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
A.导致华北平原的沙尘天气增多
B.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C.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
D.土壤肥力下降,人民生活贫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1-24 04:17: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原因。
(2)分析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同类题2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小题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A.沼泽、滩涂、雨后的草地
B.河流、湖泊、广场的喷泉
C.水库、沼泽、滩涂
D.稻田、河流、海洋
同类题3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变化与水土保持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说明植被的大量破坏会使
植被覆盖率
(%)
坡面径流量
(无植被覆盖=1)
地表侵蚀程度
(无植被覆盖=1)
20
0.85
0.65
40
0.70
0.55
60
0.45
0.25
80
0.40
0.15
≥90
0.30
<0.10
①坡面径流减少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地表侵蚀加强 ④地表侵蚀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4
下列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中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 )
A.轮作
B.修筑梯田
C.保护性犁地
D.防风林
同类题5
(30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以南与秦岭以北,呈东西狭长分布, 号称“八百里秦川”。改革开放后作为通向西北的桥头堡以及通向西南的北大门,该区域农业和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1)说出图中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并分析该措施的原理。(6分)
(2)阐述图示区域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12分)
(3)分析图示区域制约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12分)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