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正确的是 ( )
A.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B.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
C.是流水沉积而形成的
D.是风力堆积而形成的
【小题2】以下对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发育着黑土
C.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成土过程影响很大
D.淋溶作用很弱,不易被侵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06 10:4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源区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等植被类型。源区内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及土壤水热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冻结期(10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生长前期(4月中旬—5月中旬)、生长期(5月下旬—8月中旬)和生长后期(8月下旬—10月上旬)。源区内不同阶段,尤其是冻结期和生长期之间日均蒸散发量(水分蒸发和散发量的简称)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长江源区位置及各典型高寒草地的面积年均变化率。
(1)分析长江源区不同阶段蒸散发量差异显著的原因。
(2)说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带来的影响。
(3)推测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和主要驱动因素。
同类题2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d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a处通常用作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d处宜打坝建库
【小题2】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 ②平整土地 ③修建水库 ④深耕改土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小题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同类题3
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河西走廊
同类题4
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左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的分布,下右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厚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A.纬度偏高,气温偏低,物理风化作用弱
B.有
机质丰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
C.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有机质积累多
D.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植物生长旺盛
【小题2】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
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小题3】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
B.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
C.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
D.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①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1)材料一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黄河流经①地区后发生的显著变化______。
(2)阿拉善地区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处内陆,气候_____、_____频繁,光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易引起风蚀。
(3)②山是我国_____(自然区)中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山以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
(4)请你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为①省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