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上世纪60年代,咸海曾位列世界第四大湖。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原苏 联中亚各共和国大量发展水浇地,开荒种田。为满足灌溉需求,在锡尔河和阿姆河上,各国 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与运河,导致了流入咸海的水量不断减少。90年代后,咸海日益萎缩,周 边绿洲荒漠化也日趋严重。专家分析称咸海很有可能在2020年完全消失。2018年4月11 日,美国 NASA 卫星显示湖面较往年同期有所扩大。
材料二 左图为咸海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不同年份咸海变化示意图。
江苏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典型原始海岸湿地之一。围垦是滨海湿地人为干扰的主要因素,直接改变了滨海湿地景观自然演变的过程和方向。下图示意江苏省四县市13段海岸观测点测量到4个年份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变化的情况。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西伯利亚低地东部,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沼泽密布。该地区属极地长寒气候,冬季长达7~8个月,1月平均气温低至一50℃,7月平均气温可以达到14~18℃。云量大,多阴天,蒸发弱,湿度大,多降雪,年均降水量200—250mm。冻土层广布,北部为苔原带,南部为森林苔原,并间有灌丛。该地区候鸟数量众多,被誉为“候鸟天堂”。
台州湾两岸滩涂宽广平缓,近30年来经历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围垦。下图为台州湾部分围垦区位置示意图。为解决围垦区土地盐碱化问题,当地农民在耕作区每隔10米开挖横向排水沟渠,并于两侧筑土墩抬高作物种植地面。
白洋淀流域处于京津腹地, 生态战略地位显著,特别是其中下游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 被誉为“华北之肾”。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下表为2005—2015 年白洋淀流域土地覆被转化表(单位: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