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地形、等降水量线(图甲)、澳大利亚局部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丙)。
(1)读图甲,比较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在图乙西部,水源成为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试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4-13 12:0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运用GIS软件的分析功能,可以从遥感卫星获取的地表高程模型(左图)里提取河网信息(右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多年实地观测发现右图中的河谷一年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无流谷,则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地中海南岸
B.天山南坡
C.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D.大分水岭东侧
【小题2】上题中的河流汛期时( )
A.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
B.天山牧民在云杉林以上的草场放牧
C.圣地亚哥森林火险等级高
D.大分水岭山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同类题2
杭州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都是大型系列文化旅游片《一生要去的66个地方》中的人间胜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杭州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气候资料统计表
根据材料,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相比,杭州气候特征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貴州省咸宁的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因湖中滋生繁茂的水生植物,故名草海。草海水域面积为46.5km
2
,正常水位217.7m,最大水深5m,水域面积因季节而发生变化。它原是一个构造下陷而威的盆地,早期的湖泊大约形成于15万年以前,当时湖面面积达90km
2
以上。大约距今2000-4000年间,因湖水从地下暗河流出,湖泊消亡。清咸丰七年(1857年)七月,落雨四十余昼夜,山洪暴发,夹沙抱木,大部落水洞被堵,洪水无法宣泄,盆地东部被淹成湖,草海又重现。目前国家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丰富,发展生态旅游条件十分优越,是理想的观鸟区,被国际国内誉为“世界十大最佳湖泊观鸟区”之一。
(1)说明草海湖水水域面积随季节变化的原因。
(2)该湖泊按形成原因属什么湖?并说明在历史进程中草海是如何形成、消失又重现的。
(3)简析该区域地形对经济的影响。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清朝时曾是皇家围猎场所。由于清末大规模开围放垦和战争、山火等原因,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不足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塞罕坝建成林地112万亩,并在大面积单一人工林的基础上,通过小面积抚育砍伐、“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环境优美,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位置。
(1)分析塞罕坝土地沙化的自然原因
(2)从气候角度推测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
(3)根据整体性原理,说明塞罕坝林场的生态环境价值。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小题2】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水产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