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代称少年,“不惑”指人四十岁,按照孔子的说法,他在“耳顺”之年才可以行为合乎“礼”的规矩。
B.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永和十二年是其本命年,可知王羲之的生肖应该属龙。
C.魏征在“可畏惟人”中,把“人”替换成“民”,只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非常讨厌大臣们使用他名字里的字。
D.“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是书信常规结束语,“区区”和“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的都是谦词,一般用作自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1 04:22: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有关文化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之宴”中的“总角”是指少年时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儿童。
B.“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也称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C.“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十二时辰中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十二时辰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一般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C.薨:《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也都称薨。
D.刑部:又称秋官、宪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考课黜陟之方,在清代是最高司法机关。
同类题4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的“伏惟”,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B.《孔雀东南飞》中的“床”,指古代的坐具。
C.《短歌行》中的“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D.《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B.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叫“正丘首”。
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D.“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明日,指重阳节后。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重阳一过,赏菊者渐少。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