积水,几乎全部耗散于蒸发,直接转化为地下水的甚少。下游段因地表水急剧减少,补给更少,所以地下水出现区域性持续下降的趋势。
材料二 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1)简要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从自然角度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
(3)结合塔里木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为该流域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15 12:0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边缘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小题2】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小题3】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同类题3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 图中A至B段) 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 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河套平原及周边地区图,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明显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有凌汛现象
D.水能丰富
【小题2】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小题3】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
①地下水位高 ②降水强度大 ③降水少
④地势平坦 ⑤植被丰富 ⑥蒸发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⑤⑥
同类题4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区的乙村落位于一山间盆地内,四周山清水秀,宛如现世版的世外桃源。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甲山岗碎石裸露,丙地块耕地变成了盐碱地。近年来,为了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制定并逐步实施乙村落发展规划;在甲地修建新村;乙地古民居按原样修复,改造成古村落,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盆地内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陡坡退耕还林。一幅秀美乡村的新画卷即将呈现在眼前。
(1)简述图示地区河床有大量碎石分布的原因。
(2)试分析丙地耕地变为盐碱地的原因。
(3)该村落计划在甲地碎石荒地建设新村,分析新村选址的原因。
(4)经过评估,决定不在图示区域内筑坝建库,请你说出理由。
同类题5
2011年9月1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指出,我国贵州、广东等八省市都有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甚至寸草不生,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下列有关石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漠化是逐渐形成沙漠景观的过程
B.石漠化常与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C.人地矛盾是治理石漠化最大的难题
D.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
【小题2】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人为因素比例中,比例最大的是( )
A.不合理耕作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无序工程建设
【小题3】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
A.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积极改造耕作粗放的中低产田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