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二曰砥①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②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 ___③___,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 __④___于身体有益。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节选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给②处加点字填写正确的拼音。
(2)请从“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③处。
(3)给④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25 11:0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全集》序

蔡元培

“行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应接不暇”,有这种环境,所以历代有著名的文学家美术家,其中如王逸少的书,陆放翁的诗,尤为永久流行的作品。最近时期,为旧文学殿军的,有李越缦先生,为新文学开山的,有周豫才先生,即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本受清代学者的濡染,所以他杂集会稽郡故书,校《嵇康集》,辑谢承《后汉书》,编《汉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六朝造像目录》等,完全用清儒家法。惟彼又深研科学,酷爱美术,故不为清儒所囿,而又有他方面的发展,例如科学小说的翻译,《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又金石学为自宋以来较发展之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材料之搜罗,推而至于《引玉集》《木刻纪程》《北平笺谱》等等,均为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著手。

先生阅世既深,有种种不忍见不忍闻的事实,而自己又有一种理想的世界,蕴积既久,非一吐不快,但彼既博览而又虚衷,对于世界文学家之作品,有所见略同者,尽量的移译,理论的有卢那卡尔斯基,蒲力汗诺夫之《艺术论》等;写实的有阿尔志跋绥夫之《工人绥惠略夫》,果戈理之《死魂灵》等;描写理想的有爱罗先珂及其他作者之童话等,占全集之半,真是谦而勤了。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虽也痛快,但人心不同如其面,环境的触发,时间的经过,必有种种蕴积的思想,不能得到一种相当的译本可以发舒的,于是有创作。鲁迅先生的创作,除《坟》《呐喊》《野草》数种外,均成于一九二五至一九三六年中,其文体除小说三种,散文诗一种,书信一种外,均为杂文与短评,以十二年光阴成此多许的作品,他的感想之丰富,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的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又是何等学力!

综观《鲁迅先生全集》,虽亦有几种工作,与越缦先生相类似的,但方面较多,蹊径独辟,为后学开示无数法门,所以鄙人敢以新文学开山目之,然欤否欤,质诸读者。

【小题1】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序文分为        
【小题2】鲁迅先生由翻译而创作的缘由是
【小题3】第三段开头说“先生阅世既深,有种种不忍见不忍闻的事实”。请根据所学知识,举出先生“不忍见的事实”。
【小题4】下面是对这篇序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越缦先生为旧文学殿军,鲁迅先生为新文学开山,两人同为文学巨匠,一样伟大。
B.“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所说的“块垒”,在文中指的是译成汉文的世界文学价值作品。
C.全序从学术和创作两方面高度评价鲁迅先生,称其“为新文学开山”,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却又不咄咄逼人。
D.全文持论公允,论证严谨,文字简约,概括力强,然文末“然欤否欤,质诸读者”一句却削弱了肯定的语气。
【小题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蔡元培对鲁迅先生“敢以新文学开山目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