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小题2】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水产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左图)和“A、B两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城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与B地相比,A地降水的季节特征有_______和_______。
(2)影响甲国铁路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与东部相比,该国37°N以北地区西部河流突出的水系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今年冬奥会在A地举行,简述A地成为甲国滑雪圣地的原因。
同类题2
下图示意云南南部哀牢山区哈尼族“山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点一线的空间模式。哈尼族“蘑菇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堵,屋顶铺茅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哈尼族村寨选址关联度最小的因素是
A.茂密的森林
B.平缓的河漫滩
C.肥沃的山坡
D.充足的水源
【小题2】梯田位于村寨的下方,有利于
A.抽取河水上山灌溉稻田
B.下山打猎和采集
C.截取地下径流进行灌溉
D.对梯田进行施肥
【小题3】传统“蘑菇房”的顶部茅草厚达200mm,倾斜度大于45°,其主要作用是
①隔热保温 ②利于雨水滑落 ③便于防风 ④利于清除积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3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向南极再次出征。11月18日科考船离开澳大利亚霍巴特,开始穿越海况恶劣的“魔鬼西风带”。本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公里的冰盖上,建设我国首个南极永久机场。南极冰盖的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
(1)分析“魔鬼西风带”的成因和冬、夏季风力的差异。
(2)与北极地区相比,分析南极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更低的原因。
(3)分析南极大陆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
(4)推测我国在南极地区修建机场可能遇到的困难。
同类题4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①一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向南流
B.②一长江干流在伏旱期间处于枯水期
C.③一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河
D.④一撒哈拉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分布广
【小题2】图中能正确反映人地关系的是
A.甲一植树造林使河流含沙量减少
B.乙一在平原地区更适宜发展种植业
C.丙一河流凸岸更适合修建水运港口
D.丁一城市要建设在森林茂密的地区
同类题5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A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较少
B.河流较长
C.含沙量大
D.水量充沛,水流平稳
【小题2】B半岛西侧峡湾的形成原因是( )
A.河流侵蚀
B.地壳下沉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