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林草界线。下面两图分别为年降水量与草木覆盖率的关系图及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1)分析甲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简述甲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9-30 04:20: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黄土高原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表坡度大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夏季多暴雨
④过度放牧
⑤过度开垦耕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小题2】能使黄河中游河水变清的工程措施有
①加固河堤
②修建淤地坝
③修建水平梯田
④在下游修建蓄洪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a-贺兰山
B.b-长白山
C.c-秦岭
D.d-渭河
【小题2】该区域为( )
A.黄土高原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小题3】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同类题3
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的构造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状弧形通道通向地面,以便人们出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
A.挡风
B.阻沙
C.防水
D.美化
【小题2】地坑院分布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黑土退化
同类题4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小题2】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材料二 每年的7月初黄河中上游各大水库都要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减轻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为了防治此环境问题,某乡广泛征集治理措施。有人提出要在黄土高原广泛修筑梯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为何黄河每年在汛期来临前要进行调水调沙活动?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