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和《乐》六种经书。
B.中国古代阴历每月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称“朔”。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契诃夫、欧·亨利和马克·吐温。
D.“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其中前四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3 10:18: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秦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魏征,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等职,《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疏”是古代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庄子》,分内、外、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同类题2
下列诗句和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范成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类题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和《离骚》并称为“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楚辞体”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C.王实甫是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为《西厢记》。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D.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他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被后人誉为“明文第一”。清代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同类题4
对下列对联依次所指的文学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③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苏轼 李白 陶潜 杜甫
B.苏轼 *** 陶潜 白居易
C.辛弃疾 鲁迅 陶潜 白居易
D.辛弃疾 鲁迅 李清照 杜甫
同类题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朦胧诗人不约而同地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梦幻、意象等表现方法,其中意象的表现法是朦胧诗人最核心的艺术手段。譬如舒婷的《致橡树》,诗中用“木棉”和“橡树”分别象征阴柔独立的女性和刚硬挺拔的男性。
B.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唐代韩愈提倡学习务实自由的先秦、两汉散文,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的文道统一、自创新词的理论。北宋时期,欧阳修、苏洵等文人,极力推崇韩愈、柳宗元,掀起新的古文运动,改变了晚唐以来浮靡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的道路。
C.老舍熟悉北京,他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的作品里,对北京的风土人情、胡同、茶馆、四合院等都有独特角度的描绘,比如四合院,在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家》 等作品中都有像大杂院似的写真描写。
D.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1965年凭借《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既写了索科洛夫在战争中遭遇的各种不幸,又写了他从俘虏营逃回后,一次次痛苦的挣扎,又一次次希望落空的心理,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严重的心理创伤。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契诃夫
天文历法
文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