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它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为历代书家所瞩目。这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儒学精神。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世族门第成为当时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钟繇祖父钟皓是汉末大儒,被清议领袖李膺称为“至德可师”。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所以,钟繇擅长的字体是楷书、隶书和行书,对于新兴的草书他是不接受的。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琅琊王氏家族赖以立身的根本是自西汉王吉以来的儒学精神,到西晋时,王祥以临终遗命的形式确立了家训:“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这一家训对儒家文化的精髓作了深刻挖掘,成为琅琊王氏的家风,王羲之谨守这一家风。正是因为有这种建功立业、济世安民的儒家思想,王羲之的书法才能既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同时又能自觉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有所抑制,努力向着中和气象发展。所以,王羲之书法的主体是行书和楷书,偶尔出现一些行草书,其表现和张扬也都有一定的韧性,不是放手流便、一任纵横。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所以,王羲之的书法才能表现出从容不迫的圣人风范,被李世民评价为“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

 儒学精神与书法艺术的融合成为魏晋世族文化的典型特征,儒学精神在这种融合中是主流,书法受其影响和引导。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4月8日《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在魏晋时期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各家族书法充分体现了一种文化属性,只是还未成为纯粹的艺术。
B.魏晋书法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最核心的因素是儒学精神,这令后世始终无法超越。
C.魏晋时期,儒学精神借助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世家大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其作用。
D.王羲之谨守琅琊王氏对儒家文化精髓作出深刻挖掘的家训家风,并将其在向着中和气象发展的书法实践中推向极致。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颍川钟氏、琅琊王氏这两大书法文化家族为例,具体阐述了魏晋时期的书法所体现出的儒学精神。
B.文章将儒学精神与魏晋书法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放在一起评议,突出了儒学精神对其产生的影响力。
C.文章从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有所抑制两个方面,贴切地概括了王羲之书法的独特风貌。
D.文章认为,书法艺术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合,这既是魏晋世族文化的典型特征,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主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书法努力向着中和气象发展,说明王氏家风承载的儒家思想对其书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B.钟繇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说明他对于新兴的草书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C.魏晋书法能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而终成中国书法典范,是因有儒学精神的存在。
D.如果没有颍川钟氏、琅琊王氏为代表的家族书法以儒家中和美学思想为导引,魏晋书法就难以形成中国书法史的高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09 04:0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赵一曼女士

阿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喝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 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   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小太空”圆国人飞天梦
——神五KM-6工程总工程师王仲仁教授接受专访
开心三件事:做球,做KM-6,主持塑性加工“奥林匹克”
采访王仲仁,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他太忙。
王老,1.81米的大个,高大魁梧。虽然年近七旬,却精神矍铄。
王老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和所有人一样有着高兴、难过和庆幸的事。第一件高兴事就是载人航天空间环境模拟器KM-6制造项目的研制和安装工程的成功。另一件是发明研制了无模胀形工业球罐的加工技术,此项技术给一百多年来世界上的球罐制造技术带来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荣获了第36届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尤里卡发明金奖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发明协会会长,曾任全国锻压学会理事长。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航天地面模拟太空环境实验器“KM-6工程”总工程师。在载人航天史上,是“神五”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王仲仁,可在国际塑性加工领域,王仲仁是该领域中屈指可数的世界大师级人物。(摘选自百度百科)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教授发明研制的无模胀形工业球罐的加工技术填补了一百多年来球罐制造技术缺乏的空白。
B.王教授用哈工大的工程经验,说服航天部的领导,承接了KM-6工程,说明王教授对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充满了自信。
C.能够作为中国人第一个主持国际塑性加工这一最高级别的会议,是对王教授在这一领域杰出贡献的肯定。
D.王教授在球罐制造技术方面是世界一流专家,该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小题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王仲仁教授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科研人员,与普通人一样,有着高兴、难过和庆幸的事。这篇新闻全从这些事上展现了王教授的不普通。
B.新闻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三个部分各自独立,各从一个侧面表现王教授的普通人情怀、努力拼搏的科研精神和教书育人的慈爱精神。
C.文中写王老的学生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苑世剑对王仲仁教授的评价,是侧面描写,这段文字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王老的贡献。
D.王仲仁教授具有普通人的心态,有喜怒哀乐,为人谦虚不摆架子,敢于追求卓越,无论是球罐制造技术还是KM-6工程,都是最出色的。
E. 王仲仁教授有胆识,敢承担,承接KM-6工程,有贡献精神,甘愿为国牺牲。在恶劣的条件下进行航天事业的研究。
【小题3】王仲仁教授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的普通之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所有的人都习惯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透明的。
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记录着你所有的活动,在公安机关的监控大厅里,通过多个摄像头的联动,你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出入机场、车站,甚至住店的信息都被完整记录着,传统意义上的隐私已经不再成立。买房、买车、子女入学,你登记的个人信息早已经泄露,人们早已经适应了隐私权被逐渐剥夺的信息化社会。
但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服务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隐私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基本权利,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以剥夺人类的基本权利为代价。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应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其中就应该包括隐私权,这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普通用户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份认证信息,例如我们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另一类是我们的内容信息,例如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等信息。身份认证信息必须由用户本人绝对掌控,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甚至也不能让渡给政府,这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一条铁律。
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身份认证信息一旦泄露和被坏人利用,就可能遭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危及到你的生命安全。如此重大的事项,绝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仅不能相信他们的诚信,也不能相信他们的能力。近年来出现很多知名网站泄露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的案件,这些企业是有诚信的,但防护能力不够,被黑客抄了家。
我们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的内容信息呢?与身份认证信息不同,这部分信息就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有时必须得让渡出去。人工智能有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四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受数据驱动的,你不给它提供数据,它如何理解你的需求?又如何通过学习和推理为你提供精准的服务?
但内容信息即使让渡,也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数据统计结果归商家,个人信息所有权归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使用滴滴打车APP时,我们个人用车的车型、时段、路线、费用等信息会上传到滴滴公司的服务器,海量的信息形成了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这个统计结果归滴滴公司所有。
我们每个人都为这个统计结果贡献了九牛之一毛的数据,例如和平小区每月平均叫车量为500人次,住在和平小区的您为这个数据做了贡献,但您在和平小区叫车这个信息的所有权是您的,未经您的授权,滴滴公司不能使用。
有次我老婆用我的笔记本电脑搜衣服,隔天我去办公室指导学生,一打开电脑,浏览器就给我推送了大量蕾丝边女式内衣,还特别标明这是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未经用户授权,商家不应该搜集用户的喜好习惯,即使收集了,那也只能用作统计分析的原始素材,而不应借此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这违反了“个人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利用”的原则,是人工智能的滥用。
(摘编自新浪《人工智能与隐私保护》)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信息社会中,我们都习惯了做透明人,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使我们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个人隐私全都不复存在。
B.人工智能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能为发展而剥夺人类的基本权利即隐私权,应正确把握好发展方向。
C.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否则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D.人工智能通过你提供的数据,依靠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等环节,来实现为你精准服务的目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列举今天人们的私人信息或被动或主动地泄露的现象,进而提出人工智能如何正确发展的问题。
B.文章把普通用户的信息分为“身份认证信息”和“内容信息”,逐层阐述人工智能如何做好保护隐私工作的问题。
C.文章重点阐述了普通用户内容信息的保护问题,让读者明白“内容信息”的保护其实比身份认证信息的保护更重要。
D.文章末尾举作者的爱人用他的电脑搜衣服的例子,指出商家通过侵犯人们“内容信息”的所有权来精准营销的现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但“内容信息”则必须让渡给商家,否则不能享受到人工智能的服务。
B.近年来不少坚守诚信的知名网站,因为防护能力不够强大,抵挡不了黑客的攻击,让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泄露了出去。
C.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须把握好人工智能的使用尺度,既要用人工智能让用户享受到便利的服务,又不能滥用人工智能。
D.今天,隐私保护不仅关系到隐私拥有者,也关系到隐私使用者。要做好隐私保护工作,需要普通用户、商家和政府等共同努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去拉萨
周国华
浸泡在刺骨的湖水中,饥寒和高原反应让他的腿肚子不听使唤地打晃,①他的心随着雪山背后的夕阳慢慢往下沉。
突然,两道冰川般的精芒从他眼中射出,他扑上前去从水中抓起一条鱼,奋力抛向岸上。碎石堆上,鱼儿徒劳地蹦起,又无奈地落地。
终于能尝到肉味了!他长出一口气,在周围捡来几块干牛粪,扔到石块圈起的土灶中,提了根一头削尖的树枝,走向那条奄奄一息的鱼。
“嗷嗷——”不知何时一位藏族老人出现在他眼前,指指地上的鱼儿,对着他发出藏獒般的咆哮声。
他惊恐地瞪大双眼,攥紧树枝,乱发无力地垂在肩上。
“喔,你是汉人吧?”良久,老人嘴里蹦出了生硬的普通话。
“哇呀哇呀——”他指着自己的肚子胡乱比划着。
“是哑巴?这样吧,用我的粮食来换你的鱼,行吗?”老人拿出糌粑打着手势,语气平和了许多。
原来老人也想吃鱼!他“嗯嗯”点头,一把接过糌粑往嘴里塞。
“别噎着,用酥油茶蘸着吃,好入肚。”老人微笑着递给他一壶酥油茶,随后轻轻捧起鱼儿,嘴里念念有词,一步一步走到湖边蹲下身子,将鱼儿放到水中。看着鱼儿欢快地游弋,老人脸上浮起欣慰的笑纹,对着湖面磕了一个长头。
他茫然注视着老人。
“可怜的孩子,多吃点,”老人又取出几个糌粑放在他面前,自己也拿了一个边吃边说,“你不知道吧,我们有水葬的习俗,这圣湖的鱼儿,谁要是吃了它们,那可是对先民的大不敬呐。”
他恍然大悟。
老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事,也不管他是不是听懂。老人是磕长头去拉萨的,估计还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达。末了,老人爱怜地望着衣衫褴褛的他说道:“孩子,我看你好像也没地方去,帮我拉车吧,至少饿不着你。”
帐篷里,老人的打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他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他穿上了老人给的一件旧藏袍,戴着油腻的口罩,拉着那辆带棚的旧人力车,一路紧随着老人一个身位接着一个身位地往前挪动。
第三天起,当夜暮降临时,他总能赶在前面支好帐篷,烧好开水,默默地搀起磕完长头的老人,替他把这一天的终点用碎石块垒起记号。闲暇时,他老是盯着前方发呆。
他的到来,为老人省去了一半的路程,却过早地耗尽了车上的干粮。第四个月的一个傍晚,老人领着他到路边的藏民家里乞讨,藏民热情地布施给他们食物。从那以后,每回当老人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都已准备好食物托着下巴坐在山石上,目光越过老人的身子茫然投向远方。
拉萨越来越近了。②这一天的白天似乎结束得特别早,近在头顶的乌云盘旋在光秃秃的山头周围。他在山坳的背风处刚支起帐篷,雨倾泻下来。他一路小跑焦急地寻找老人,老人迎面拼命跑来。
“卧倒——”老人抢步上前扑倒他的一刹那,山上被雨水冲塌的乱石轰然滚落……
“老爷爷——”他积郁了许久的哭喊声直击厚厚的云层。
帐篷里,他为老人敷上藏药,老人慢慢苏醒过来。
“老爷爷,您这是何苦啊,为了我这个没用的罪人!”他泪流满面。
“别傻了,孩子,救人是积德的事,我真要是在磕长头的路上被佛祖接去,那也是福分呐。”老人微微抬起身子,额头的皱纹和硬币大小的厚茧凹凸有致,却盈满笑意。
“可我真的有罪啊!两年前为了哥们义气,在老家捅伤了人……我没命地跑,往最远处,向最高处……”
“打一开始,我就琢磨着你肯定有说不出的难处,”老人沉声说,“唉,也是有缘呐,我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也做了不少错事,现在想来,真是罪孽啊!这一路,我是为来世祈福。可你,还年轻呐——”
“老爷爷,我懂了,等陪你到了拉萨,我就去自首。”他开心地笑了,两年来,这是他头一次笑。
“糊涂啊!”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汉人不是说‘回头是岸’吗,你醒了,难道还要呆在苦海里吗?”
“可是——”他犹豫着说,“这一路谁来照顾您?”
“傻孩子,你不回去才是我最大的负担呐,”老人撑起身子下床,不容置疑地说,“明天就回去!”
这一夜,他的呼噜声第一次比老人先响起,只是他不知道,老人的打呼声其实是假装的。
一场雪下来,原本灰蒙蒙的群山披上了雪装,在清晨暖阳的抚摸下,粗犷的汉子一夜间变成了静美的姑娘。
他最后一次拉车到前面停下,支好帐篷,回到老人面前。
“扎西德勒!”一老一少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走在山路上,身后响起了老人激越苍凉的歌声,听不懂歌词,他却哭了,哭得酣畅淋漓。他回过头来,山口只有经幡向他挥动五色的手指。
山的那一边,老人正默念六字真言,跪地,伏身,向远方神色庄重地磕下长头。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的第三段在描写“他”时注重动作描写,运用了“长出一口气”“捡”“扔”等短语和词汇,其中“长出一口气”表现了“他”终于可以尝到肉味的轻松心理。
B.老人絮絮叨叨地告诉“他”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老人一个人在磕长头的路途中太过寂寞,现在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倾诉的人。
C.从老人给“他”的服装是“旧藏袍”以及让“他”戴的是“油腻的口罩”等可以看出,藏族老人也是个贫困的人,让“他”拉车并给“他”饭吃是个艰难的决定。
D.“他”虽然从前为了义气伤过人,当仍是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可从“他”在陪着老人磕长头过程中提前支帐篷、烧开水、搀老人等事上体现出来。
E. 倒数第二段中,“他”听到老人苍凉的歌声后大哭,“他”的哭只是自我情感的尝试释放,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小题2】简要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特征。
【小题3】文中三处画横线部分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再说“看不懂”
吕艺生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中国古人非常懂得舞蹈抽象。翻遍历史乐舞文献,古代几乎找不到一部叙事性的舞蹈作品。从周到宋,历经最繁荣的汉唐,舞蹈虽然有了独立的概念,但表演扔委托理综合形态。“乐”或“乐舞”,最接近现代的结构方式其实即今天的大型晚会,唱一段,舞一段,乐一段,其中也包含着杂技、戏剧表演等。而在大型表演中,古人聪明地给舞蹈安排在表现炽热的情感情绪和烘托气氛段落,其表现形式是一种“大写意”。而对这种“纯舞”进行各种想象,并写出记叙性诗歌或散文者,则都是由诗人或作家来完成。聪明的中国古人早就知道舞蹈的表现性功能大于再现性功能。
《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杜甫写公孙大娘舞剑器的著名诗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
……
这是白发杜甫观看公孙大娘弟子在市井中舞剑时,回忆童稚幼年观看公孙大娘本人舞蹈写下的诗句。舞者的剑舞只是街头表演的纯舞,也无光景的配合,诗人却浮想联翩,出现了后羿射日,骖龙腾飞和雷霆与江海等形象。同样白居易在观赏《霓裳羽衣舞》这一纯舞时,也出现了飘然的回答,纵游的惊龙、柳、云等联想。这些诗人从舞蹈抽象的表现中获得了各种内涵意蕴。
仔细考察中西方舞蹈历史,彼此从反方经历着同样的过程。20世纪前中国舞蹈走的是“大写意”─────抽象表现主义的路,而西方则在亚里士多德“模仿论”统治下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再现主义。到了20世纪,双方都出现了90度大转弯,西方舞蹈几乎全部转向抽象表现主义;而中国则以现实主义反向了模仿论,中国在很大程度受了苏联前期艺术观的影响。
可惜的是,有着悠久舞蹈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抽象写意之路,20世纪走向现实主义后,很多人竟“看不懂”自己曾经历的抽象性纯舞。看到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舞蹈后,把这种“看不懂”看作是不同的艺术表现。而当我们认真度过并研究过舞蹈史后,发现所谓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原是我们中国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作为当代舞蹈教育工作者,不能不为此而汗颜。
事实上,当代已有许多中外优秀舞蹈早已悄然被人们所接受。但在一定场合,还会听到“看不懂”舞蹈的言说,尤其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当代文化精英,敢于坦然承认自己不懂舞蹈。我不认为高文化素质的人们会如此浅白,只消他们稍认真地思考一下,只要他们知道非语言文化的舞蹈不能用文字一种标准来认识,他们就一定会从大一统的评价模式中摆脱出来。
(节选自《舞蹈文化面面观》)
【小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抽象表现主义的一项是(  )
A.公孙大娘拔剑起舞的刚健动作,使年幼的杜甫联想到后羿射日、蛟龙起飞、雷霆震响、海浪滔滔的景象。
B.舞蹈《春蚕》在一片巨大的桑叶背景下,让演员用美妙的双臂动作,手中缥缈的纱巾暗示作茧自缚的过程。
C.美国舞蹈家邓肯放弃传统的舞衣舞鞋,改穿宽敞裙袍,赤着双足,自由摆动,使人感受到女性的身体美和妇女解放。
D.《霓裳羽衣曲》描述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神女的神话,表现仙境的缥缈和仙女的神秘美妙。
【小题2】下列对看不懂纯舞的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观者没有认真研究中国舞蹈发展史,不了解中国纯舞的起源。
B.观者认为纯舞是来自西方的另类艺术,不了解中西舞蹈的“同”。
C.观者文学水平低,看不懂有诗人和散文家描述纯舞的艰深文学。
D.观者习惯用文学的审美标准而不能从舞蹈艺术的特征出发看待舞蹈。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根本找不到一部纯叙事性舞蹈作品,古人只用“大写意”方式来表现炽热的情感情绪,烘托气氛。
B.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舞蹈最适合用来表现人的爱恨情仇等情感,再现生活场景的功能反而在其次。
C.西方舞蹈两千多年来受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影响,一直强调要模仿生活,20世纪才转向抽象表现主义。
D.西方现代舞与中国古代舞是同质的,都是舞蹈者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观者自己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