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兴建了百余座水库,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7年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同时开闸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其主要目的是
A.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B.水库冲淤排沙
C.改善白洋淀的水质D.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小题2】土壤盐碱化是白洋淀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湖区春季土壤盐碱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④春季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⑤海水倒灌,使盐度升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19 03:0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势低洼,由于生境条件不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沼泽(如图)。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并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的先民仅在出露水面的小块高地上耕作。甘蔗生长需年积温5500~8500℃,需水量大却怕涝。20世纪初,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4000公顷的甘蔗,收获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了种植甘蔗,当地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水与沼泽地的联系。此后,克拉莎草沼泽生境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张。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限制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甘蔗种植。

材料二: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突出特征: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1)说明18世纪前克拉莎草沼泽地区种植业只出现在小块高地的原因。
(2)分析与湖泊以北地区相比,奥基乔比湖以南地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甘蔗种植后,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和水质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4)分析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扩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