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06-14 02:4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河流的下游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农村发展方向的叙述,最合适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B.大规模地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同类题2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读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鱼鳞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B.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彻底治理水土流失
D.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小题2】图示小流域治理最适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鱼鳞坑是该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措施,人们在挖坑培埂时往往将半圆形的埂筑得中间高、两侧低,其目的是
A.提高鱼鳞坑美观度,增强观赏性
B.增加鱼鳞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
C.使坑内溢水分散流动,减弱径流的冲刷力
D.增强坑埂的坚固度,防止洪水冲毁坑埂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 )
A.甲—冻融作用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水蚀作用
B.甲—过度放牧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冻融作用
C.甲—冻融作用 乙—水蚀作用 丙—盐碱化 丁—过度樵采
D.甲—风蚀作用 乙—盐碱化 丙—过度垦殖 丁—水蚀作用
同类题4
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河流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改编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文中所描述的地形区
A.地处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过渡区
B.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的土层和沟壑
C.地势较高故而夏季风影响不到该地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小题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C.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农、林、牧综合发展
D.借黄土肥沃的优势,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农业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2:下图为甲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联图。
(1)材料2中①表示_____,②表示____;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向___(方向)扩展。
(2)图中乙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的直接结果是___________。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为2.5万平方千米,到2001年,其面积已减小为不到1 500平方千米。据专家预测,该湖泊20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