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荷乍露嫩绿,后园初发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鱼儿游在池塘。
②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
③江山清明疏净,田畴农人正忙。枯蝉傍在衰柳,秋风老了荷塘。
④繁华萧然落尽,秋水深处泊舟。江山一派岑寂,岁月几度闲愁。
A.①春分 ②立夏 ③白露 ④立冬
B.①春分 ②立夏 ③立冬 ④白露
C.①立夏 ②春分 ③立冬 ④白露
D.①立夏 ②春分 ③白露 ④立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7 11:4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的“伏惟”,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B.《孔雀东南飞》中的“床”,指古代的坐具。
C.《短歌行》中的“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D.《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相传由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
B.对联讲究协调,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C.“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和“人定”分别指戌时和亥时。
D.“会稽山阴之兰亭”中“阴”指山北水南,与之对应,“阳”指山南水北。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癸丑”,中国传统纪年阳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
C.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生效。
D.修禊,古代传统民俗。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
同类题4
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标记日期的,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B.六合正相应: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都相适合。仕宦于台阁:台阁,原指尚书台,此句意指大的官府。
C.“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通“甫”,是对人的尊称。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同类题5
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和《乐》六种经书。
B.中国古代阴历每月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称“朔”。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契诃夫、欧·亨利和马克·吐温。
D.“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其中前四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