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词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表达了诗人主观的感受,并且深刻地提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以抒情的笔触总括了以上景物的描写。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表面上是对自然奥秘的寻求和探索,实际上是对现实中不合理社会秩序的怀疑与挑战。
C.“书生意气”中“书生”指读书之人,这是用来指***和他的同学,用这个词是为了说明他们当时还书生气十足,缺少实践经验。
D.“浪遏飞舟”一句暗示出破浪锐进、奋然前行的气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1-30 09:34: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题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小题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游泳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小题1】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句词里,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小题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读了这两句词有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变化之快?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写作背景】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土地改革开工作,十一月二十六日,***才在上海中央“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在精神振奋之余,***写下了这首小令。
【小题1】联系写作背景,请概括全词的主旨。
【小题2】“一年一度秋风劲,寥廓江天万里霜”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劲”字传神,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4年夏
【小题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小题2】联想与想象是诗词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
【小题3】“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几句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4】“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了曹操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曾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枫、碧水、雄鹰、鱼儿这些客观物象,一经融入作者的主观情趣,就成了种种美的意象,作者借此抒发了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B.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与诗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C.从美学上讲,这首词展示的是一种崇尚美。这种崇尚美既是来自此种所描绘的雄奇伟丽风光,更是来自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伟大理想和胸怀。
D.这首词中的秋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相比之下古人“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样的诗句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境界上都显得逊色了。
【小题2】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
毛泽东(1893-1976)
《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