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出版人的知识视界与人文素养
①出版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平庸媚俗乱象,首先与出版人受限于知识视界,没有高屋建瓴的策划与组织有关。譬如各类原创图书缺乏,质量平平;而一般图书则碎片化、娱乐化泛滥,格调不高,跟风现象严重;至于财经励志类图书则多克隆封面,四大名著多重复出版,更是业界常态。还有的出版社,因贪馋不退货和回款快,直接将出版经济做成“教材经济”,如此因袭偷惰,最可唏嘘。面对这种均质的平庸与粗鄙,老出版人董秀玉直言“不敢去书城”,“也不喜欢大书店”。身在界外,个人的观察,这固然与早先作为垄断行业的出版社靠书号资源、行政运营养成的积习有关,但由此形成的对知识创造的轻忽与怠慢,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②这里仅就图书输出一点,来谈出版人知识视界过窄与创造力不足的问题。记得2003年,商务部有过统计,与货物贸易的巨额顺差相比,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逆差高达86亿美元,其中,包括图书输出在内的文化服务贸易的收入尤其少得可怜。当然,“十一五”以来情况有所改观,我们与许多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有千余种图书通过对外推广计划和经典出版计划走向世界。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的对象国和对象地区还不广泛,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图书仍较少,对海外市场与读者需求并不十分了解。有些学术书水准不低,但常常因不符合国际学术规范而遭到对方拒绝。
③我们的发言权在不断流失,我们无力影响全球性的价值推展和制度安排,被人投诸边缘,视为“他者”。这种具有普适价值的重要学说和通行规则很少体现“中国因素”,更少由中国人来确立和制定的现状,显然与我们的大国地位不相符合。为今之计,如何以全球化考量为背景,冷静下来,沉淀下去,努力提升图书选题与内容的前沿性、普适性,还有编校装帧的质量,让出版人真正成为一个通晓全局、专精一门的专家内行,既不枵腹充数于业界,又不塞耳自外于学林,同时又虚心学习他人,积累经验,在产品、版权与技术、资本等各个环节上切记用功,在海外收购、投资或创设出版公司及书店等方面刻苦钻研,从而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赋予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更丰富的内涵,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亟需出版人有更开阔的知识视野,在各种出版实务上痛下工夫。
④遗憾的是,我们在这方面欠缺太多。从出版内涵来说,了解国际学术走向,熟悉业界书情动态的专门人才还很缺乏;从出版运作来说,掌握版权贸易的行家尤其不足。以学术出版而言,许多必要参数也不在出版社年检及评估中反映,怎么可能敦励出版人从观念上统一认识,在规范规制上奋起直追?又怎么能使之克服码洋崇拜和GDP游戏,真正了解到如果不改变现状,即使中国图书走出去也无济于事?以去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为例,我们租的展区面积不可谓小,参展图书也不能算少,但好书难觅,最多的仍然是上述线条粗浅、解读表面的空泛之作。
⑤在我看来,倘若学术文化的价值悉数为利益放逐,纵使我们占有了市场,也仍然不会有发言权。现在出版人走出去了,但却只留下中国的经典思想“览镜心情只自怜”,怎么能不让人慨叹?还有,那些天,莫言要获诺奖的消息已经传出,但书展上却没有莫言小说专架,官方《参展商手册》也无反映,如此应对,或许出于疏忽,但缺乏董秀玉先生所说的“视野要广阔一些,要有前瞻性,要关注各个方面”的出版人专业素质和知识视界,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
【小题1】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小题2】第④段列举法兰克福书展,第⑤段引用董秀玉先生的话,作用各是什么?
【小题3】第③估提到要“赋予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更丰富的内涵”,通读全文,梳理实现“更丰富的内涵”主要策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01 12:36: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爷父子
肖建国
爷父子,捣蛋铺子。
这是地方俗语。捣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
老耿和小耿就是这样一对父子。比如,大伙儿选小耿当村支部书记,老耿首先不同意。老耿说:这小子,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看得出来。饭菜一端吃狼吞虎咽。还得历练历练。
大伙儿先一愣,后哄笑,认为老耿幽默,欲擒故纵。
小耿在多数人的支持下当了书记。前任书记——老耿,退下来,当了委员。
老耿是孤儿,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在丛林里出生入死,立过军功。選伍后本来安排在国营单位当一把手,但老耿倔,偏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心甘情愿地做了几十年的小村官。轮到儿子从都队复页,老耿才感觉自己实实在在地老了。看着依旧破落的村子,老耿对小耿说,留下吧,帮帮大伙儿。没有乡亲们当年的施舍,我早就饿死了,也就没有你,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个家。
没想到,这次老耿竟然不同意他当书记。小耿气,不理老耿。
老耿没事一样,瞅空就对小耿指点这指点那。“学校的国墙裂了,娃们都是一群踩死蛤蟆能死猴的主,要赶紧修修。”“夏季就要到了,河堤要加固,万一有个闪失,损失就大了。”说:村东头老党员——也就是你贺大爷病了,已在床上躺了三天,你要去看看……
小耿烦了,反问道:“到底我是书记还是你是书记?”
老耿也不示弱:你是书记,可我是你爹。
爹大书记大?
书记再大,也得听爹的话。
小耿问得冲动,老耿回答的痛快。小耿无言,起身就走。
气归气,老耿的话小耿还是照着做了。学校砌围墙,他时不时都过去看看。给工人发一遍说要保证质量,孩子的事,不能闹着玩。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这墙要是砌不牢,提头来见。河堤加固,他第一个扛着铁锹到现场,这里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工挖土方。他一捋袖子,干。工地上一片欢腾。贺大爷病重,他率支部成员一起去探望,感动得贺大爷泪流满面。
春夏秋冬,一晃五年过去了,他赢得了群众极好的口碑。然而他却没有得到任何重用和提拔。先是镇里公推一名副镇长,按票数,他第一,然而公布的结果不是他。和退伍的战友们相聚,他最寒酸。人家上了一瓶XO,他竟说这黄酒没有自家酿的好,辣乎乎的,没点甜味。笑得满桌子人喷饭。已是处级干部的泥鳅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说,想当官,要会做秀。这话,让他嚼了又嚼。
进入六月,暴雨连绵。市里的头头亲自带队到各地巡视防洪工作。小耿眼前一亮,吩咐村里要准备好二十只木船。老耿骂他乱花钱,杞人忧天。“这河堤我天天都在观察,结实着呢。”小耿只是笑笑,难得一次不顶嘴,只是交代村干部要让村民们进行自救演习。老耿骂,“神经病!”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天半夜,河堤决了口,洪水铺天盖地涌进村子。好在村民们都有准备,那边铜锣一响,这边村民们都收拾重要家当爬进小船。洪水来得快、大,冲倒了七八间房屋,但没有一人受伤。保住了性命的群众都说小耿有眼力,是个好干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耿就成了非常时期的典型人物,受到了头头的亲自接见。雨季过后,小耿连升三级;给县长做助理。
上任前一天,一直沉漫在幸福之中的小耿才发觉这些天来很少看到老耿。小耿心里顿时就慌慌的。他想到了老耿,老耿就出现在他的面前。赤着脚,喘着粗气,手里还提了一双被泥巴包裹了的解放鞋。
小耿的脸一阵发白,浑身起鸡皮疙瘩。
父子俩对视良久,小耿慢慢地低下了头。
老耿一字一句地说,“去自首吧,河堤是你挖了才决口的。
不。
你不去,我去。老耿说着就往外走。
小耿扑通跪了下来。爹啊,你是我亲亲的爹啊。你不能把这事沤在肚子里吗?
不能。
那我就死在你面前。
你死在我面前,我也要把这事说出去。否则,我就对不起把我养大的百家饭,就不是一名上过战场的军人,也就不是你的爹。
老耿说完就往外走,任小耿将头在青石板上磕得鲜血直流。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4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语言直白、质朴,富有乡土气息。文中人物的语言不雕琢,不华丽,真实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面貌和基层人物的特点。
B.小说中的处级干部“泥鳅”是文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言语触动了小耿,直接导致了小耿后来造假冒功的行为。
C.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刻画人物,如“小耿眼前一亮,吩咐村里要准备好二十只木船”,一个“亮”字,生动揭示了小耿内心邪念的滋长。
D.小说标题意蕴丰富,对比鲜明。小耿为了一己之私丧失了原则、突破了底线,而老耿却一心为百姓,深明大义、不徇私情。
【小题2】文章开头说:“爷父子,捣蛋铺子。捣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请结合全文谈谈它的作用。
【小题3】有人说,小说结尾儿子造假冒功的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团圆饭
江岸
王宏生在大年三十凌晨回到了黄泥湾。那时候东方天际还未露出鱼肚白,四周一片漆黑。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回来,引起村庄零乱的狗吠。老婆田玉花提前收到他发来的短信,悄悄地从热被窝里爬起来,给他开了门,沒有惊动睡梦中的爹娘和一双儿女。
王宏生背着一个干瘪的背包,怀抱一个六七岁的女娃。女娃被紧紧地裹在他的黑呢大衣里,闭着眼睛,小嘴半开半合,犹自打着细微的鼾声。
田玉花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夸张地咧成了一个水瓢。
王宏生轻轻地嘘了一声,顺手关了客厅的灯。
他们家的小楼是几年前盖的,总共两层半。一、二层住人,上面半层阁楼没有装修,搬进来之后,堆放一些杂物。田玉花早把阁楼清理过了,铺的盖的都已准备停当。两口子蹑手蹑脚地钻进了阁楼。王宏生把怀里的女娃安顿好,转身一把抱住了田玉花,没头没脑地亲她。
天蒙蒙亮的时候,田玉花慢慢从阁楼里拱出来,轻轻关上阁楼的门。她溜到一楼,发现爹已经起来,在客厅里摆弄鞭炮。田玉花这才听到了村庄各处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刚才居然一直没注意。大年三十早晨放一挂鞭炮,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习俗。
山里人在中午吃全家团圆的年饭。吃罢早饭以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年饭。王家人忙年饭,却一直不得消停,老有人上门打扰。田玉花和爹娘只好停下手中的活计,应酬一番。
宏生哥回来了吗?
宏生兄弟在家吗?
俺找俺宏生叔……
前来打听王宏生的,全都是村里的青壮年男人。他们在家里喝杯茶,抽棵烟,又纷纷落寞地走了。
这些人都是王宏生近年带到城里打工的老邻旧居。他到城里工地打工,学会了粉刷的手艺,后来就带出一个工程队,承包楼房内粉和外粉的活计。进了腊月,活儿干完了,王宏生让他们先回一步,拍着胸脯承诺,过年前兑现工钱。这几天,他们天天都过来看一看,问一问。马上要过年了,可宏生怎么还没影儿呢?
每送走一位来客,田玉花总是快速躲进厨房,也不知是被油烟薰着了还是被寒风呛着了,她的眼角总往外涌泪花。她不忍看爹娘脸上焦虑的神色,不忍听两个孩子扒在门框上翘望爸爸时发出的叹息,总是赶紧揉揉眼睛,去锅灶上忙碌。
中午十一点左右,村庄里又响起了此伏彼起的鞭炮声。放过鞭炮之后,家家户户就要开年饭了!
哈哈哈,钱到帐了,终于到帐了……王宏生旋风般从阁楼上冲下来。在他的身后,随即响起一个脆生生的哭喊声,我要爸爸,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王宏生的笑声和孩子的哭喊声回荡在隆隆的鞭炮声中。
娘显然吓傻了,两个孩子却狂喜地冲他跑过来。
王宏生顾不得和爹娘解释,更顾不得和儿女亲热,一个接一个打电话:
双喜,赶紧过来;
拴柱,到我家来一趟;
冬生,我在家等你……
大家纷纷赶到,将王家的客厅挤得水泄不通。王宏生拿出一张银行卡,喜滋滋地说,我刚刚收到银行提示短信,咱们的工钱到帐了!你们一起去镇上银行,把各自的工钱转走!
一个年轻人双手接过银行卡,欢天喜地地说,走啊,到镇上转钱去啊。一群人跟着他,走出了王家大院。年轻人扭回头说,宏生哥,中午和大伯少喝点酒,晚上到我家,咱哥几个一起喝。
大家都走了,王家大院猛地安静下来。
爹放鞭炮的时候,娘从阁楼上抱下来一个兀自啼哭的女娃。
这个女娃是谁?爹狐疑地问。
她是我们老板的女儿,叫甜甜。王宏生说着,从娘怀里接过女娃,哄着女娃说,甜甜乖,甜甜不哭,甜甜是叔叔家的小客人,咱们一起过年好不好?叔叔马上给你爸爸打电话,咱们吃完年饭,你爸爸妈妈就会来接甜甜的。
王宏生打通电话,让甜甜和爸爸妈妈说了几句话,甜甜才不哭了
田玉花麻利得像一阵风,把早就准备好了的年饭端上了饭桌。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开始吃一年一度团圆的年饭。王宏生刚端起酒杯,忽然听到呜哇呜哇的警车声在村口响起,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将酒洒到了桌子上。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为主要场景,以时间为顺序,采取倒叙的方式,主要叙述了故事主人公王宏生作为农民工的包工头,为自己和乡亲索要工钱的故事。
B.小说的开头描写到黄泥湾凌乱的狗吠,既突出村庄的宁静,也暗示了村庄宁静的生活将被打破,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形象。
C.小说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群像,爹妈的焦虑、乡亲的落寞、妻子的温顺和善解人意以及一对儿女的叹息狂喜,无一不从侧面表现了小说沉甸甸的主题。
D.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充满了乡土气息,作者运用全知视角,在冷静客观的笔调之中,蕴含了作者对农民工深沉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沉痛的思考。
【小题2】小说的空白是小说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是指作者在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让人物的活动在某一阶段暂时中断,在这一时段中,人物从读者的视线中消失。请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说说作者留下了主要人物王宏生那些“空白”。
【小题3】王宏生在大年三十吃团年饭被抓,对此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700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名下资产、乘坐航班记录、网吧上网记录等个人信息。如果说这是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状况的极端展现的话,那么日常生活里,信息泄露使人们因处于这种“信息裸奔”之中而变得麻木。
这种“麻木”事出有因。南都记者曾向警方求助,警方也难以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可见一斑。除了个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恶性案例,多数时候个人信息保护处于一种低效的窘境。
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给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带来了诸多隐患。有关专家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出,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利。就此而言,避免“信息裸奔”理应成为实施“互联网+”的基础。
(摘编自《个人信息裸奔的互联网社会难以走远》,2016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2015-2016网站漏洞可致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对比

2016年网站漏洞可致泄露个人信息规模各月分布

(源自补天平台《2016年网站泄漏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
材料三:
201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此次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无疑意味着实名制的全面到来。匿名环境下,有的网友会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而不担心承担后果,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此外,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摘编自新华社《网络实名制全面到来,如何保障我们的虚拟空间更“清爽”》,2017年8月30日)
材料四:
要结合《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制的纲领性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可能遭遇的执行难困境,可组建和利用专项民间基金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补救。当前,“身份证号码查询系统”是各领域在认证身份信息时普遍应用的系统,因此,要努力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技术水平,实现“身份认证系统”与网站后台数据库的有效衔接。目前,《网络安全法》以及其他针对实名制的管理法规中,主要是对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作出规定。在责任承担主体方面,应既包括网络运营者,也包括没有实名认证的人;在责任的追究方面,既要让网络运营者承担有限责任,又要以具体情形为根据,追究违反网络实名制的网民的责任。
(摘编自贾登勋、杜一冉《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困境与出路》)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补天平台共收录的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359个,与2015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
B.相比2015年,2016年可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数量下降,这表明单个漏洞造成的危害在减小。
C.2016年网站漏洞和可致泄露个人信息数量在年内呈起伏不定的状态,但二者在5月均达到最高值。
D.2016年5月至7月的网站漏洞数量与可致泄露个人信息的数量之间呈正相关,8月至10月呈负相关。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在网络上花钱买到个人信息只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极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B.人们在“信息裸奔”中变得麻木,与对个人信息贩卖进行治理的薄弱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低效有关。
C.缺失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会给“互联网+”有效发挥作用和国家推动“互联网+”的战略带来隐患。
D.匿名的网络环境会使谣言、诈骗以及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则会以其追溯机制完全消除网络乱象。
E. 材料一、三均关注个人信息的有关情况,前者指明了信息泄露的危害,后者侧重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小题3】怎样才能有利于实施网络实名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4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人工智能发展历经波折,历史上经历过两次低谷。传统人工智能受制于计算能力,并没能完成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和并行处理,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较差。2006年,Hinton教授提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使得人工智能性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而促使人工智能产业又一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表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时 间
事 件
1955
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AI的诞生
1957
罗森布拉特发明第一款神经网络Perceptron,将人工智能推向第一个高峰
1970
计算能力突破没能使机器完成大规模数据训练和复杂任务,AI进入第一个低谷
1982
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被提出
1986
BP算法出现使得大规模神经网络的训练成为可能,将AI推向第二个黄金期
1990
人工智能计算机DARPA没能实现,政府投入缩减,AI进入第二次低谷
2006
Hinton提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使得人工智能性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2013
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取得成功,识别率分别超过99%和95%,进入感知智能时代
2016
谷歌AlphaGo4:1战胜李世石九段,揭开人工智能新篇章
 
其中,谷歌AlphaGo战胜李世石九段对业界产生的轰动效应最大。AlphaGo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2015年10月,阿尔法围棋以5:0完胜欧洲围棋冠军、职业二段选手樊麾。为了测试阿尔法围棋的水平,谷歌于201 6年3月份向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发起挑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AlphaGo与传统围棋程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训练,AlphaGo学习了3 000万步人类实战的围棋下法,学习完毕后,可以通过“左右互搏”,自己跟自己下棋,在下了几千盘棋局后,AlphaGo能从这些棋局中学习新的围棋策略,这个过程被Deep- Mind称为“强化学习”。正是由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引入,谷歌AlphaGo才能迅速达到顶尖围棋高手水平。
(选自《2016年“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二
AI(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决战,首局人脑落败。AI普及是大势所趋,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却又威胁饭碗,人类实须筹谋应对,以免酿成社会经济问题。
AI技术日渐成熟,将会全面渗入生活,甚至成为企业的制胜关键,这正是多家信息企业如苹果、Google、微软、Amazon、Facebook,腾讯和百度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发AI的原因。百度行政总裁李彦宏已表示,百度已不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AI企业,可见AI潜力无穷,企业趋之若鹜。
AI的急速发展也引起忧虑,是否会替代更多的工种、扩大贫富差距、冲击社会稳定呢?过去是制造业职位、服务业职位由发达国家外移至发展中国家,AI引发的不止是职位迁移,而是取代,甚至是要求知识与智力的工种,如税务审计、法律、医疗、基金管理等。
当然,科技与AI也创造了新工种,如社交媒体主任、AI管理员等。英国牛津大学曾发表报告指出,人类的社交能力、创意等是AI难以取代的。乐观地看,AI无可避免,亦利大于弊。问题是适应过程并不容易,有些传统的白领职位可能要有落差甚至被取代。AI提升了生活,却没有提升某些职业的收入,使一些人日子更难过。财富也更容易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现在的反全球化民粹浪潮未来可能更高涨。
应对AI兴起已是各国政府考虑的重要课题,这包括改革教育与持续进修体系、税收再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些企业家也提出了建议,如微软创办人盖茨提出征收“机械人税”,让科技企业在享受成果所带来的财富同时,也对失业人士负起部分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题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经历过低谷,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
B.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低谷主要是因为计算能力突破没能使机器完成大规模数据训练和复杂的任务。
C.人工智能发展技术在今天日渐成熟,全面渗入生活。
D.2006年以前,人工智能基本上是高峰——低谷——高峰——低谷的发展状态。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谷歌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九段,从而得以迅速跻身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之列,这也揭开了人工智能新篇章。
B.人工智能提升了生活,但没有提升收入,这会让一些人的日子更难过,所以现在的反全球化民粹浪潮在未来可能会更加高涨。
C.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决战,首局人脑落败,这件事情引起了权威媒体的关注,也促使社会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
D.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财富集中在少数科技企业。它创造了新工种,也取代了很多旧的工种,总体来讲利大于弊。
【小题3】怎样才能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
在生前,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人敢出版,但是他的杂文却已得到广泛认可。作为小说家,他的文笔非常出色,杂文比一般作者的更具可读性。王小波的杂文大多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上,《东方》、《南方周末》等杂志也是他的主要阵地。有编辑回忆说,在当时的思想界,王小波的名气已经很大了,他随便写点什么,就有杂志抢着发表。
但后来,他的杂文越写越少了,他开始把大部分精力重新放在小说创作上。一直以来王小波所热爱的都是写小说,他曾多次在文章中直言这一点。
在王小波看来,小说创作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写小说对他来说是艺术事业,而不是表达自己。王小波特别喜欢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极度推崇他对小说的看法。卡尔维诺认为,一篇小说应该轻逸、迅速、易见、确切和繁复,并且还要连贯。这和许多作家对小说的看法截然不同,很多作家只把写小说当作传声筒,试图通过文字表达一些观点和理念,或者只讲一个故事什么的。
王小波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写一部小说,或者是作者操作了一些什么,或者是作者自身被操作了一番,我赞成的是后一种。”事实上,每个作者都只是文学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推动文学事业往前行进。因此,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用已有的方式写作,而且要创造新的方式,用那些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方式去探索小说世界的无限可能。
卡尔维诺就是这样的作者。他的一些作品会让人觉得古怪,往往把书看完后,还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我们看一部书,总是希望这部书能够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有开头,有结尾,中间各种各样的过程也是翔实的,但是卡尔维诺却不这样做,他后期的很多作品根本没有故事。王小波说,他大体明白卡尔维诺的想法,卡尔维诺希望在小说的创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这样做是困难的,写出来的作品也未必吸引读者,但是作为一个作者,总是应该往这条路上走一走、试一试。王小波认为,一个真正的作者,必须如此!他自己是在不遗余力地探索着小说创作的其他可能性。所以看他后期的长篇小说,会发现和别人的作品明显不同。有读者见到他时曾说:“没想到小说原来还可以这么写!”这句话虽然让王小波汗颜,但至少说明他的努力有了成效,他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王小波始终认为:“文学事业可以像科学事业那样,成为无边界的领域,人在其中可以投入澎湃的想象力。”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曾一再说,王小波的作品属于纯文学领域。他的创作态度就是如此,就是纯纯粹粹地写小说,用创新精神推动着小说事业向前行进。(摘编自乐文城《王小波传》)
【相关链接】
①在中国当代作家队伍中,王小波无疑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以1997年为界,身处阴阳两界的他,经历了寂寞与喧嚣的冰火两重天。虽然主流文坛一直对这个“文坛外高手”投以不置评的冷眼,但王小波的文名还是不胫而走,成为大众传媒热议和追捧的对象。(王强《“文坛外高手”缘何不寂寞》)
②在他短暂的自由写作生涯中,他一直在与文坛隔绝的状态下写作,对于那个文坛,既不参与其中的游戏,也不关心其中的规则……他以一种真正的、彻底的自由心态进行写作。
(陈启文《“文坛外高手”﹣﹣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祭》)
③整部小说天马行空,怪谈密布,一会儿笑得我岔气,一会儿又抑郁得窒息,真不知那些怪诞的场景是怎么被他想出来的。看完,我兴奋得在家里拍桌子打板凳:《红拂夜奔》必须发出来!
(李静《必须冒犯观众》)。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人敢出版的时候,他已凭借杂文创作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杂文甚至成为杂志争相发表的抢手货。
B.王小波凭借他非凡的创造力,不懈探求小说创作的新途径,这使他成为中国当代作家队伍中一个另类的存在。
C.王小波被称为“文坛外高手”,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与文坛隔绝,也因为他的小说没有得到主流文坛的关注和肯定。
D.王小波喜欢卡尔维诺,推崇他对小说的看法,他的小说也因此深受卡尔维诺的影响,让读者往往不易读懂,因此在当时很难出版。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杂文写作给王小波带来了很高声誉,使他在当时思想界名声很大,但他却毅然放弃杂文写作,把大部分精力重新放在小说创作上。
B.不同于一般小说有完整的故事,卡尔维诺后期的作品根本没有故事,甚至让人读不懂,而王小波认为这或许是其小说追求轻逸、迅速等文学特质的缘故。
C.王小波赞同写一部小说是“作者自身被操作了一番”,其观点可理解为写作不是为了表达观念或讲故事,而是要用创新的方式去探索小说世界的无限可能。
D.王小波独特的小说风格大开读者眼界,令人击掌叫绝,李静的高度评价,足以说明王小波的小说作品已经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
E. 王小波就是纯纯粹粹地写小说,不为表达自己,也无功利目的,他不遗余力地探索着小说创作的其他可能性,这种追求使他后期的长篇小说显得与众不同。
【小题3】王小波“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的小说创作观意义何在?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