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21 01:1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为了验证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上海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相关问题,体会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实验准备材料:
①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
②适量的潮湿土壤(田地里的熟土);
③适量的自来水;
④一块微湿的海绵;
⑤两个喷水壶;
⑥一个刻度清晰的卷尺。
实验过程:
①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并将该盒标注为1号,另一盒标注为2号。
②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
(1)观察内容:观察、比较两个盒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①塑料盒内的“湖泊”水位上涨的快慢;
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与总结:
①此实验中“微湿的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____________;
②你观察到“降水”后,塑料盒内“湖面”上升的速度为1号盒    (填“大于”或“小于”)2号盒;“降等量雨”后,最终的“湖面”水位相比较,1号盒    (填“高于”或“低于”)2号盒;
③结合前面的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总结出“海绵”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发挥的作用。
(3)拓展延伸:
①“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除在实验中所体现出的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功能;
②实验中的“海绵”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具有该功能的另一大类生态系统为    ;它们在防御    灾害中大显身手,试分析它们是如何在上述灾害的防治中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