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冬季
杨晓敏
你围在牛粪火旁,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分配到西藏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哨卡,你难免怨天尤人,愁肠百结。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这个叫“雪域孤岛”的地方,毫无生气可言,一簇簇疏落的草茎枯黄粗硬,辐射强烈紫外线的太阳朝升暮落,点缀着难挨的岁月。
你的思绪只是一条倒流的小河,两个月前的军校生活,让你濯足在倒映着鸟语花香的碧波里流连忘返。你不愿想象未来,面对现实生活你无法跨越心理上的障碍,编织出彩色的梦幻。就像被哨卡周围林立的皑皑雪峰困住一样,你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超越过去。
你被一阵阵吆喝声召唤出来。
士兵们在雪野里奔跑着。人群中间,跳跃着一头小兽,连续几天落雪,这只在哨卡周围时隐时现的红狐狸,终于耐不住饥寒,钻出来觅食了。哨兵一声呐喊,大伙儿出动了,偌大的雪域成为弱肉强食的场所……
你看见狐狸在一名士兵的怀中剧烈喘息着,肚腹起伏得厉害。大伙儿头上笼罩着一团和气,喊叫着围拢上来,露出胜利者的骄矜。
当时的直觉告诉你,它简直不是一头小兽,该是美的精灵呢!它的眼睛是幽怨的,蠕动的姿态是娇嗔的。红艳艳的毛皮多亮多柔软啊,仿佛一团火焰正在燃烧……
士兵们击鼓传花般传递着狐狸。
“郎格搞的?一挨它,手上的冻疮就消肿了。”
“我说川娃儿,别吹壳子啦,它可不是你整天装在衣袋里的那个细妹,有恁乖?”
刚从哨塔上跑来的是个新兵,脸早冻得裂开了花,嘴唇的血渍使他不敢大声说话。他把狐狸贴在脸颊上,贪婪地抚摩一会儿,说:“都说狐狸臊,我怎么会闻到甜丝丝的味道?”
你平静地望着这一切,面部的肌肉不时抽搐几下,在心里对他们说,这大概是自我心理平衡意识在发挥作用,冬季太可怕了。
不知何时士兵们不做声了,只把目光齐刷刷地盯向你。那意思再令人明白不过地表达出来——杀掉狐狸,做条围脖什么的,让站岗的哨兵轮流戴它,或许对漫长而凛冽的冬季是一种有效的抗御。
四川兵从身上摸出一把刀递了过来。
你看看刀,看看狐狸,脑海变幻出和氏璧、维纳斯以及军校池塘里的那只受伤的白天鹅之类的东西。当你充分意识到这种思维的不和谐、不现实甚至离题太远时,你在短暂的沉默中,唤起了自己姗姗来迟的恻隐之心。
四川兵手中的刀捏不住了,落地时,众人的目光倏地变得复杂。有人“哼”了一声,用脚把雪花踢得迷迷蒙蒙——对你这个哨卡最高长官的犹豫不决和不解人意,表示出极大的蔑视和不信任。
你的腮帮子鼓胀了几下,吞咽一口唾液,弯腰从雪窝里抠出那把刀。你再一次抬起头来,大家依然无动于衷。你只好试试刀锋,左手抓过狐狸,把它构造精美的头颅向上一扳,用嘴吹开它脖颈上飘逸的柔毛,右手缓慢而沉稳地举起刀……
狐狸本能地痉挛起来,恐惧中闭上那美丽绝伦的双眼,悠长地哀鸣一声,悲戚之至。
士兵们似乎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瞬间清醒了,几乎同一时刻,全扑上来,七八双粗糙的大手伸出来:“别……”
时间凝固了。脸上裂花的新兵,扑通一下跪在雪地上,抱住你的腿呜咽着说:“哨长,还是放走它吧,有它来这儿和我们做伴,哨卡不是少些寂寞、单调、枯燥,多些色彩吗?我……情愿每晚多站一班岗,也不要狐狸围脖……”
你的思绪变得明晰,沉重地呼出一口浊气,爱怜地抚摩几下新兵的头,心里说,你也教育了我。尔后大吼:“起来!”手一甩,刀“嗖”地飞出老远。
狐狸蜷曲在雪地上,试探着抖抖身子,小心翼翼地在士兵们中间逡巡起来,待大伙儿让开一条路,便腾跃着向雪域掠去。士兵们目送一团滚动的红色火焰,没入辽远。
你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涅槃过后,和哨卡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了。
(选自《远东文学》)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开头以“你”的观察视角带领读者走入偏远的“雪域孤岛”,拉近了读者和主人公之间的距离。
B.哨长看到狐狸时,开始感觉到它的眼睛是幽怨的,姿态是娇嗔的,觉得它是“美的精灵”,这为他后面的心理变化做了铺垫。
C.小说详写士兵们捉到狐狸时的种种表现,既突出了他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后面在哨长准备杀狐狸时他们会请求放掉狐狸。
D.小说画线部分句子对新兵的动作、语言做了细致刻画,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新兵的善良,哨长被新兵深深感动,最后做出了抉择。
【小题2】文中第一自然段对哨卡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边防哨长的情感出现了多重波动,试探究其变化过程及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04 06:0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新兴支付工具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一书披露了一组数据一一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 52亿笔,金额为202. 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 06%和28. 80%;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 62亿笔,金额为105. 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 53%和106. 06%。此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移动支付生态圈,推动业务量加速向移动端迁移;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

《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扌艮告》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 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 2%。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

(摘自《移动支付: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更好平衡》,《金融时报》2018年6月7日)

材料二

(幻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

(注:2017E指到2017年年底,其余同)
材料三:

从业务流程上来讲,我国的移动支付在实现过程中要包含至少四个当事方:用户、商家、发行方及收款方。相比于传统的付款方式而言,整个的交易过程完全是基于移动的网络来进行的。因此,对于移动支付来说,网络的提供商成为了主要的当事方,贯穿于整个的移动支付的过程中。发行方则是通过银行的账户为用户提供支付的能力,金融机构通常为主要的发行方;收款方则是依据具体的支付的平台不同而不同,可以是商家、第三方的移动支付的服务商等。

由于移动支付结合了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金融行业相关技术等,具有明显的跨行业的技术特点,因此目前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拥有自有电商平台的在线支付企业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逐步将在线支付的优势、产品形态以及用户平移至移动端,由于技术成熟且不需要改造终端,因此短期内即可产生联动效应,获取先发优势。但长期来看,移动互联网支付排他性较弱,支付企业还需更好结合线上与线下市场,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节选自《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材料四:

对于用户来说,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的因素尤为重要,不安全的移动支付难以吸引用户加入。移动支付的安全水平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必须足够的匹配,移动支付必须采用交易级的安全的加密机制。交易级的安全加密必须是有效的和高标准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只有感觉到足够的安全才会去使用移动支付,消费者需要清晰地看到支付结果从而避免变成欺诈的牺牲品。

安全性的问题一直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用户是否使用移动支付,安全因素的考虑占到很大的比重。安全性问题现在不仅是实际操作中密码管理、通信安全的实际性安全,更是心理上的安全性顾虑。曾有调查显示,低于15%的人完全地相信移动支付,而65%的人对移动网络发送自己的银行信息十分的反感。可见移动支付要想成功,除了要解决实际的安全性问题,还要打消用户心理安全性顾虑的问题。

(同材料三)

【小题1】下列关于“移动支付”及其发展现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动支付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B.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与2016年相比,2017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的移动支付金额增长106. 06%o
C.调查显示:2017年,98. 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比如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等。
D.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网路的发展,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研发等,都是助力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移动支付的多元化,既体现为移动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体现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多元化。
B.从“2014—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统计和预测” 一表来看,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用户逐年减少。
C.从业务流程上讲,网络的提供商成为了主要的当事方,金融机构通常为主要的发行方,收款方则是依据具体的支付的平台不同而不同。
D.新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新的风险,如移动支付会带来可能的数据泄露的隐忧。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移动支付”的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乘坐波音707访华起,中国就梦想成为全球商飞市场的竞争者。”正如《纽约时报》5日所说,中国自主制造大飞机已经是好几代人的梦想。
2007年3月,中国国务院原则批准研制大型飞机正式立项,相关政府人士对外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前造出大飞机的雄心。当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用美国业内人士的话说,“很难相信中国能在13年中发展出他们自己的大飞机”,“我不认为他们很快就可以分享我们的午餐。”但同样在当时,美国波音总裁迈克纳尼就预言说,中国将会继波音和空客之后,成为世界上“飞机供应第三强”。他说,“不论我们愿意与否,这样的日子就会到来”。
2008年5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飞机制造商,也标志着中国大飞机研制项目正式启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说,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大飞机产业。“做8亿条裤子和造1架飞机的GDP是一样的。但是造飞机的是富国,做裤子的是穷国。要论GDP,大清国是当时日本的4倍,但是大清国的GDP是茶叶、瓷器,日本的GDP是大炮、轮船。”
2010年11月珠海航展,展出了C919前半段机身1比1的模型,观众在那里排起航展上最长的队伍。当年,C919订出100架。德国航空业协会董事会成员索尔朵断言:“绝对不能低估中国人。” 但也有日本网友留言,“不管怎样不能让这种飞机飞过日本上空”。
2015年11月2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在上海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订单增至517架。
到今天,C919的订单已达570架。航空专家王亚男5日对《环球时报》说,凭借570架初始订单,C919的市场生存之战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这一订单数字远远超过1984年A320项目96架的启动订单,而波音707的初始订单只有20架。当中国在大型民用机领域还是“圈外人”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在波音、空客两大强手业已分割完毕的市场面前,中国还能分茅列土。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飞机制造业是“世界制造业的皇冠”,一辆汽车只有几万个零件,而飞机多达几百万个,大飞机能够带动的产业链是任何其他制造业都无法相比的。而中国大飞机能够带着那么多订单正式启动,订户中还包括美国大型航空服务公司,表明国际市场对中国大飞机制造水平是有信心的。
【小题1】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与李成智教授的话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兴国,科技强国
C.GDP不是富国标志D.科技搭台,经济唱戏
【小题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外业内人士均对中国大飞机的发展表示质疑。
B.国内民众非常关心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发展进程。
C.C919的市场开局好于波音和空客最初的发展。
D.大飞机的制造能大规模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小题3】下列对材料二中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竞争”的“竞”可写成“竟”。
B.“瓷器”的“瓷”是形声字。
C.“断言”的意思是说话武断。
D.“分茅裂土”的意思是武力夺取。

同类题3

   材料一:

为期4天的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高铁分会9月6日在银川开幕。博览会以“务实、创新、联动、共赢”为主题,在工商业、铁路、科技合作上亮点纷呈,推动一批境内外合作项目相继落地,中阿互利合作领域越来越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作为近年来“大国重器”的“代表作”之一,此次为期3天的中国高铁技术成就专题展无疑是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最丰硕的成果。1000余平方米的超大展位,“中国铁路成就“及“铁路国际合作展”两个自带光环的“星级展位”向世界展示着中国高铁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最新创新成果及国际交流合作的成绩单。

(选自“湖北日报网”,《技术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最强通行证”》)

材料二:

3月9日,从中车唐山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列时速350公里长编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经开始型式试验。这列编号为CR400BF-A-3024的动车组,正在位于北京东郊的铁科院环形试验线上开展试验工作,这是我国16辆长编组“复兴号”首次亮相。目前是世界上同等运行速度下,最长编组的列车。

为适应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满足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完善中国标准动车组平台系列化产品。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下,中车唐山公司在8辆编组“复兴号”基础上,研制了16辆编组CR400BF-A型“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总长度超过415米,列车采用8动8拖配置,总定员1193人,成为新时代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大国重器”。

(选自“澎湃新闻”,《骄傲!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大国重器”!》)

材料三:

2月13日公布的2018春运大数据报告显示,在春运的相关内容中,火车票、火车站、购票时间表、高铁是被浏览最多的内容关键词,而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则是最受关注的三条春运线路。据中铁总的统计显示,到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伴随着高铁的建设发展,2018年春运动车组预计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1289万人次,占旅客总发送量的54.9%,但平均在途时间缩短至327分钟,平均运程524.5公里,较往年均有大幅度提升。随着中国高铁干线网络逐渐成型,高铁越来越被春运期间的旅客重视,客流逐步增加,一等座和二等座之和占比达到43%,合计接近春运期间火车票的一半;曾经占据绝对优势的普通硬座目前仅有24%,甚至比硬卧还要低。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与过去相比,新时代的春运不仅要满足“走得了”,更要满足“走得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高铁唱主角旅客平均在途时间缩短》

材料四:

除火车外出行方式用户比例

(选自“中国新闻网”,《浏览器抢票大数据分析:90后成主力军,高铁回家成主流》)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务实、创新、联动、共赢”为主题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高铁分会,将促进中阿互利合作。
B.春运期间,乘火车的旅客大多选择高铁,普通硬座失去了曾经的绝对优势地位,占比比硬卧还要低些。
C.高铁是春运的相关内容中被浏览最多的关键词,京沪、京广和沪昆高铁则是最受关注的三条春运线路。
D.人们回家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互联网拼车是除火车之外最受人们欢迎的出行方式,占的比例最高。
【小题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高铁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地区,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地区和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其中关国占市场总额的43%,欧洲占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占19%(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仅占4%)。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个园区建成,2012年时出现井喷态势,达到1457个,并在2014年时达到2570个园区的顶峰。其中由国家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

材料二:

调查显示,文创产品主要满足了公众“提高审美情趣”(49.23%)、“表达理念态度”(46.55%)、“享受独特体验”(45.43%)、“社交标签、文化符号”(42.39%)和“馈赠纪念品、礼物”(41.81%)的需求。与受访者所在地区交叉分析显示,城市消费者主要满足“提高审美情趣”的需求,乡镇消费者主要满足“馈赠纪念品、礼物”的需求,农村消费者主要满足“表达理念态度”的需求。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消费者中,8.27%的受访者表示“总会消费”文创产品,28.71%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消费”,43.51%的受访者表示“有时消费”,16.32%的消费者表示“不常消费”,3.1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消费”。将文创的消费情况与受访者收入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收入越高的受访者消费文创产品的频率更高。

(摘编自王虹《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抓住哪些关键词》)

材料三:

受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以技术进步和创意创新为核心、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类型有望成为新常态时期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是这类产业中的典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接续和转换的中坚力量。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很有可能超过5%,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质量。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和科技、金融、旅游、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主要的融合领域为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四个领域,并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文化消费将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

(摘编自《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

材料四:

从国内各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利润逐年提高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态势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尚不充分。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着手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保证能尽快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还比较困难,这已成为制约中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难点。现在各大城市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建立大量的基地、园区,但由于缺乏指导和规划,基地和园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是起步阶段,发展经验不成熟。

国外的经验,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下,国内各大城市对动漫和游戏情有独钟,动漫游戏产业一片热火朝天,但是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总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企业规模小,原创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弱,经营模式亟须创新。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例如《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好莱坞加工成动画片,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票房丰收。

(摘编自张亚欣《中国文创发展路漫漫》)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不平衡,除日、韩外,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只占亚洲、南太平洋地区市场份额中的4 %。
B.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超过5%,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C.我国加快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方面的步伐,特别在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方面呈现进一步深化趋势。
D.欧美国家在世界上率先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市级和各地特色文化群的发展体系。
B.对于文化创意产品,有的消费者注重“提高审美情趣”,有的注重“表达理念态度”,公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C.从文创的消费情况与受访者收入交叉分析的结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未来公众对文创产品的消费频率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D.当下国内动漫游戏产业虽然很火热,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不重视对我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小题3】请结合材料四,简要分析政府需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然而,国学知识浩如烟海,国学书籍汗牛充栋,对于初学者及普通大众而言,怎样学国学,怎样把其中蕴含的思想、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国学要义》做了有益尝试,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打开国学之门的钥匙,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国学是心性之学,重在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它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这两种研究方式贯穿了整个学术发展史。以注疏的形式,在经典原有框架基础上,对文本字词进行注解的研究方式一直以来居解读经典的主流,而通过建构新的观点、新的视角,重在汲古之精华以启发今人的研究方式一直处于弱势。重在“文献学问”的文献整理作品数量较多,重在阐发国学“德性学问”,出思想、出观点的精品论著较少。两种研究方式虽各有特点、各有千秋,但从当下普及国学和发挥国学对于当今社会的作用的角度看,后者亟须加强。《国学要义》就是基于后者的重要创新研究成果。该书由上篇“经典”和下篇“概念”两部分组成。上篇运用解构的方法,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经典的作者、文本、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思想特色的角度,分别对《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部经典进行解读和品评;下编运用建构的方法,形成一个整合系统,从概念的历史起源、社会背景、诸子观点和儒家论述的角度,分别对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十个基本概念进行解读和品评。这种研究方法重在对经典义理的阐释,有利于帮助普通大众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国学要义,使国学的精神深入人心,让国学的价值充分发挥。
纵观历史,国学历经千年仍绵延不息,关键在于立足时代、与时俱进。以国学主体儒学为例,在其千年演变过程中,它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阐发注释,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朴学等不同发展阶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经典就是源头,立足时代就是活水。《国学要义》以国学经典和概念为依托,渗透着历史基因;对国学的解读赋予其时代内涵,浸润着时代精神,体现出许多新特点。本书首先体现的是视角新。经典是国学的物质载体,概念是经典的精华。作者化繁为简,抓住经典和概念这两个国学核心要素,建构国学大厦的四梁八柱,搭建全书框架,展现国学要义,对于大众来说,记住“五本经典”“十个概念”,就基本抓住了国学的核心要义,便于理解和记忆。其次,是思想新。作者结合时代特点对国学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充分展现了国学的时代价值。比如,作者通过中西对比,提出了儒家之“信”的局限性,认为儒家之“信”必须改革创新,提升为心中的道德律,改造为契约的灵魂,演化为法治的守护神。
(摘编自陈庄《普及国学,传承文明——夏海(国学要义>读记》)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国学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识别符号;作为心性之学,国学关注人的德行修养和对人格的塑造。
B.文中“大学”是基于国学经典而注意吸收古人精华来启发今人的研究方式,它对社会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C.“小学”是重在对文本字词进行注解的研究,它是国学研究的主流,成果丰富。受此影响,出思想观点的研究就减少了。
D.国学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之所以历千年而不绝,原因在于它能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变化,满足时代需要。
【小题2】下列对《国学要义》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要义》是一把打开国学宝藏大门的钥匙,该书视角新、思想新,从而为初学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了学习国学的有效方法。
B.《国学要义》上篇选取五部经典进行解读和品评.下篇运用建构的方法,以十个概念作为统领,对国学进行了系统整合。
C.从重要经典和基本概念出发,《国学要义》建构了国学解读框架,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它能帮助普通大众了解国学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D.《国学要义》没有固守对国学内涵的传统理解,而是注意借鉴创新,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对国学内涵进行了补充、拓展和完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知识和汗牛充栋的国学典籍,怎样学国学,把握其中的思想和智慧,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B.《国学要义》运用解构和建构方法,抓住重要经典和基本概念研究国学启示人们,普及国学需要研究方法的创新。
C.儒学的历史发展表明,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国学,需要在古人的思想与今天的现代化之间找到结合点。
D.国学在发展中不断加入新时代的内容,如从西方文化中吸取养分,当今国学中西合壁,展现出更强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