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浪子
[美]华·欧文
现在,美丽温柔的陶洛丽斯的脸上布满忧愁,就像空中的一片乌云,那真是一场灾难,而这一切正发生在阿尔罕伯拉宫里面。这位小姑娘喜欢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阿尔罕伯拉宫是一座废弃的宫殿,那里是她和小动物的天堂。那只雍容华贵的孔雀和它的配偶似乎已经成了那里的王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着爱炫耀的火鸡、性子暴躁的珠鸟和一大群乱七八糟的普通的鸡种。但是有一个时期,陶洛丽斯的宠爱完全集中在一对最近婚配的小鸽子身上,这使她无法挤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其他可爱的小动物。
她做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小房子来作为这对新人的爱巢。 这对新人幸福地住在里面,对房子外面晴空万里的天空一无所知,也许也从未想过要飞到城市上空去和高大的山峰一争高低。
下面的故事就要谈谈我们美丽的女主人为何这般不快乐了。这天清早,陶洛丽斯正在喂公鸽子,她忽然想到要使它瞧瞧这个伟大的世界。于是,她打开了俯瞰达罗山谷的那扇窗户,一下子把它扔到阿尔罕伯拉宫的墙外面。
当时,这只受惊的小鸟有生以来头一次被逼得非把全部力量使出来不可,它在空中来来去去,自由翻腾,它从来没飞得这么高过,当然也就没体验过这样飞行的乐趣。这时, 它就像一个极度贫穷的人一下子拥有了百万产业不知如何挥霍一般,被面前突然呈现的那片无边无际的可以施展身手的天空搞得眼花缭乱了。这一整天,它一直在尽情地飞翔, 到处盘旋,由这座高楼飞到那座高楼,由这个树梢飞到那个树梢。女主人用尽办法招呼它飞回城堡,但是这些办法的效果显然无效,即使是它美丽的妻子也不能令它变心。使陶洛丽斯更加焦急的是,另外有两只强盗鸽子和它结成了一道, 这种家伙专门会引诱飘零的鸽子到它们自己窝里去。这只欣喜若狂的鸽子,正像一般初次踏进社会、毫无头脑的青年人一样,对于那些新结交的堕落的同伴是非常信任,并急于跟随他们去见识广阔的世界。它已经和它们飞遍了格拉那达的每一家房顶、每一座塔尖。暴风雨来了,它也不想回家,夜幕降临的时候,它还是没有回来。
晚上很迟了,女主人得到了最新消息,有人看见这只游荡的鸽子在琴纳拉莱夫宫的高楼上,碰巧那座古宫的管理人也有一间鸽子棚,其中正好有两三只这种四处勾引的鸽子, 好多鸽子都因此而受害。“自己的鸽子被勾引走了。”陶洛丽斯马上得出了结论,认为大伙瞧见的和她那只游荡的家伙在一块的两只披着羽毛的骗子是琴纳拉莱夫宫里飞出来的。于是陶洛丽斯先决定由派比——花园里的那个口吃的小伙子, 作为去见琴纳拉莱夫宫主管人的大使,要求他,如果发现在他的辖区之内有这样一只逃亡的家伙,希望他能把这只鸽子作为阿尔罕伯拉宫的臣民,押送回国。接受了任命的派比出发了,穿过月光笼罩着的树丛,经过一座巨大的山丘,踏上了外交的旅行。不到一个钟头,他就回来了,带回了令人烦恼的情报,说琴纳拉莱夫宫的鸽子柜里,根本没有这样一只鸽子。但主管倒是满口应允全力以赴帮助寻找。由于那个不负责的逃犯,它的女主人失眠了一夜,更可怕的是,整个宫殿都忐忑不安。
当然,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早晨我离开房间,头一个遇上的就是陶洛丽斯,她手里抓着那只游荡的鸽子,眼睛里欢喜得闪闪发光,快乐得足以抵消前一天的痛苦。陶洛丽斯放开了手里的鸽子。它在窗外乱飞,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不敢飞进窗户吧!可是它这次回来并没有取得大家的信任。从它狼呑虎咽吃着面前的食物的样子看来,情形就像一个浪子,完全是被饥饿逼回家来的。陶洛丽斯虽然怀着女人的天性,一面给它最知心的呵护,可是一面也在责备它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用各式各样的话骂它是个浪子。我注意到她已经为了使它再不能够远走高飞,特地剪短了它的翅膀。 我对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方法是绝对赞成的。这种经验适合的又岂止鸽子,对于人来讲不也是至诚、至真的道理吗?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陶洛丽斯是一个关心小动物、热爱自然的美丽温柔的姑娘,但是这些动物并不理解她的心意,特别是公鸽子逃走不回,这让陶洛丽斯满脸愁绪。
B.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陶洛丽斯热爱小动物,关心小动物,表现小姑娘的善良;一是一对小鸽子夫妻不能理解女主人的善意,表现它们知恩不报。
C.小说的标题为“浪子”,一语双关,既指那只雄性的小鸽子,也影射了生活中和那只鸽子有相似特征的人。
D.小说最后一段写那只游荡的鸽子又回来了,陶洛丽斯眼睛里欢喜得闪闪发光,这样的结尾意在表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主题。
【小题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陶洛丽斯,也有人认为是“浪子”——鸽子,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28 02:4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

苏比离开长凳,踱出广场,穿过百老汇路和五马路汇合处那处平坦的柏油路面。他拐到百老汇路,在一家灯火辉煌的餐馆门前停了下来,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

苏比对自己西服背心最低一颗纽扣以上的部分很有信心。他刮过脸,他的上装还算过得去,他那条干干净净的活结领带是感恩节那天一位教会里的女士送给他的。只要他能走到餐桌边不引人生疑,那就是胜券在握了。他露出桌面的上半身还不至于让侍者起怀疑。一只烤野鸭,苏比寻思,那就差不离——再来一瓶夏布利酒,然后是一份卡门贝干酪,一小杯浓咖啡,再来一支雪茄烟,一块钱一支的那种也就凑合了。总数既不会大得让饭店柜上发狠报复,这顿牙祭又能让他去冬宫的旅途上无牵无挂,心满意足。

可是苏比刚迈进饭店的门,侍者领班的眼光就落到他的旧裤子和破皮鞋上,粗壮利落的手把他推了个转身,悄悄而迅速地把他打发到人行道上。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的不体面命运也从而得以扭转。

(选自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小题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小题2】选文写苏比的领带“干干净净”,并指出是在“感恩节”那天得到的,其用意是什么?
【小题3】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苏比这个人物形象?
【小题4】选文体现了欧·亨利小说怎样的语言特点?请结合画线句进行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年后
美欧·亨利
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一位巡警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地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通衢大道两头远望,那甩警棍的动作多姿多彩,再加上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俨然一个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   
走过一个路段的正中时,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一家幽暗的五金店的门口,有个男子斜靠门站着,嘴里叼了根烟,并没点着。看到警察走过来,他抢先说话了。   
“没事,警官,我在等一个朋友,”他镇定自若地说,“二十年前约好现在相见。你听了觉得奇怪,是吗?你要是不放心呢,我可以把事情说给你听听。二十年前,这家店是一家餐馆,叫大乔·布雷迪餐馆。”   
“餐馆早五年就没有了。”警察说。   
站在门道里的那个人划着一根火柴点燃雪茄。火柴光一亮。只见这人长着个方下巴,脸色发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边眉毛附近留着个小白伤疤。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那人说:“二十年前的今晚,我跟吉米·韦尔斯在这儿的餐厅吃饭。我们俩都是在纽约长大的,多年来亲如兄弟。那时我十八,吉米二十。第二天我要去西部闯荡。在吉米看来天下似乎只有一个纽约。那天晚上我们约定,二十年后,都将在此地、此日、此时再次会面。”   
“这事倒挺新鲜。时隔二十年才又见上一面,未免太久了点。分手以后你知道你朋友的消息?”警察问。   
那人答道:“说起来我们也有过一段书信往来,但过了一两年便断了联系。但我相信,只要吉米还活着,他肯定会来赴约的。”等朋友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表,表盖上镶着小宝石。   
“十点还差三分钟,”他说,“我们在这餐馆分手的时间是十点整。”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   
“你猜对了!吉米要是比得上我一半就好了。他是个大好人,只是有点死板。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在纽约,人总是墨守成规,人要开窍得到西部去。”   
警察甩着警棍,又开步了。   
“我得走了!希望你的朋友真能来。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   
“不会。”那人说,“我至少多等他半个小时。只要他还活着,他肯定会来。再见,警官。”   
“再见,先生。”警察说完,又继续巡逻,边走边一家家打量。   
这时,天下起了濛濛细雨,风也越刮越紧。五金店门口的那个人抽着烟还在等。   
他等了约莫二十分钟后,一位高个子大步流星穿过马路径直朝他走来。这人穿着长外套,衣领翻上来盖住了耳朵。   
“鲍勃,真是你吗?”来者不敢相信地问道。   
“吉米·韦尔斯,你来了呀!”站在门边的人高声叫了起来。   
“哎呀呀!”刚来的人也高声叫,一把抓起对方的两只手,“果然是鲍勃。我只知道只要你还活着,一定会上这儿来。唉,二十年,可真不算短呀!鲍勃,老饭馆拆了,要是如今还在,我们可以到里面再吃上一顿。在西部混得怎么样,老弟?”   
“好极了!一切如愿以偿。你变多了,吉米。奇怪,你怎么又高了两三寸呢?”   
“是呀,二十岁以后我又长个儿了。”   
“在纽约过得不错吧,吉米?”   
“还过得去。我在市里的一个部门谋了个位置。走,鲍勃,我领你到一个熟悉的地方,咱们叙叙旧。”   
两个人手挽手沿马路走着。从西部归来的那个志得意满,讲起这些年的作为。另一个把头缩在大衣领里,津津有味地听。   
十字路口有家药房,仍灯火辉煌。到了灯光下,两人同时转身瞪大眼看着对方的脸。   
从西部来的那个突然站住了,松开手臂。   
“你不是吉米·韦尔斯,”他惊叫起来,“二十年的时间的确长,但再长的时间也不会把鹰钩鼻变成个扁鼻。”   
“二十年足可以把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鲍勃,你已被捕十分钟了。芝加哥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打了电报说想与你谈谈。放老实点,知道吗?老实才聪明。 有人叫我带张条子给你,看完了我们再去局里。你到那儿窗户下看,是巡警韦尔斯写的。”   
从西部来的人打开交给他的小纸条。刚看的时候他的手还正常,但到看完时却抖得厉害。条子上只写了几句话:   
鲍勃:我准时到了约定地点。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原来是芝加哥通缉的罪犯。我不便自己动手,便找了位便衣代劳。   
吉 米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两处关于风雨的环境描写“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和“天下起了濛濛细雨,风也越刮越紧”,既渲染了氛围,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鲍勃虽然是一个通缉犯,但是仍然坚持来赴二十年之约,由此可见鲍勃也有重情守信的可贵之处。
C.鲍勃领带扣针镶着大钻石,表盖上镶着小宝石,可以看出他在西部发达了,也可以体现他想向朋友炫耀的心理。
D.小说结尾以吉米给鲍勃的纸条揭示谜底,交代鲍勃满怀期望等待的老友居然是警察,且吉米早就发现了他是被通缉的罪犯。奇峰突起,出人意料。这种结尾构思巧妙,常被人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
【小题2】小说成功塑造了警士吉米的形象,请结合原文相关内容分析。
【小题3】吉米不动声色就抓捕了二十年前的好友鲍勃,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但本文的伏笔设置很隐蔽,原文有哪几处伏笔?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
夜归人
(美)爱伦·坡
(1)窗外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
(2)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远门,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3)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4)“为什么呢?”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5)“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好的,我答应。”她说。
(6)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她听到了声音。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声音很低,但很急促。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
(7)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
(8)“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9)“我是伤兵,大雪天迷了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10)“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11)“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12)再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13)“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浑身是雪花。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床上一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14)真睡着了还是假的?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忽然传来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撬前门的锁。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叠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15)“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
(16)“谁要偷进来吗?”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17)“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这件事怎么可以告诉他呢?她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18)“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你把刀给我。”他说。妇人迟疑了片刻。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她立刻把刀递给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19)“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我们一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20)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刹那间,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___(21)“从没见过!”她说。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美洲卷》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小题2】第(6)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3】“丈夫”深夜回家抢劫的结局既让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找出作者在前文埋下的几处伏笔。
【小题4】结合小说,分析“年轻的妇人”的人物形象。

同类题4

爱 的 牺 牲

(美国)欧·亨利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 

那是我们的前提。这篇故事将从它那里得出一个结论,同时证明那个前提的谬误。

二十岁的绘画天才乔·拉雷毕系着一条飘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其飘拂的荷包,背井离乡跑到纽约来寻梦。

把音乐学得那样出色的大姑娘德丽雅,带上亲戚们给她凑的一笔数目很小的款子,到北方去“深造”。

乔和德丽雅在纽约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乔和德丽雅彼此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他们租了一套公寓,那是一个岑寂、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升A调的地方。可是他们很幸福:学习了一天之后的绵绵情话;舒适的晚饭和新鲜、清淡的早餐;关于自己和对方的志向的交流;还有互助和艺术的灵感。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点又何妨——让梳妆台坍下来作为弹子桌;让火炉架改作练习划船的机器;让写字桌充当临时的卧榻,洗脸架充当竖式钢琴;你和你的德丽雅仍旧在里面;可是假若家庭不幸福,随它怎么宽敞——你从金门进去,把帽子挂在哈得拉斯,把披肩挂在合恩角,然后穿过拉布拉多出去,到头还是枉然。

乔在伟大的马杰斯脱那儿学画,德丽雅在有名望的罗森斯托克那儿学音乐。他们的目标很美满:乔很快就能有画作问世,引来抢购作品的买家。德丽雅只要把音乐学好,当音乐厅里的包厢不满座的时候,就可以推托喉咙痛拒绝登台,在专用的餐室里吃龙虾。

可是没多久,他们的艺术不能不动摇了:应该付给马杰斯脱和罗森斯托克两位先生的学费没有着落了。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于是,德丽雅说,她得去兜揽学生教授音乐,以免断炊。她在外奔走了两三天,终于兴高采烈地回来宣告:“乔,我有一个学生啦。第71街品克奈将军的小姐,18岁的克蕾门蒂娜。我一星期教她三次课,每课五块钱。等我再找到两三个学生,就又可以到罗森斯托克先生那儿去学习了。”

“可是德丽,”乔说,“我能让你忙着挣钱自己却在艺术的领域里追逐吗?决不能够!我想我可以卖卖报纸,搬石子铺马路,多少也能挣一两块钱回来。”

德丽雅走过来,勾住他的脖子。“亲爱的,你一定得坚持师从马杰斯脱先生的学习。我并不是放弃了音乐去干别的事情,我一面授课一面也能学些音乐的。何况我们一星期有十五块钱,可以过得像百万富翁那般快乐。”

“好吧,我在中央公园里画的那张素描,马杰斯脱说上面的天空很好,或许也能卖掉。”乔说。

下个星期,拉雷毕夫妇每天一早就吃早饭。乔兴致勃勃地要到中央公园去在晨光下画几张速写,七点钟,德丽雅给了他早饭、拥抱、赞美、接吻之后,把他送出门。艺术是个迷人的情妇。他回家时,多半已是晚上七点钟了。

周末,愉快自豪、但又疲惫不堪的德丽雅,得意扬扬地掏出三张五块钱的钞票,扔在客厅里那八英寸阔十英寸长的桌子上。接着,乔带着基督山伯爵的神气,掏出一张十元、一张五元、一张两元和一张一元的钞票,摆在德丽雅挣来的钱旁边。他郑重其事地宣布:“那幅方尖碑的素描卖给了一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他另外还预定了一幅油画呢。”

“你坚持了下来,真让我高兴,”德丽雅热切地说。“你一定会成功的!亲爱的。”

下个星期六的晚上,乔先回家,把他的十八块钱摊在桌上,然后把手上许多似乎是黑色颜料的东西洗掉。半个钟头后德丽雅回来了,她的右手用绷带包成一团,简直不像样子。德丽雅勉强地笑了,解释说:

“克蕾门蒂娜浇奶酪的时候泼翻了许多,滚烫的,溅在我手腕上,痛得要命!乔。那可爱的姑娘难过极了,品克奈将军也差点要发狂了,冲下楼去叫人到药房里去买一些油和别的东西来,替我包扎。现在倒不十分痛了。”

“这是什么?”乔轻轻地握住那只手,扯扯绷带下面的几根白线,问道。

“那是涂了油的软纱。”德丽雅说,“喔,乔,你又卖掉了一幅素描吗?”她看到了桌子上的钱。

“可不是嘛,那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今天把他要的油画取去了——”乔把她拉到卧榻上,在她身边坐下,用胳臂围住了她的肩膀。“这两个星期来你到底在干什么,德丽?”

她带着充满爱意和固执的眼色熬了一两分钟,含含混混地说着在品克奈将军家的授课;但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了。

“我找不到学生,又不忍心看你放弃你的课程,所以在第24街那家大洗衣作里找了个烫衬衣的活儿。今天下午,洗衣作里一个姑娘的热熨斗烫了我的手。可是,你怎么突然会疑心我不在教克蕾门蒂娜的音乐课呢?”

“我本来始终没有起疑。”乔说,“可今天下午,我把机器间的油和废纱头送给楼上一个给熨斗烫了手的姑娘。两星期来,我就在那家洗衣作的炉子房烧火。”

他们两个都笑了,乔开口说: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

可是德丽雅用手掩住了他的嘴。“别说下去啦,”她说——“只消说‘当你爱的时候’。”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欧·亨利在文章中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乔·拉雷形象的特点:来自中西部槲树参天的平原的一个浑身散发着绘画艺术的天才,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深造” 。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和有责任心的人。
B.作品情节上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不能不承认再优秀的作家也有失误。
C.文章中用了一段排比句,“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让梳妆台坍下来作为弹子桌;让火炉架改作练习划船的机器;让写字桌充当临时的卧榻,洗脸架充当竖式钢琴;”这段话说明了乔和德丽雅不好的生活环境,更从侧面表现了乔和德丽雅的坚强和对生活的追求。
D.《爱的牺牲》讲述了一对追逐艺术的年青艺术家夫妇为了对方不得不放弃对艺术追求, 揭示了“爱”的伟大力量。
E.在文章中出现了一段乔和德丽雅幸福生活的想象——“乔很快就能有画问世,那些鬓须稀朗而钱袋厚实的老先生, ……。她可以推托喉痛,拒绝登台,在专用的餐室里吃龙虾。”这一幸福生活同乔和德丽贫苦艰难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示出乔和德丽雅两人的虚荣心理。
【小题2】文章开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在结构全篇上有何作用?
【小题3】欧·亨利善于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叙述沉甸甸的故事,从而让贫困的悲剧转化为爱情的喜剧,达到“含泪的微笑”的表达效果。试举两例,赏析其幽默的语言。
【小题4】对于本文主旨,有评论者认为,是表现资本主义“镀金时代”带来的社会不公和对小市民生活的严酷挤压;也有人认为是对市井生活中落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美好人性与真情的讴歌。你同意哪种说法?试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违背诺言
美劳莱恩•格雷戈伊
我们走在林荫道上,看见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挂着“停业大减价”的招牌。“哎!快教我几招自我控制的妙法!”我想停下来,进去看看,便急忙对丈夫说道。
“没有我们需要的东西,”他说,“这里都是些价高质次的东西。不然的话,他们也就不会走到停业关门这一步。”
“可它们是体育用品。”我想哄他几句,“或许还可以为我们的孙儿孙女们买几样便宜的东西呢。况且,你也喜欢小渔船和钓具。你那张‘梦之舟’在浴室的镜子上都已经贴了好几年了,我想你也该进去找一找。”
“你疯了吗?”他说,“我想要的船可是超一流的,超一流的,知道吗?要是我攒够了6000美元,我就马上从厂家直接定做,而且还要银色的。这种快倒闭的商店肯定不会有我的‘梦之舟’。而且我也不愿意与这群见到便宜货就疯狂的傻瓜们挤来挤去。”
“你这人简直不通人情,令人讨厌!”我反驳道,“我恰恰喜欢人多的地方。我保证不买任何东西,只是在商店里四处逛一逛。你就在这里喝点咖啡吧,半个小时之后,我回来找你。”
“老太婆,无法守信就不要许诺。”他说,“我知道你又要去那里买一些无用的破烂货回去。你是向来如此。”
他的这句话令我气愤至极。我自信是一个明智的消费者。“老家伙,我要让你看看。”我决定不再买任何便宜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哈!我才不会给这个自作聪明的“万事通先生”幸灾乐祸的机会呢!
我调整了一下情绪,走进拥挤的商店。走廊上,曲棍球器械、篮球、高尔夫球棒、健身器械、钓鱼器具、各种儿童玩具上,到处都挂着一张张大大的标牌:关门大减价——最多打2折,决不还价!
我在人流中东躲西闪,享受着减价大甩卖所带来的兴奋。
突然,我发现商店后面陈列着一只与我丈夫图画上完全一样的、银光闪闪的独木舟,上面的救生衣、船桨和钓鱼器具一应俱全。我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眨了眨眼睛,再定神一看。是的,它还在那里。一条超一流的独木舟!我拨开人群,拼命往前挤,结果跌入独木舟中,便顺势坐在里面,急切地寻找上面的价格标签。
找到了!标签上制造厂家的含税建议价6750美元上打了一个“×”,旁边手写了一个750美元。肯定是搞错了,减了6000美元?我得找售货员问问。
我看到了一个佩戴“我是马修”证牌的年轻伙计。我冲上去抓住他的袖子。“请问这个独木舟是不是有毛病?为什么只要750美元?”
“噢,没有什么毛病,只是我们要停业了。我去查一下。”
几分钟后,他回来了。“夫人,很抱歉!有人将标签搞错了。它的整套价格是4750美元。按常规这条船要值8000多美元,因此,现在这个价仍然是物有所值。”我的眼里噙满了泪花。“噢,是的。”我满怀忧伤。“当然,刚才那个价格太诱人了。它与我丈夫梦寐以求的独木舟完全一样。星期五是我丈夫的62岁生日。由于健康原因,他不得不早早地退休了。光靠养老金生活,日子本来就艰难了。但是,这个固执的老家伙却要每个星期攒上10美元,想买一只这样的独木舟。他经常说,他要在退休后驾着一只独木舟去钓鱼,聊以安享晚年。”说着说着,我的声音渐渐软弱无力,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当我走出大门,马修追了上来。“夫人,你有750美元另加25美元运费,再交一点附加税吗?”“有的,有的。可我就这么多了。”我气喘吁吁地答道。此时此刻,我马上想到了自己为做白内障手术还攒了一点钱。
“那么,就这样吧,他可以得到这只独木舟了。另外,我们还将送上一只前桨,作为他的生日礼物。”
我忍不住哭了。我的一双老手在不停地颤抖着,在支票上签字时,我的两眼已经是一片模糊了。马修也同样哽咽了。
“夫人,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这家店是我祖父开的,他经营这家店已经超过三十年了。他总是答应哪一天要退休。他说,他要退下来放松放松,还要出去放舟垂钓。所以,去年他为自己定做这只独木舟。然而,他却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用它。”
说着,马修更是泣不成声了。“我的祖父死了,死得很突然,就在上个星期,他才68岁。我想,如果你丈夫得到这只独木舟,想必祖父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慰。不过,你必须保证你的丈夫要经常使用它,能保证吗?”
“我保证。”说完,我急忙离开了商店,去寻找我那可爱又可气的丈夫。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你疯了吗?”“你这人简直不通人情,令人讨厌!”等对话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夫妻间的矛盾,表现了他们性格上的尖锐对立。
B.小说写商店里拥挤的人流,走廊上的曲棍球器械、篮球、高尔夫球棒、健身器械、钓鱼器具等,为下文写发现独木舟后的惊喜之情作了铺垫。
C.小说中写“我”签完字后马修的哽咽,是来衬托“我”的“哭”,表明马修一方面同情“我”的家境,一方面也为“我”对丈夫的一片深情所感动。
D.小说的结尾句“我急忙离开了商店,去寻找我那可爱又可气的丈夫”很有意味,既有违背诺言后的惴惴不安,也有买到独木舟后的欣喜。
【小题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多次写到“独木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