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句式,顾名思义就是“句子”的“式”,包括格式、形式、方式、样式等等。修辞学中所说的句式没有严格的定义,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语法里说的句式,也包括一些语法领域之外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顶真句”、“散句句式”、“长句句式”、“短句句式”等等。
一般性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讲究句式的选择和使用。古人有“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皮日修《皮子文数》)之说。所谓“炼句”,一方面是指对句子的锤炼,另一方面则就是指的对句式的选择和使用。
锤炼句子主要是为了使句子表达连贯、周密、简练和生动。要使句子连贯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句子之间的配合问题,即注意上下文衔接紧密而不中断,条理层次清楚而不紊乱;一是句子内部的组织问題,即注意句中成分的组合得当,文气通畅。要使句子表达周密则需要做到修饰恰当、谨防缺漏、考虑周到、照应严密。句子的锤炼表现在力求用简洁的句子表达丰富的内容,力求做到“言简意赅”。要把句子锤炼得简练精粹,必须做到四点:防止兀赘、化长为短、凝缩结构和提炼句意。只有形象生动的句子才能使人们感奋起來,产生共鸣,因此生动也是句子锤炼所必须达到的要求。种种修辞方式的运用正是为了使句子表达更生动。
从修辞的角度来说,句式的选择包含的内容有调整语序、通过虛词和语调变换句式、长短句的选用、整散结构的交错以及追求整体的和谐等等。
语序在汉语里通常较为固定。但有时岀于表达之需要,也可在不改变句子基本意义之情况下,将词语之顺序变换一下,目的是为了増强表达效果。这即是通常所说的变式句或倒装句。
除了运用语序变化,还可以通过运用虚词和语调来构成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例如:
1)这孩子漂亮
2)这孩子不丑
以上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例1)语气肯定,语意要重些,例2)用否定句式,语意就轻得多。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否定句比较委婉、缓和,不像肯定句那么直截了当。
除了否定句,其它如双重否定句式、设问句式、反问句式等等使用时都有特定的修辞效果。
句子还分长短,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好处。一般来说,短句简洁明快、铿锵有力,长句涵义丰富、叙述周详,选用哪一种句式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交际的目的来决定。在一篇或一段文章中单纯用短句或单纯用长句的时候不多,为了更好地表现思想的丰富多彩和感情的波澜起伏,一般总是灵活地、交错地运用长短句。
汉语句子也还有结构上整散的区别。一般我们所看到的句子大多属于散句的范畴,整句结构大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对偶句、排比句、顶真句等等都属于整句结构,这些结构的使用都有超越于一般散句的特殊的修辞效果。汉语在句式的选用上比较讲究“错综”,即使句子整散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语句结构整中见散、同中存异,可以避免句式的单调平板,使语言富于变化,而增加文章的波澜。
汉语句式的选用还要整体的和谐。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所选句式要与其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要传达的语气情味相契合;二是所选句式要与其前后句式上下均匀、和谐;三是所选句式要与语篇的整体语境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和谐,与文章主题、上下文语境,包括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要吻合。
(许红菊《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节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变式句或倒装句是通过调整正常语序,使表达更生动准确,而意思与原常式句一样。 |
B.“这孩子漂亮”比“这孩子不丑”在表达肯定方面要更有力。 |
C.对句式的选择和使用是一种修辞行为,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连贯、周密、简练和生动。 |
D.整体的和谐是指所选句式要与段篇的思想倾向、整体形式、内容形象等相契吻合。 |
A.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逐层展开论述。 |
B.在论述通过语序变化达到增强表达效果时,使用了举例论证。 |
C.通过对比长短句的特点,阐明了要根据表达内容和交际目的来选用它们的观点。 |
D.文章在论述不同的內容时,用“还”“也”“还要”等体现不同内容的层次与联系,条理清晰。 |
A.双重否定、设问、反问等句式和对应的陈述句式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
B.经过锤炼的句子,不仅能让句中成分组合严密,也会使它与上下文更加协调统一,表达周密。 |
C.同样一个句子,在这篇文章里是短句,在另一篇文章里也不会是长句,长短句要交错选用。 |
D.整句结构的表达效果要优于一般散句,写作中应尽可能多地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