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3.552亿台,同比下降了6%,而这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下滑了。然而,2018年度华为手机发货量(含荣耀)已突破2亿台,今年华为预计将实现销售收入1085亿美元,同比猛增21%。华为的年度手机发货量从2017年的1.53亿台冲至2亿台,创造了8年来的最大增幅。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分析,过去8年,华为用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影像、续航、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引领了行业创新趋势。据了解,华为已经和全球领先运营商签定了26个5G商用合同,1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全球160多个城市、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11家,选择华为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伙伴。有统计显示,全世界5G标准立项并且通过的企业是爱立信6项、高通5项、日本NTT DOCOMO 4项、诺基亚4项、英特尔4项等,而中国移动和华为则分别以10项和8项居于总量前列。

(节选自赵鹏《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 国产品牌手机市场领军逆袭》)

材料二:

据外媒报道,红米Note 4助推小米成为印度市场头号手机销量品牌。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季度智能手机数据显示,小米携手三星成为印度2017年第三季度第一大手机品牌。目前小米和三星在印度都持有23.5%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的是摩托罗拉、ViVO和OPPO手机。

小米的价格战使得它在eTailer和直销网络平台上获得了销量冠军。IDC称,小米通过Preferred Partner stores和小米之家的线下规模扩张,相比上一个季度,销量足足翻了一番。小米凭借着线上销量,在2017年第一季度就开始加大线下市场投入力度,形成了以零售伙伴合作、小米Preferred Partner stores和小米之家的三角销售策略,撼动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基于O2O策略,能够实现线上到线下和线下到线上的直销。

(节选自王英杰《小米成为印度市场手机销量领头羊》环球网)

材料三:

近一年间,国产手机市场风起云涌,一批中小厂商努力突围却“有心无力”。分析指出,手机行业常年来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利润空间相对有限;此外,相对头部厂商,中小品牌在渠道、资金、技术等方面缺乏竞争力,迫于无奈需要主打“性价比”优势,而当下全行业不景气导致头部品牌纷纷加入“性价比”之争,更使得中小品牌“无利可图”,前景一片灰暗。

国内手机出货量统计

2018年1-11月国内手机厂商出货量占比

(节选自许隽《国内手机市场颓势难挽 中小厂商或被迫“出局”》)

【小题1】下面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到2018年,国内手机出货量连续下降, 2018年的同比增速降至-17.40%,比2017年的下降速度更快。
B.虽然国内品牌手机厂商在出货量上占压倒性优势,但迫于这个行业发展的低迷,不得不着眼于“性价比”手机以保持市场。
C.2014年到2018年,国内手机的出货量没能实现5亿台大关的突破,同比增速也不稳定,未来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D.中小品牌在渠道、资金、技术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导致一批中小厂商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努力突围却“有心无力”。
【小题2】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为之所以能在全球手机业的颓势中实现增收,跟其用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多个领域引领了行业创新趋势密切相关。
B.由于红米Note 4助推小米,据IDC最新季度智能手机数据,小米携手三星成为2017年第三季度第一大手机品牌。
C.不久的未来.我国的手机用户将会与拥有更多人性化设计、优质化技术服务、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手机见面。
D.以零售伙伴合作、小米Preferred Partner stores 和小米之家的三角销售策略,是小米在智能手机竞争中占优势的重要原因。
【小题3】面对国内外手机产业的残酷竞争压力,要如何重振我国的手机产业尤其是中小品牌厂商的发展?请概括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3 05:1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医   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一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 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点头。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 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为后面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作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C.“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D.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
【小题2】老中医医术高超
A.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医术高超的?
【小题3】文中画线的段落起了什么作用?试做简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的制作、运作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加上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媒体的运行机制几乎是戴着镣铐跳舞。而自媒体的门槛相当的低。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再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板,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烦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

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没有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络全天候服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第一时间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地增强。自媒体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加上网络跟帖和微博评论、新闻时评,自媒体与受众之间几乎是零距离接触。尤其是在公共危机事件和突发新闻中,微博的第一现场报道,更是为传统媒体所不及和学习借鉴。

(摘编自张笑涛《时评与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公民精神培养》)

材料二:

强大的生命力:“微公益”频出奇招 “微公益”有强大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其具备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新特点。第一,“微公益”的传播方式方便、灵活、效率高。一条“微公益”信息从发出,到转发,到成为媒体焦点,一般周期不会超过24小时,可以引发信息爆炸的传播效果。第二,“微公益”以网状传播和互动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即以一个信息核为圆心,向周边无限制扩散,同时每一个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过程中转变为信息发送方,再次形成新的信息传播核心。第三,社会名人充当“意见领袖”,只要“登高一呼”便可“一呼百应”。虽然如此,“草根”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与名人形成均势,即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第四,“微公益”利用其广泛的参与度,参与者知识构成、能力水平丰富等因素,达到了扩大透明度、公开度的效果。第五,在“微公益”活动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微博也加入其中,使“微公益”信息传播过程更具公信力。

“钟摆效应”:“微公益”难辨真假学者朱大可曾经谈到自媒体在信息域与垃圾场之间的摆动问题,并且称之为互联网世界的“钟摆效应”。“微公益”主要是网民借助微博这一类自媒体,从身边各种微小的公益行动着手,制造與论。但是一番热潮之后,民众对“微公益”投来了怀疑的眼光。如果“微公益”经常夹杂虛假不实的垃圾信息,就会削减大家做公益的热情。而且,“微公益”的崛起与传统公益引发的信任危机有很大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微公益”不能出现任何失误,一旦出现差错,即被认为“腐败”“失职”,导致受众对新生事物容忍度大大下降,采用激烈的方式进行抨击,甚至出现对社会事务零容忍的现象。

(摘编自张亮《自媒体时代的“微公益”》)

材料三: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彩)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在传媒精神、影像艺术和信息技术激越张扬的时代,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架构出的微电影,就可以表现你所有的憧憬、智慧与感动。大学生拍摄以自己及身边发生的故事为题材的微电影已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慢慢地走进微世界,并逐渐形成微电影界的新生力量,也为微电影界带去了无限活力,时下大学校园内微电影的现状更是呈现出一派雨后春笋的景象。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拍、自演,定格校园美景,记录青春印迹,创造出了一批原汁原味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微电影。

(摘编自魏文彦《浅析微时代微电影的特征》)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公益”信息都可以自动进行爆炸式的传播,在24小时内高效完成从发出到成为媒体焦点的过程。
B.政府微博使“微公益”信息传播过程更具公信力,但若“微公益”常夹杂不实信息,也会削减民众热情。
C.互联网世界存在“钟摆效应”,“微公益”也不免有在信息域与垃圾场之间摆动的问题。
D.微电影的放映用时和制作周期虽然都短,但其具有完整策划、系统制作体系和完整的故事情节。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作、运作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新闻审查制度的严格性,这些犹如“镣铐”,束缚着传统媒体的运行。
B.“微公益”信息传播核心是不固定的,信息接收者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并向周边无限制扩散。
C.微电影处在这个传媒精神、影像艺术和信息技术激越张扬的时代,因此其内容主题必然是丰富多样的。
D.作为微电影界的新生力量,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拍、自演,创造出了一批原汁原味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微电影。
【小题3】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并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网络自制刷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在大城市反而并不是最主流的,因为大城市的人很忙,每天就那点时间。”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说。

人2015年的459部上升到2017年的787部,网络自制剧数字成倍的增长,已经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为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自制剧播放流量从2015年的317亿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1147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流量,使网络自制剧的投资也达到历史最高。

(摘编自《网络自制剧改变大众娱乐方式》)

材料二:

图2:人们是否愿意付费观看网络自制刷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自制剧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剧情抄袭严重。我国近些年来所产出的网络自制剧数量丰富,但大部分内容情节简单,剧情单一,真正原创的剧目很少。如果是看过原版的观众就会发现,其实所谓的“中国制造”大都是翻版与抄袭,这对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极其不利,虽然收视不错,但也仅仅是虚假的繁荣,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题材单一、同质化明显。我国网络自制剧大多都以都是爱情、青春男女题材为主,所讲的都是年轻人或者白领们之间发生的戏剧故事或言情故事,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和上班族。这样一来,影片的受众群体相对窄小,对自制剧本身发展不利。三是制作粗糙、艺术性不高。就我国已经播出的网络自制剧来看,大多规模小,制作粗糙,典型的快餐式影片,故事性较差,多以恶搞、吐槽、搞笑为卖点,没有深度,吸引力差。

(摘编自张超然《我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弊端以及未来前景》)

材料四:

我国电影界将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指引,在三个方面着力工作:“树三讲”、“去三俗”。一是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二是强化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倡导“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原创精神;三是做大做强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开启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网络自制剧要承担起同样的责任,仍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点:首先,作为视频网站,要懂得珍惜。作为一种新媒体,视频网站当然应该根据网民需求播出各种风格的剧目。但如何保证剧集不“三俗”,而且“信达雅”,则需要下一番工夫。在剧目选择上,固然要尊重观众需求,但决不能违反创作原则顾此失彼。不考虑观众需求可能会失去观众,但一味迎合观众,忽视导向责任,则有悖艺术精神。而在观众需求与有关规定之间,也并非找不到切合点。其次,作为网站经营者以及其它相关制作单位,应当多拍一些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网络自制剧,内容好看、题材创新、剧本过硬、制作精良、演员演技等环节做得到位,是网络自制剧的生存发展的根本。

(摘编自黄海贝《网络自制剧: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认为,网络自制剧的最主流观众大部分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因为她们相对来说有一点闲暇时间。
B. 根据调查,近一半的观众不愿意选择付费观看网络自制剧,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网络自制剧的质量好坏。
C. 我国的网络自制剧存在剧情比较单一的问题,大多是都市爱情、青春男女题材,影片的受众群体相对窄小。
D. 我国的网络自制剧虽然收视不错,但翻版与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做不到真正原创,就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网络自制剧快速增长,成为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随着播放流量的增长,网络自制剧投资也比以前更多了。
B. 从材料二来看,网民爱看的网络自制剧中情景喜剧、青春偶像剧和都市情感剧超过六成,而奇幻剧、穿越剧尚不到一成。
C. 我国的网络自制剧也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D. 对于网络自制剧,选择剧目时尊重观众的需求是首要的,因为不考虑观众需求可能会失去观众,影响自身发展。
【小题3】对于材料三中我国网络自制剧面临的诸多问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慕客”是组合单词“MOOK”的中文音译,它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形成了“杂志书”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图书杂志化。事实上,“慕客”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物,1996年出版的《老照片》就是国内第一本慕客。而后由郭敬明一手打造的青春文学杂志《岛》《最小说》系列,则形成了一条规模化的慕客产品线。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张悦然的《鲤》、饶雪漫的《最女生》、蔡骏的《悬疑志》等。这些“慕客”一经推出,就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销售纪录一次次被刷新,将《人民文学》等传统文学杂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传统文学杂志渐呈现出衰退趋势。
青春文学杂志如此受欢迎并非偶然,《最小说》里几乎全是符合90后学生口味的文章,而张悦然的《鲤》主要内容则针对80 后文艺女性,蔡骏的《谜小说》锁定悬疑小说热爱者。“榕树下”网站总经理路金波认为,“以往我们的文学杂志要么像《收获》《人民文学》一样走高端市场,要么像《故事会》《知音》一样走低端市场,纯粹办给青少年看的杂志很缺乏。”路金波分析称,在动漫和互联网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已经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消费习惯,他们喜欢青春、悬疑、幻想、充满时尚感和趣味性的小说杂志,而郭敬明、张悦然这些80 后作家主办的青春文学杂志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阅读需求,让他们能够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想不火都难。
凡是在市场上销售火爆的青春文学杂志,一定是最了解他们的读者的。《最小说》每个月都会统计读者调查表的意见,公布每期作品的受欢迎度排行榜。其官网已有12 万多的注册会员,而郭敬明、落落等主创人员都是版主,参与讨论、回复相关的帖子。《最女生》在全国各地共有12个读者QQ群,主创人员随时与读者沟通,获得反馈,及时对栏目进行改版和调整。
青春文学杂志引入了其他领域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团队打造的生产流水线。郭敬明的《最小说》成功借鉴电视选秀的模式举办“文学创作选秀”,启用专门的“书模”为小说量身拍摄图片,而他本人就是杂志的“书模”之一。饶雪漫的《最女生》更是将“摄影”“DV 短片”“纸上电影”等娱乐元素与文学作品融合。在写作上,青春文学杂志的主编们身后都有一个由二三十位编辑组成的团队,团队的任务就是做图书市场调研、资料收集,然后设计故事、人物、框架,主编再在这个基础上写作。
而各大出版商作为幕后推手,操纵着的商业模式,无疑是青春文学杂志火爆的“独门秘笈”。一位业内人士向笔者勾勒了一条青春文学杂志的模式链:出版商利用明星写手的影响力推出杂志书;用杂志书吸引更多有潜质的写手加入;最后运营偶像的衍生产品,包括文具、T 恤、与杂志匹配的单曲、书模选秀等。“新生代作家在青春文学市场中,已是一种品牌的象征,与读者构成了一种偶像与粉丝的关系。”著名作家白桦认为,“这对于偶像作家们保持和延宕自己的广泛影响很有帮助。”
【小题1】关于“慕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慕客”就是“杂志书”,它是将图书杂志化,把书籍和杂志结合在一起。
B.在中国,“慕客”并不是新鲜事物,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了,《老照片》是国内第一本“慕客”,随后出现的青春文学杂志大多是“慕客”。
C.《岛》《最女生》等“慕客”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销售记录连连打破,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D.“慕客”有其一条规模化的慕客产品线,包括文具、T 恤、与杂志匹配的单曲、书模选秀等衍生产品。
【小题2】(小题2)对青春文学杂志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春文学杂志都针对特定的目标读者群,以其个性化,充满时尚感和趣味性的内容,如青春、悬疑、幻想等,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
B.青春文学都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公布作品受欢迎度排行榜,或建立读者QQ群,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收集建议,及时对栏目进行改版和调整。
C.青春文学杂志采用了青少年读者感到新鲜时尚的“慕客”形式出版,能让他们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D.青春文学杂志都引入了其他领域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团队打造的生产流水线。各大出版商作为幕后推手操纵的商业模式是青春文学的商业成功的秘籍。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郭敬明、饶雪漫等人创办的青春文学杂志,借鉴了外国图书的出版形式,推动了“青春文学”的发展,在中国刮起了一股“青春文学旋风”。
B.青春文学杂志都有一个由二三十位编辑组成的团队,团队做图书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设计故事、人物、框架,所以主编再在这个基础上写成的作品都是很优秀的。
C.青春文学杂志的运营模式是商业炒作,在运营商的资源整合下,合力出击,赚取更大的利益。
D.每一本青春文学杂志至少有一位青少年的文学偶像,利用偶像来扩大其影响力,并以此来吸引新的有潜质的写手加入。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意在_________

于丹

①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

②但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在遭遇困顿的时候,让我们的内心镇定而勇敢。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那么他读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职,可能就是为了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③读书给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储备。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或有空的时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书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的时候,就调出来。这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质量也不是最精。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功夫,到用的时候可以调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咀嚼之后,这一部分营养可以融入我的生命。所以对我来讲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④一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我觉得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今天的人们读书通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认为读书太有用了,一个认为读书太没有用了。认为太有用就是读书能装饰、提升自己;读书无用论则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功利。这种功利的心情,严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⑤读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读书观“好读书,不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一种悠然心会,就是那种无言之妙,可以读到忘了吃饭的那种欢心。

⑥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读书读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的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⑦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一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     ,一辈子能有更大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

【小题1】第①段中提出问题的人,他们对读书意义的理解是
【小题2】结合第③段内容,概括作者所说的“反刍功夫”的意思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假设一个死刑犯的读书场景,是为了说明读书有使人内心安定而平静的作用。
B.孔子所说“为君子学”意为君子之学为了治国之大事,有着较高的境界,而不是为了狭隘的生存目的。
C.功利地看待读书是剥夺读书乐趣的罪魁祸首,所以读书最好没有目的,有什么就读什么。
D.作者体会陶渊明所谓“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的意思,是指读书只有领会文意,才能获得“欣然忘食”的快乐。
E.本文开头与结尾内容上呼应,引导人们明白读书的意义,很有现实针对性。
【小题4】结合全文内容,在标题横线中填入一个四字短语,构成本文标题。
【小题5】结合语境,仿照第⑦段画线的部分,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
【小题6】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清·涨潮)、“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托尔斯泰)等,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体验,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自创一句读书格言。(3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