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前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主张人性本恶之论。
B.六艺既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同时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C.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即南宋前期的指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其中杨、陆的声名尤著。
D.《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01 07:0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韩愈曾任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与刘禹锡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刘白”。
B.贾谊,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有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等,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曾称赞这些作品为“西汉鸿文”。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D.海明威,美国作家。他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
同类题3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古代丧礼中按宗法关系的亲疏穿不同的孝服,期服穿一年,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月。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
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表示恭敬,“鲤对”指接受族中长辈的教诲。
C.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D.《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同类题4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夷之中,故后世称其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B.“顿首”是古时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C.“博士”在古代为学位名称,现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职官,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职官。
D.“庠”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也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首,又被称作《诗三百》。
B.词原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词,后来演化为一种诗歌体裁。《稼轩长短句》就是辛弃疾的词集。
C.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名家并称,如“李杜”就是李白、杜甫,“小李杜”就是李商隐、杜牧,“苏辛”就是苏轼和辛弃疾。
D.“元白”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两员主将元稹、白居易的合称。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是对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