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
金庸
金庸,学名查良镛。后来写小说,把“镛”字拆开,笔名“金庸”。我国香港著名报人、武侠小说家。金庸出生在以海潮出名的浙江海宁,祖父是光绪时进士,父亲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受过西洋教育。先天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书香中度过了童年时代,从而也培养了他终生爱读书的良好***江泽民会见。其后发表之谈话记录,无不流露出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生和民族命运之情操。
金庸是个色彩斑斓、具有多重性格的人。他身处文学、新闻、政治三大江湖,应付自如。他生在商业时代,身处商业社会,作为一个世俗中人,他属于红尘,不属于天国,无法超越尘世的网罗,无所逸于对功利和金钱的追求,使自己成为商业社会成功的报人、作家和企业家。但从更深层面看,他又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从小在儒家经典熏陶下成长,从遗传密码和士族的生活方式中,摄取了大量关于中国士大夫文化的隐蔽信息。他身上有类似古代士大夫那样根深蒂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儒家尊崇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情怀。他一生博览,坐拥书城,学贯中西。他对中国传统的儒学、佛学甚至琴棋书画,都有相当精深的造诣,具有浓厚的文人情结。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综观金庸先生其人其文其行及其作品折射的精神世界,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生命底色包裹的还是一颗传统的中国文人的心灵。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生于文宦之家,他在书香中度过了童年时代,其终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与他先天优越的家庭环境紧密相关。 |
B.金庸小说的背景大都是易代之际,关注国家兴亡,反映世间的人生真实,充满人道关怀,所以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 |
C.金庸在浓郁的商业化氛围中写作的武侠小说能够风行不衰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从他的小说中读出中国文人追求真善美的传统美德、安身立命的人生哲理、浓厚强烈的家国情结、深入骨髓的人文情怀、启迪后人的历史智慧。 |
D.要想了解一个全面的金庸,不光要读他的小说,更应该读他的社评。他写武侠小说,最初只是出于商业动机,而《明报》和社评则是他一生的事业。 |
A.文章以一个中国传统文人为中心展开对金庸人生的叙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重点叙述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 |
B.金庸的小说、政论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所以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文人。 |
C.金庸晚年倾注极大的热情参与全国政治,多次成为中南海的座上客。为香港和澳门推行“一国两制”构想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政治智慧。 |
D.金庸纵横文学、新闻、政治三大江湖,应付自如。既有其无法超越尘世的世俗的一面,更有中国传统士大夫具有的浓厚的文人情怀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