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聂鑫森
春二月,天是蓝的,地是绿的,风暖暖地吹过来,扑得人脸颊痒痒的。
护城的小河上,横着一架古朴的木桥,出城、进城的人,流水般淌来淌去。
“风筝!风筝!每只一角五!”
那声音又脆又亮,带点儿挑逗的味道。寻声一看,靠着桥栏站着一个胖胖的老头,脸上带着讨好的笑,额上沁出一层晶亮的油汗。他手里提着一串风筝,风筝的翅上、尾上,涂满刺眼的大红大绿。
在他那得意的神态看,他的生意无疑是不错的。一只只风筝从他手上递出去,一张张角票和零散的分币塞进了口袋。
当他的眼光落在桥那头的时候,便从心底里发出一种真诚的同情。
那儿也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头,悠闲地靠着桥栏,瘦瘦的脸上嵌着双精明的小眼睛,下巴上蓄着几根干枯的胡子。他也在卖风筝。他的风筝是素白的,有蜻蜓、蝴蝶……翅上还装了会转动的风笛,朴实得叫人看不上眼。他没有着意地叫喊,只是沉静地等候着买主。
偶尔有人问一声:“喂,多少钱一只?”他伸出五个指头。天啊,五角!问的人摇摇头。
他站了多半天了,连一只风筝也没有卖出去!
胖老头终于忍不住了:“伙计,别傻等了,一角一个。价太高,把人都吓跑了。”
瘦老头转过脸来,下巴动了几下,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他不喜欢对面那张胖得肉往下坠的脸,他不喜欢他的那些风筝。那也叫风筝?那竹骨剖得粗细不匀,上面还带着毛刺;那纸也糊得太潦草;还有那颜色,俗!……
他下意识地低下头,望着自己手上这一串风筝,那竹骨是耐着性儿剖的,然后又用砂纸细细地打磨了几遍,闪着柔润的光;那素白的纸糊得多贴展,兜得住风,一放,准嗖嗖嗖地往上蹿。风笛儿响得欢快,真像筝的声音,美!他相信自己的手艺,那是几代的家传啊!
他感到满足,但也不无遗憾。
胖老头的风筝很快就卖完了。他狡黠地笑了笑,想瞧瞧瘦老头怎样提着卖不掉的风筝垂头丧气地离开桥头。他悠闲地点燃一支烟,吐出一个又大又圆的烟圈。
瘦老头的脸色变得难看了,连鼻翼都在微微地颤动。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轴麻线,理出线头,接在一只风筝上,掂了掂,然后顺着风儿一抛。那风筝像懂事似地摆了摆,兜上一口风,憋着劲儿直往上蹿。绳轴转动着,麻线伸延着,绷得那么紧、那么直;上面的风笛呼啦啦地响,响得撩人。眨眼间,化作一个小小的白点,在高远的蓝天上飘闪,像一片轻盈的云。
“好风筝!”
“正正经经的货!”
一时人们都往这边涌,喝彩声此起彼落。
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那一串素白的风筝上,从头看到尾,从竹骨看到风笛,没一处不顺眼,没一处不爽心!
“我买这一只!五角,认了!”
“眼见为实,我要这一只!”……
人们边说,边把手往风筝上伸,生怕被别人抢了去。瘦老头用手一挡,板紧的脸上没个笑星儿,叫人猜不透。
他又从口袋里摸出把麻线,每根麻线丈把长,是为买主试飞用的。他把麻线小心地接在那一只只风筝上。
胖老头艰难地挤到他身边,焦急地对着他耳朵咕哝着:“快把货甩出去,捞一把,别误了这好机会。”
他斜了胖老头一眼,依旧没有理他,那是一种高傲的不屑。他顺着风,把接好线的风筝统统放起来。刹那间,他的手上飘出一簇素白的“花”,响起一片风笛的韵律。
人们又一次呼喊起来,像起了潮汛一般。
“给我一只!”
“我买了!”……
瘦老头忽然仰天打了个哈哈,睥睨了一下围在自己身边的人墙,矜持地问:
“你们懂得风筝?”
连三岁的小孩也知道风筝,怎么不懂?一双双眼睛直愣愣地望着他。
瘦老头摆了摆头,摆得很有力。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把剪刀,阳光下显得那么亮,亮得扎眼。
只听见咔嚓一声脆响,他手里捏着的那一把麻线,齐崭崭地断了,所有的风筝摇晃了一下,呼地抖着劲向上飞去……
胖老头使劲地跺了跺脚,一扭头走了。
人群里响起一片啊呀声。
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无数道目光也被牵引到那很高很远的地方。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蓝天是公正的。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胖老头的生意不错,主要是因为他能揣摩买主的心理:色彩大红大绿,价格也比较便宜,而且还能笑容满面地讨好、招来顾主。
B.瘦老头不喜欢胖老头,是因为他那张胖脸和他制作的风筝粗制滥造,认为那粗糙的手艺、俗气的色彩是对风筝制作职业的亵渎。
C.“人们”是小说中风筝的买主,他们开始冷落瘦老头,后来又一窝蜂地争着买他的风筝,说明这些人已经完全明白他风筝的价值。
D.小说采用细节对称、心理反差来揭示矛盾;将人物置身于同一场景,从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进行描写,语言轻松蕴含哲理。
【小题2】小说中的瘦老头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这篇小说以“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为题,有多重用意,请结合小说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多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4 08:3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英雄的承诺 周国文
①在水一方的文人英雄会发觉,在刺目的阳光中,他们与这个时代是隔岸对峙的
②印刷文化时代,思想家哲人曾充当短暂的社会明星;但那时文字的阅读也大多是局外的观照,更何况到了这个电子文化的世纪,广告流水线盛产的明星已成了肯德基,成了耐克,成了可口可乐,成了苹果手机;谁包装得漂亮谁造的舆论大谁就能一夜成名畅销全球。歌星舞星与五彩缤纷的商品标签构成了当代生活的流行图景,也成了电子文化时代社会思维的最高标志与象征。
③英雄主义注定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也许我们从来不缺少喧哗和吵闹,却难觅愿意回到黑暗中去的孤独的勇者。
④“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罪恶却无罪感意识,有悲剧却没有悲剧意识的时代”,岁月在慢慢地让我们变老,却没有让我们变得更聪慧。复制,让时髦装点大街上的红男绿女,让所有的城市模仿成同样的面容。可快乐总是一瞬即逝,唯有理想主义者的心灵是异常沉重的。就拿负荷甚深的现代作家来说,他们既爱都市的繁华,又对都市的冷酷与浮躁心存愤慨。在忧郁徘徊中,他们怀着比古人更发达的七情六欲,渴望拥抱现代生活;可擦亮眼睛,他们才发现这想像中光怪陆离的空间并不是最终家园所在。
⑤真正的英雄,无论是昂首高歌表现出豪侠式的剑拔弩张,还是彬彬有礼地纸上谈兵流露出儒雅风范,它最关键的是有一颗向上、向善、向美的心,它不怕繁华落尽的苍凉,却因为情感上的百感交集而走向宁静,思想上的义无反顾而走向决绝。
⑥文人英雄就是真理的战士、艺术的捍卫者,毕加索的价值肯定不在他留下多少家产,而在于他创造了《格尔尼卡》。因此,诚如柏拉图所言:“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才能有行云流水的生命,才能有举世公认的创造。而退一步说,假如活得艰难就丢失了信仰,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又贫困又肮脏。”
⑦“忧望卅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我不知以后的世纪,是否既有美丽的花朵又有丰盛的果实。可我明白终是文人英雄在暗处发声,提醒我们世人知道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梦境之上如何再现梦境。
(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小题2】根据第②段内容,概括电子文化时代的特点。
【小题3】简析第③段的作用。
【小题4】文末作者认为“终是文人英雄在暗处发声,提醒我们世人知道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梦境之上如何再现梦境”,综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创新的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优良。创新型国家的本质是依靠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其测度指标主要体现在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方面。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科技是国之利器,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创新强国、科技强国。如果我们不能在创新领域取胜,就不能掌握全球竞争先机和优势,迈向现代化强国就会失去支撑。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科技强国支撑现代化强国。

(:《人民日报》)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81.2(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7%。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达到172.0.172.2.223.3和157.3.分别比上年增长4.9%、4.8%、7.2%和5.2%。测算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创新环境继续优化,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创新产出能力稳步提升,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持续推进。

(: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报告显示,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6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为199.1点,较2015年增加18.9点。自2010年为基期开展评价的六年来,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共增长了99.1点,2016年的增速高过10%,反映出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在高位持续提升。构成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的五个分项指数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创新创业环境指数自2012年后持续高速增长,2016年较2015年增幅达38.5点,这与全国自2012年后迅速掀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极为契合,也真实反映出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在打造创新环境、优化创业生态方面的成效显著。创新的国际化指数值和增速继续高位运行,2016年达到285.4点。自开展评价的六年来,该项分指数数值一直高过总指数数值,对总指数的数值和增长贡献突出,反映出在国家一带一路和全面开放的大战略背景下,高新区开放创新和融入全球的创新步伐愈发加快。

(: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材料四:在40个参评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比上年提升了1位,继上年超越澳大利亚之后,今年又进一步超越比利时,位居第17位。这表明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继续稳步提升(见图)。

图1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变化图

从具体得分看,中国国家创新指数达到69.8分,比上年提高了1.2分,与英国、法国、以色列等排名10—15位国家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上年落后0.8—4.1分减小到0.3—2.6分。目前,中国与排在第16位的爱尔兰相比,仅存在0.2分的微弱差距。从国家创新指数得分及排名变化趋势看,中国创新能力提升前景仍十分乐观。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均为2015年数据)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创新型国家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
B.创新型国家以多方面的创新为主要测度指标,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
C.2016年,我国的创新指数、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数等均较上年有增长。
D.我国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反映出我国开放创新和融入全球的步伐加快。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我国2016年的创新指数较2005年增长近一倍,创新产出指数则增长了一倍以上。
B.与上年相比,我国2016年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成效的指数均增长了近5%。
C.2016年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为199.1点,增速为2010年以来最高的。
D.2016年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指数增幅较高,这一点契合了“双创”浪潮。
E.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2001—2004年增速较快,此后直到2015年均属小幅稳步上升。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我国要建设成创新型强国需要采取哪些有力措施?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酒鬼刘
汉子姓刘,嗜酒如命,人称酒鬼刘。
酒鬼刘以卖祖传的烟熏豆干为生,日子还算舒坦。可酒鬼刘吝啬得很,极少自己花钱买酒喝,白花花的大洋,拿来买酒喝,实在是糟蹋钱。酒鬼刘常常赖人家的酒喝。
只见他啃着手里的玉米棒子窜进了一家酒店,趁店主没注意,伸手就打开了酒缸的盖子,说是看有没有死老鼠。一不小心,手里的玉米棒子扑通就掉到大酒缸里去了。店主气急败坏地从酒缸里捞起玉米棒子塞到酒鬼刘手里:“滚!滚!”酒鬼刘小心地捧着那个玉米棒子一路小跑到了僻静处,将嘴贴在玉米棒子上滋滋地吸着。
完了,又啃着那个玉米棒子向下一家酒店摇摇晃晃走去。
但这回酒鬼刘没有走进酒店,就被一个人拦住了。这个人是黑三,丰盛场南山老鸭寨的团练。
黑三满脸的络腮胡须,手拍着腰间的盒子炮,一对大眼直瞪瞪地盯着酒鬼刘。
这黑三的酒量也是远近闻名,非等闲之辈。他早就憋足了劲儿想和酒鬼刘较量一下,只是没机会。今天终于撞上了。黑三拦住酒鬼刘要赌酒。
黑三说:“你赢了,这场上的酒你喝一辈子。”
酒鬼刘说:“要是输了呢?”
黑三说:“去寨上陪老子喝一辈子酒别卖豆干了!”
酒鬼刘二话不说,走进一家酒店,要两碗酒,店主不给。酒鬼刘冲黑三摊了摊手。黑三嘿嘿一笑:“两碗酒。”酒刚上来,酒鬼刘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碗,桌子上还有一碗,他伸手示意黑三喝。黑三也不示弱,端起来,喝了,咂咂嘴:“安逸。”随手叮地扔出—个大洋。他们一前一后走出酒店,又走进另一家酒店,同样要了两碗酒,酒鬼刘还是只喝了一碗。黑三不说话,把另一碗喝了。
酒鬼刘和黑三一家一家地往下喝。听说酒鬼刘和黑三在场上赌酒,丰盛场热闹起来,人们都往十字街涌来,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酒鬼刘和黑三,比赶庙会还热闹。
一连喝了五家,酒鬼刘脸不红,心不跳。他停住了脚步,看着黑三。黑三豪爽地挥了挥手:“格老子的!喝!”酒鬼刘笑了笑,又喝了一家。依旧停住脚步。黑三的脸黑下来了:“怎么?瞧不起人啊?”酒鬼刘不再理会黑三,一口气喝了十一家,边喝边用肩上的白布褂子擦汗。黑三的话开始多起来。酒鬼刘看了黑三一眼,黑三的脸成了猪肝色,大嘴一咧一咧的,不住地喘着气。又喝了两家,酒鬼刘好像也有了醉意,不住地用褂子擦着脸上的汗水。紧接着又喝了三碗,酒鬼刘的脸也开始变红了,像关公。黑三的脸上淌着大滴大滴的汗珠,眼睛直勾勾的,眼珠子仿佛要从眼眶掉出来。他上身不住地晃动,双眼失去了神采。
酒鬼刘从十字街折回来再往下一家酒店走去的时候,黑三嘴里骂了一句:“你个家伙真的凶。”
黑三输了,输得心服口服。黑三把盒子炮往桌子上一扔,说:“这丰盛场上的酒,随你喝!谁敢要钱,就问我要!”然后就歪歪斜斜地走了。
那以后酒鬼刘在镇上喝酒果然没有再付过酒钱。
黑三对酒鬼刘很客气,常常和他一起喝酒,成了很好的朋友。
后来战事日渐吃紧。那时候酒鬼刘和黑三正在十字街喝酒。酒鬼刘把酒碗一摔:“走!打鬼子去!”黑三也把碗摔得粉碎,没二话。
在队伍里,酒鬼刘和黑三形影不离。黑三对喝酒输给酒鬼刘那件事情还耿耿于怀,总是想和他再比一回,可是酒鬼刘说什么也不肯。
上台儿庄的头一天改善伙食,还可以喝酒。黑三喜出望外,非要和酒鬼刘再比一回酒。这次酒鬼刘没有拒绝,不过他要求要下赌注。兵们早就听说酒鬼刘和黑三喝酒牛,就是没有见过,这回可以大饱眼福了,纷纷下注,有的赌酒鬼刘赢,有的赌黑三赢。但是酒鬼刘的赌注是:谁赢了,明天炸鬼子坦克的任务就算谁的。
黑三说要得。
说干就干,酒鬼刘爽快地脱下军装,又解下贴身的褂子搭在肩上,和黑三赌起酒来。
结果还是黑三输了。
第二天队伍开进了台儿庄。
当鬼子的坦克嘎嘎怪叫着向阵地开来的时候,黑三把帽子摘下来摔在地上,抱起一捆手榴弹就往前冲。酒鬼刘一把抓住了他。黑三一瞪怪眼:“要干啥子?”酒鬼刘说:“昨天我赢了。”
不等黑三再说话,酒鬼刘从黑三手里抢过手榴弹,随手把他喝酒时搭在肩上的白褂子扔给黑三,笑了笑,就消失在硝烟里。
酒鬼刘炸了鬼子的坦克,可是他再也没有回来。
战斗结束后,黑三对着—个大碗,使劲儿拧着酒鬼刘那件白布褂子,他拧呀拧呀,把褂子拧成了一根麻花,然后使劲儿抖开,又拧,还是拧成一根麻花。
兵们看见有水从那白色的褂子中溢出来,四周顿时飘满了酒香
黑三举着碗,将那一碗酒缓缓倒在地上,泪水从他的脸上滑落下来:“好家伙,你骗了我!”
从此以后,黑三再也没有喝过酒。
(选自刘学兵《酒鬼刘》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用详细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了酒鬼刘这个市井中的小人物形象。
B.酒鬼刘原是一个十分吝啬自私游闲好事的街头混混,在黑三的引领下,迅速成长为一名抗日勇士。
C.黑三作为配角,他既是情节的推动者,又是事件的见证者,他的出场,更加丰满升华了酒鬼刘这个人物形象。
D.小说详略得当,工于细节,句式长短交互,语意隽永,末句完全是从酒力智力勇力方面表明黑三彻底服输。
E. 标题既通俗随性,又暗含了嗜酒机灵之意,还有似贬实褒之功。
【小题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语段“兵们看见有水从那白色的褂子中溢出来,四周顿时飘满了酒香”的理解。
【小题3】铺垫是小说惯用的一种手法,请联系全文简要探究本文铺垫手法的运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然而,有的地方打着建设特色小镇的旗号,继续走跑马圈地、搞房地产开发、搞产业园区建设的老路。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相悖,不仅不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反而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要素配置扭曲。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二:
2017年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指数7月排行榜最新出炉

(资料于浙江特色小镇官网)
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区域分布一览

(注)从小镇目前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华东地区多达78个。西南区域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多达47个,其中,基于旅游发展型的占大多数。
(资料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在很多国家,政府还通过规划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美国第一个世界级葡萄酒产地位于纳帕谷,整个山谷除了酒庄和八个小村落外种满了葡萄。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纳帕郡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对八个小镇提出了“葡萄酒本身、葡萄酒+体育运动、葡萄酒+商业艺术、葡萄酒+休闲养生”四个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了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的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
国外历史悠久的特色小镇在形成初期大多以工业生产制造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不断调整发展理念、拓展产业链,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实现了三个产业间的联动融合发展。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的“内核”。许多国家的特色小镇不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而且有独特的历史底蕴,更不存在“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瑞士小镇坚持“生态优先”的“嵌入式开发”原则,在保留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几代人用几百年时间打造一个特色小镇,让环保、绿色、舒适成为了小镇标准。各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加以保护,并在小镇规划和建设中保护性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特色小镇文化的支撑作用。在制订城市规划过程中不是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推倒重来、重新布局,而是在原有城镇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B.建设特色小镇,除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出一条新型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C.我国特色小镇分布并不均衡,这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可喜的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存在同质化现象。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小题2】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指出了我国当前建设特色小镇的伟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走弯路的现象。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我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材料三则从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角度指出了借鉴的方向。
C.材料三中表明,只要对“产业生态位”的准确把握就可以构建特色小镇“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生态系统。
D.材料一和材料三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方向上都有所暗示,其中都提及了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小题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哪些经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狗砸船
杨友
龙河堡村交通很不方便,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春、秋、冬三季在大蒲河上架木桥,夏季汛期到来之前把木桥拆掉,村里人进出和外村人来往就全靠一条木船摆渡了。
渡船是村支部书记的弟弟金发自己打造的。
金发每天在渡口摆渡行人,乘船的人上船下船不用付船费。到秋后新木桥架好了,金发的渡船也卧篙了。金发就开着农用三轮车在十里八村挨门挨户收“船粮”。这是老辈子人留下的规矩。造一条木船要花很多钱,一个精壮汉子天天在河上撑船也是很苦很累的活儿,大家在水面上走干道,舒舒服服地过了河,给些“船粮”也是应该的。外村人见金发来收“船粮”,都知道金发很辛苦,每家每户都给他舀上三斤五斤粮食,谁也不吝惜。对龙河堡本村金发就多收一些,因为本村人每天都要过河,还有到镇中学念书的学生,每天早出晚归两次乘船。对本村多收一些也是合情合理的。金发每年摆渡一个洪水季节,到秋后能收一万多斤粮食,按市场价至少能卖五、六千块钱。
后来,金发又把本村收取“船粮”的标准提高了,原来按每户收20斤,每个中学生加收20斤。到去年秋后就改为每户收40斤,每个中学生加收40斤。整整提高了一倍。金发说,现在物价上涨了很多,汽车票、火车票都翻几番了,提高船粮标准也是理所应当的。金发一下子把“船粮”标准提高这么多,龙河堡的村民们背后议论纷纷,骂金发发财心切黑了心,简直是宰乡亲们!但人们不满归不满,“船粮”还是顺顺溜溜地按新标准给了。
村里有个小伙子叫二狗,二狗对金发的做法非常气愤。年轻气盛的二狗决定自己打造新船,跟金发唱对台戏,把贪心不足的金发挤垮!
二狗说干就干,请了木工伐树锯板,一条新渡船很快就打造完了。于是,今年龙河堡村的河边渡口上就出现了两条渡船。二狗的渡船下水后,他在渡口上修了一个上船下船的码头,并在码头上树起一块牌子,上书几个醒目大字:“义务摆渡,不收船粮”。
二狗手握篙竿站在船头上向金发那边张望,见金发的脸气得变成了猪肝色,二狗心里很是得意,嘴里便信口哼起了“咚咯隆嘀咚……”
龙河堡的几十个村民来到河岸边,望着河边泊着两条渡船,一个个都把步子停了下来,人群与金发的渡船和二狗的渡船之间形成了等距三角。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越雷池半步。
上哪条船呢?一张张茫然的脸色仿佛面临生死抉择一般,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但犹豫归犹豫,毕竟要过河,必定要乘船,谁的两肋下也没长着翅膀。人们在久久地面面相觑后终于有一个人向金发的渡船走去。于是,大家便相跟着一齐奔了金发的渡船。金发一见这情景立刻长了精神!一脸灿烂的微笑像迎接贵宾似的把人们接应到船上。然后解开缆绳,长篙一点,渡船缓缓向对岸驶去。一连三次往返把岸上的人全都摆渡过去了,金发也累得气喘嘘嘘,大汗淋漓,但金发心里却乐得直发痒,嘴里便悠然地哼起了小曲儿:“青山绿水好风光哟,情妹河边等情郎哟……”
二狗一下子傻眼了,他做梦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连三天,他的渡船冷落在码头边无人光顾,二狗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从来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乡亲的事,乡亲们为什么要冷他的场?百思不解的二狗就想发火、骂娘!可是,跟谁发火呢?谁也没惹他。
二狗一气之下就把新打造的渡船砸碎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地理环境,为下文金发摆渡让村民过河、收取“船粮”以及二狗造船做好铺垫。
B.金发提高“船粮”标准,龙河堡的村民们背后议论纷纷,骂金发发财心切黑了心,但“船粮”还是顺顺溜溜地按新标准给了;这是因为金发蛮横霸道,而且村里就这一条摆渡的船。
C.二狗看不惯金发的行为,自己打造好一条船免费服务村民;说明二狗是一个喜欢主持公道正义的正直青年,他在小说里起到线索的作用。
D.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生动的刻画,运用对比、神态描写等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二狗和金发的人物形象。语言自然质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题2】文中用大量篇幅详细讲述金发收船粮的事情,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小题3】结合全文,请谈一谈小说的结局引发你对哪些社会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