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次元是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亚文化族群。早期的动画、漫画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为二次元的范畴。
为何那么多人痴迷二次元文化?细究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不少青少年沉迷于二次元世界无法自拔,其实是不愿面对充满竞争和纷扰的真实世界。二是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处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族群往往要通过对亚文化的集体消费,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感知个体存在的价值。二次元文化的盛行,于资本市场可能是利好,但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当下二次元文化的各类活动主要是在互联网这个场域完成的。新媒体不仅为二次元作品提供了便利宽广的展示平台,还为网络一代找到了同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二次元逐渐跳脱了孤立的虚构故事空间,超越了动漫的艺术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时尚潮流。然而,由于互联网对海量内容的筛选、监管和把控不甚严格,使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差参不齐的窠臼。
随着主要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进程将逐渐加速。为了更好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创作或评论引导的方式影响二次元文化,指引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有鉴于此,国产二次元作品,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提倡的要素。二次元这种创作传播方式,须在中华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为青少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打下基础,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多维度。二是从注意力经济转向情感力经济。动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国产二次元作品却更多地流于肤浅的无厘头搞笑,或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堆砌俊男美女、宏大场景。试问,如是没有充分的情感张力,又怎能与观众深度互动、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呢?三是取材于现实,靠生活质感打动观众。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二次元文化唯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更加震撼人心,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宋磊《面对“二次元潮流”,主流文化不应缺位》)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二维图像构成的、画面是一个平面的艺术作品就称之为“二次元世界”。
B.事实已经证明,二次元文化的野蛮生长和参差不齐对文化领域来说忧大于喜。
C.亚文化族群通过集体消费“二次元世界”,从而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
D.二次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其主要原因是受众年龄的增长。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就二次元问题从解释概念到分析原因,再到解决问题,可谓层层递进。
B.虽无例证和数据,但文章能从理论高度进行逻辑分析,也同样使读者信服。
C.文章基于对二次元文化的隐忧,最后提出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办法。
D.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侧重点就在于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原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二次元文化就不可能这么火爆兴盛。
B.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参差不齐的窠臼与互联网对海量内容的筛选、监管和把控不严格有很大关系。
C.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二次元文化,是提升二次元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
D.二次元文化只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02 11:4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上对他的研究生提出了要求,并声称“对于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引来了众多网友,包括不少知名人士的围观、激辩。以“财”量“才”是理性的激励,还是道德的缺失?这再度成了热议话题。

一、微博交锋

@吴喜高: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那大学你还要上吗?

@董藩:不上大学更是失败。

@卜颖飞:还好我父亲不这么说!

@董藩:你父亲其实很希望你发财。

@狡兔2032:人生如果只为了钱,那就不需要读书了。

@董藩:错了,财富榜上已经没有农民了。

@境随心变2053490893:能当上你的学生却达不到你的要求。你觉得是老师的耻辱还是学生的耻辱?

@董藩:都是耻辱。

@哈蕾微仙:大叔啊,我觉得您的学生过得幸福快乐就可以了。

@董藩: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

E线短评:师道本无价,标价就掉价。

董教授此言很真实,也很刺眼。细品此话,“传道受业解惑”之师道有些变味了。

二、网络调查

你能挣到4000万吗?高学历的贫穷是否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昨日,在8万多名网友参与的一项调查中,超过70%的网友不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观点,近80%的网友不认为“40岁没有4000万”就是失败,因为“努力奋斗过就好”。

“4000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在无数研究生愁于就业、无数毕业生苦于生计的今天,此言不犯众怒才怪。

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只用财产来衡量人要挨骂,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不被认同的。不是穷人仇富,而是大家见不惯有人嫌贫。

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相信董教授知道。天安门广场上竖起的孔子青铜雕像,相信董教授也见过。道德的血液如果能从教师身上更多地流到学生身上,我们的明天就会更有希望。

(有删改)

【小题1】董藩说:“大侄女啊,没有钱会幸福吗?”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小题2】文中提到北师大校训和孔子雕像,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小题3】通过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分条作答(至少答出三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幻热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从上个世纪后半叶开始,具有世界范围的思维模式变化已经显现。前苏联人文符号学大师洛特曼(1922—1993)指出:“从对个别现象的观察和记述到多种体系分析的趋势——越发向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浸透。辩证思维深入到研究方针与研究机构之中。”这就是以后频频出现结构的、网络的、跨学科研究的实质。也在此时钱锺书提出的“越界”“出位”之思以中国文化智慧说出了新的理论话语。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融通已经势在必行,也促使科幻的勃兴。

文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文学是让人无法硬性标示的九头鸟”,也是“跨界生长的精神树”。为此,人类不间断地寻找适应时代要求的符号系统,各种文学、文艺形式交替就是探索的轨迹。科幻发展带来整个文艺、文学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何种逐梦的科幻小说,它的指针总是对着作家生活的时代。中国科幻具有立足于现实,促使人们对于现实更深入思考的特点,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许多科幻大家,他们的神思尽管驰骋宇宙,飞向遥远的未来,但是作为地球人的思维之根仍然是脚下这片土,不然他人无法读,自己也无法说。科幻文学是以特定时代的科学话语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神话思维的重构,在此基础上的说梦。凡尔纳的科幻虽然让后来的科学家当作科学发明的启示录,但是他后期的作品已经流露出对于工业革命带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忧虑。威尔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研究者把他称作“我们的同时代作家”。他的《时间旅行》《莫洛博士岛》《隐身人》《宇宙战争》的时间观,刹那与永远相会,自我约束与无处不在的监督,对核战争的忧虑与防范等等和当代人逐梦中的复杂性紧密相连。当今,一种“大科幻文学的泛科幻文化”现象冲击着文坛。科幻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思维的更新。一般来说,中国科幻以及日本科幻的作品的背景多写“近未来”,透露出一种科幻之根是脚下的深层次思考。为此有人说科幻是“最现实主义的”不无道理。当然由于它本身就不划边界,那些奇幻、推理等种种手法加上商业炒作,让人对科幻的把握颇为困惑。然而,作为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综合场域,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不同的多种艺术创造形式,它富幻想又直接地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希望和理想。

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在当代优秀科幻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如珠玉镶嵌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人类开始从“人”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层反思。中国经典话语里充满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求新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优秀的科幻作品使之成功地实现现代转换。刘慈欣在《三体》中以奇绝的幻想编织了人性的多彩画面,同时引发了对于未来的思考;王晋康的《古蜀》以恢宏的气势挥就中华远古文明画卷,构建绚丽的中华民族精神史诗。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如同一室,尤其科幻作家接受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他们的长处。好的科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摘编自孟庆枢《逐梦的中国科幻》,2018年12月18日《人民政协报》)

【小题1】对“科幻热”原因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苏联人文符号学大师洛特曼认为随着辩证思维的深入,人们从对个别现象的观察和记述到多种体系分析的趋势出现,网络的、跨学科的实质都促使科幻热。
B.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人们的思维在更新变化,具有世界范围的思维模式出现,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互融通,促使科幻的勃兴。
C.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不同的多种艺术创造形式,用丰富的幻想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希望和理想。
D.在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如同一室,科幻作家接受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在走向世界。
【小题2】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跨界思维的一项是:
A.山东天辰云农场成立于2013年8月,以用户为中心,以科技为根本,以站点为基础,以配肥为入口,以电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形成了自己的生产体系。
B.日本人扔垃圾,他们把垃圾分类细致到非常严格的程度,规定具体到哪天扔什么垃圾,非法扔垃圾或被罚款甚至坐牢。
C.阿里CEO张勇明确表示:“今年我们要大力发挥阿里巴巴平台的作用,全力拉动消费,带动更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订单。”
D.电影《流浪地球》中那些令人热血澎湃的特效与精雕细琢的场景,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与祖孙三代的亲情,应了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景。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科幻文学以刘慈欣为代表立足现实,思考未来,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
B.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是以他特定时代的科学话语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神话思维的重构,也给后来的科学家以启示。
C.在日本科幻作品的影响下,中国科幻也多写“近未来”,表现出对眼下的深层思考,它们都融合了人类思想前沿的思想精华,对世界科幻做出了重要贡献。
D.在信息社会里,网络连接世界,各国如同一室,中国的科幻作家可以接受世界优秀文化的滋养,迎来更好的发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人崔护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诗。该诗好就好在有感而发、清丽自然,昔时“人面”虽美,却未眩惑、沉溺其中;今日佳人难再得,也不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是怅惘,可谓“哀而不伤”。兴起兴尽、抚今追昔之间,隐含了中国诗学中一个颇为精妙的传统——感兴。
②“感”,“动人心也”;“兴”是“起情”,“有感之辞”“托事于物”。但凡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皆是“感兴”。“感兴”的道理并不艰深古奥。说它精妙,是因为感兴的诗学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并不期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多么宏大、深刻的诠释,没有多么丰沛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沉重的悲悯情怀、费解难懂的哲理玄思,也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引人反复咀嚼、悉心品味。就像这句“桃花依旧笑春风”,惹得千载而下的读者为之怦然心动。“兴”虽起而有节、“情”虽动而无伤大雅,所以不忍释卷,只能陪他一起怅然若失。说到底,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过于执着,未免心为物役、堕入悲苦;看得太透,则又会寡淡枯寂、了无生趣。真正的趣味,只在于洞明世态、练达人情,在痴迷其中与冷眼旁观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度”。面对这个“度”,语言虽常有力不从心的无奈,没有办法也不可能直接描述它的刻度,却可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因而,在感性的诗学、感性的作品里,题材只是题材、抓手,通常不具备“主题”的宏大意味和“思想”的完整性、一贯性,如果非得给它冠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恐怕只能用“生活”这样一个意义繁复丰饶的概念了。
③就古代而言,感兴的诗学传统蔚为大观,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于近现代而言,因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激烈动荡,加之西方诗学理论、文学观念的融入,凡此种种宏大历史命题统摄下的诗学主流,莫不汲汲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等宏大主题的反思与重塑,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的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尺度。感兴的诗学传统虽不绝如缕,却也无从伸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具有“现代”品质的国家、社会和个体生活局面初具规模,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解。一种“生活现代性”崛起的历史形态中,感兴的诗学才重见天日,于是我们看到了“前生代”作家创作的转变,也感受到“新生代”“晚生代”创作不同以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明确呈现出一种拥抱生活、体味生活、吟咏生活的创作动向。这些作品有赞美、有质疑、有拥抱,也有反抗,但都在“我始终跑不出自己的生活”之大前提下,或是在商品的包围中“灵魂再度受洗”,或是感喟“缓慢的打工生活”。
④或许新世纪诗歌所根植的现代生活形态较之传统而言已然翻天覆地,但其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试图以审美的方式理解和诠释生活本身的诗学意图,却是一以贯之的。甚至可以说,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称之为“感兴的诗学”之复兴。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性的诗学作品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虽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
B.感性的诗学作品不要求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宏大、深刻的诠释,因而作品也就不涉及历史底蕴、悲悯情怀、哲理玄思等思想内容。
C.感兴的诗学作品“兴”虽起而有节、“情”虽动而无伤大雅,既不为物欲、堕入悲苦,又不寡淡枯寂、了无生趣,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D.感兴的诗学作品突破语言自身的拘谨,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崔护的一首绝妙好诗,点出了本文的论证话题——感性的诗学传统。
B.文章第二自然段通过分析论证,重点阐释了感性的诗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C.文章第三自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出了感性的诗学传统的发展脉络。
D.文章最后结合新世纪的中国诗学现状强调了感性的诗学传统是历代一以贯之的主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兴的诗学在选材、主题、语言、技巧等方面均没有追求,只要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即可。
B.在古代,感兴的诗学传统蔚为大观,有人称之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而在近现代,它处于“虽不绝如缕,却也无从伸张”的境地。
C.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解,这为感兴的诗学重见天日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使得诗歌创作面貌一新。
D.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感兴的诗学”的复兴,这一时期的诗歌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质疑、拥抱或反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运动对少年儿童的快乐有很大影响,越是不爱运动的孩子快乐得分越低。而且,不爱运动的孩子经常存在孤独、忧郁、注意力不集中、焦躁、睡不着等不良情绪或感受的比例更高。数据显示,不爱运动的学生,各种不良情绪比例更高,尤其是体育成绩下等的学生,孤独、忧郁、神经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躁、注意力不集中、想叫喊骂人等情绪的比例均高出体育成绩上等的学生20多个百分点。这说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更善于缓解不良情绪。因此,体育较差的学生应多增强运动,使各种不良情绪得到纾解。但是,数据也显示,有近半数(47.1%)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运动量不够。而且随着年级升高,认为运动量不足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三共上升了30.4个百分点。然而,有的家长、老师为了让少年儿童多学习,减少了他们的运动量,占用了他们的运动时间。这不仅仅是剥夺了孩子的运动,更是剥夺了他们的快乐。
同样,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使少年儿童的快乐指数更高。调查发现,有近六成少年儿童经常与父母聊天。年级越高,与父母经常聊天的学生比例越低。相关分析还发现,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快乐指数更高。但是,有超过三成的少年儿童“投诉”父母边玩手机边与自己聊天,近两成父母与孩子聊天时说没时间,近一成父母不愿听孩子说话。而且,父母与孩子聊天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日常生活、学习,聊兴趣爱好的比例仅有两成多(22.8%),聊朋友的尚不足两成(18.7%),均排位比较靠后。然而,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的快乐带来深刻影响的因素往往并非只有学习,情绪、兴趣、朋友等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反而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快乐感受。
(摘自孙宏艳《影响孩子快乐的因素常被我们忽略》,《光明日报》2017年9月21日,有删改)
材料二:

问卷分析:男女生快乐指数比较
(数据:孙宏艳、田丽《我们的孩子快乐吗》,《光明日报》2017年9月21日)
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欧美39国青少年的健康与福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荷兰青少年最快乐。这项调查针对11岁到15岁的青少年,共有39国约20万的青少年受访。调查发现,荷兰的青少年喜欢上学,结交很多朋友,且较少卷入打架和欺凌事件。他们与父母关系良好,自我感觉身心健康。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荷兰青少年普遍都吃早餐。至于青少年模仿成年人抽烟酗酒的问题,调查也发现,在39国的受访者中,荷兰青少年很少接触烟酒。WHO曾调查学龄儿童健康行为,荷兰儿童的表现也是名列前茅,而这次调查中,95%受访的荷兰青少年为自己的生活打及格分数。
分析荷兰青少年身心健康、生活快乐的原因,负责这项调查的研究员佛雷博格说,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社会因素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说,荷兰青少年普遍与父母、家庭及朋友关系良好,且荷兰的繁荣富裕与重视社会公平正义,也是青少年感到生活快乐的原因。相较于北美洲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青少年,荷兰青少年不挑食、生病少,并且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
(摘自中新网《调查显示荷兰青少年生活最快乐 赶超美国同龄人》,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运动的孩子比较敏感、忧郁,快乐指数低;爱运动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获得快乐。
B.体育好的学生更善于缓解不良情绪,学生应多增强运动,上好体育课是很必要的。
C.常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快乐指数更高,父母边玩手机边与孩子聊比不听孩子说话要好。
D.如果家长重视孩子的快乐,那么对孩子的情绪、兴趣的重视程度或许会超过学习。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了中国少年儿童的快乐状况和快乐理念,并且指出了影响少年儿童快乐的因素。
B.材料二采用图表的形式表现我国少年儿童快乐状况,用数据间接表现了性别间的快乐差异。
C.材料三表明,荷兰的青少年身心健康程度较高,荷兰较为富裕,社会更重视公平是重要原因。
D.成年人养成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是大环境决定的。相较于青少年,成年人更应自我约束。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总结让青少年变得更快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