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干流全长821公里,流经青、甘、内蒙古三省(区),下游至绿园进入额济纳绿洲,注入东西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解放后,由于人口增加,中上游大力修建水库(平原水库平均深度仅2米)、打机井,灌溉农业迅速发展,下游水量锐减。下图为黑河流域地区历代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额济纳绿洲河段几乎断流,植物死亡日益严重,1996年居延海干涸。


2000年黑河流域管理局成立,统一管理流域用水量。平原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农业比重,特别是灌溉农业比重,继续发展工业,大力发展旅游、边贸等第三产业。下游水量逐年增加,额济纳绿洲复活,居延海重生。

(1)简述上世纪末居延海干涸的自然原因。
(2)说明灌溉农业过度发展,对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3)简述成立黑河流域管理局对抢救和恢复额济纳绿洲的主要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23 11:4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签订了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材料二 湿地、森林与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材料三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我国湿地总面积为65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7%,仅次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但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农田开垦和城市开发等占用、破坏天然湿地,直接导致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
①青海湖 ②稻田 ③黄河 ④水库 ⑤海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有         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却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