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效应和刺猬有关,被称为刺猬效应。刺猬效应是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人们在社交中如何保持合适的距离的确是一门艺术。“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恰到好处是其中的真谛。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认为配偶和情侣之间如胶似漆、亲子之间形影不离、朋友之间亲密无间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实际并非总是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在空间和距离上存在倒U型关系,适当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会使人舒服自在,过远或过近的距离会使人压抑、厌恶和疏离。适宜的距离是夫妻双方维持稳定关系的重要因素。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夫妻给对方足够的空间,个体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自己的朋友圈,既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发展,整个家庭系统也能从中获益。家庭系统是由父母亚系统、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和同胞亚系统组成的。各个亚系统之间的交互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功能结构。夫妻亚系统伴随家庭的形成而出现,双方相处需要亲密但不能形成桎梏。

随着第一个孩子出生,父母亚系统和亲子亚系统就出现了。良好的父母亚系统应该形成界限,孩子既可以跨过界限接近父母,但又不能干扰夫妻亚系统的功能。有些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的父亲,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不利于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会出现同胞亚系统,孩子们之间在互动中学会支持、合作、保护、竞争、反击以及协调。

在家庭系统中,亲子关系是很多父母关注的问题。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都有“黄金十年”的说法。在这段时间年幼的孩子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时期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父母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学习生活技能,一旦孩子学会后,父母就应该放手,给孩子留出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替他们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如果在10岁之前孩子已经建立了好习惯,这些习惯在10岁之后会引导和约束孩子。

除上述亲密关系之外,我们还有上下级、朋友,甚至陌生人需要相处。

在职场中,领导者要做好工作,需要与被管理者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这是一种不远不近、恰当的合作关系,领导者既要有亲和力,也要与被管理者保持心理距离,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如果想和谐相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人际空间距离。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从“刺猬的拥抱”看人际距离》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妻双方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可以保持彼此身心的健康,同时也可使整个家庭受益。
B.随着第二个孩子的诞生,家庭中会出现同胞亚系统,孩子们的互动有利于彼此成长。
C.父母在“黄金十年”中帮助孩子养成的良好习惯会在之后的时间里继续影响孩子。
D.空间距离的远近是判断交往双方关系远近的标志,交往时保持正确的距离很重要。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起引出“刺猬效应”这一话题,接着又分说了其在家庭和职场关系中的体现。
B.引用“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是为了说明社交中合适的距离很重要。
C.本文立论的前提是社交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没有保持合适的人际空间距离。
D.综观全文,文章详略分明,主要论述了“刺猬效应”在家庭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父母、夫妻、亲子等关系组成的家庭系统中,亚系统间的交互会优化家庭的功能结构。
B.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厌恶或疏离,是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过近的距离。
C.孩子出生后,父亲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有利于父母亚系统和夫妻亚系统的巩固。
D.职场中,领导与下属之间“亲密有间”,保持恰当的合作关系,领导就可以做好工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0 05:05: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梅烧酒
郁达夫
病了半年,足迹不曾出病房一步,新近起床,自然想上什么地方去走走。我首先想到的,是北戴河、青岛等避暑的处所。但是衣衫褴褛,不许我有这一种阔绰的行为。最终觉得还是到杭州去好些,究竟是到杭州去的路费来得省一点,此外我还有一位旧友在那里住着。
下定决心以后的第二天午后,我已经在湖上的一家小饭馆里和这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吃应时的杨梅烧酒了。
屋外头是刺眼的阳光,湖面上满泛着微温的泥水和从这些泥水里蒸发出来的略带腥臭的汽层儿。饭馆的灰尘积得很厚的许多桌子中间,也只坐有我们这两位点菜要先问一问价钱的顾客。
他——我这一位旧友——和我已经有七八年不见了。直到最近,似乎有一位不良少年,在假了我得病的名义向各处募款。我这一位旧友,不知从什么地方,也听到了这一个消息,居然也从他的血汗的收入里割出了两块钱来,慎重其事地汇寄到了上海的××病院。而这一出滑稽的小悲剧,现在却成了我们两个旧友的再见的因缘。
他穿的是肩头上有补缀的一件夏布长衫,进饭馆之后,这件长衫却被两个纽扣吊起,挂在墙上去了。所以他和我都只剩了一件汗衫,一条短裤。当然他的那件汗衫比我的来得黑,而且背脊里已经有两个小孔了。
在饭馆里坐下,点了几盘价廉可口的小菜,杨梅烧酒也喝了几口之后,我们才开始细细的谈起别后的天来。
“你近来的生活怎么样?”开始头一句,他就问起了我的职业。
“职业虽没有,穷虽也穷到可观的地步,但是吃饭穿衣,总也勉强支持过去。你呢?”
“我么?学校里教一个月书,倒也有十六块大洋的进款。说你病倒在上海的养老院里的这件事情,虽然是人家的假冒,但是这假冒者何以偏又要来使用像你我这样的人的名义哩?”
“大约因为他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有了一点知识而没有正当的地方去用。”
“嗳,嗳,说起来知识的正当的用处。我的应用化学的知识,回国以后虽还没有用到过一天,但是,但是,我想这一次总可以成功的。”
谈到了这里,他的颜面转换了方向,不再向我看了,而转眼看向了外边的太阳光里。
“嗳,这一回我想总可以成功的。”
他简直是忘记了我,似乎在一个人独语的样子。
“机械二千元,工厂建筑一千五百元,一千元买石英等材料和石炭,一千元广告。共五千五百元的资本。以后就可以烧制出品,算它只出一百块的制品一天,一年么三万六千块,打一个八折,总也还有两万五千八百块。把一万块钱来造它一所住宅,嗳,住宅,当然公司里的人是都可以来住的。那么,那么,只教一年,一年之后,就可以了……”
我只听他计算得起劲,所以又轻轻地问他:“你在计算的是什么?”
“玻璃工厂,一年之后,本利偿清,又可以拿出一万块钱来造一所共同的住宅,这一所住宅,造好之后,你还可以来住哩,来住着写书,好不好,干杯,干杯,干了它这一杯烧酒。”
莫名其妙,他把酒杯擎起来了,我也只得和他一道,把一杯烧酒干了。他干下了那半杯烧酒,紧闭着嘴,又把眼睛闭上,陶然地静止了一分钟。随后又张开那双红肿的眼睛。大声叫着茶房说:“堂倌,再来两杯!”
两杯新的杨梅烧酒来后,他紧闭着眼,一只手尽是一个一个的拿着杨梅在对嘴里送。嚼着,眼睛闭着,尽在哼哼地独自说着:“嗳,嗳,玻璃厂,造一间住宅,一万块钱,一万块大洋。”
这样的哼了一阵,吃杨梅吃了一阵了,他又忽而把酒杯举起,睁开眼叫我说:“喂,老同学,朋友,再干一杯!”
我这时候也有点喝得醺醺地醉了,只是沉默着打瞌睡,只听见同蜜蜂叫似的他仍独自在哼着说:“啊,真痛快,痛快,玻璃厂,一万块钱!一所湖滨的住宅!”
我因为被他这样的在那里叫着,终睡不舒服。就叫堂倌过来算帐。他看见我要付帐,就同发了疯似的,一只手叉住了我那只捏着纸币的右手,一只手尽在裤腰的皮袋里乱摸;等堂倌把找我的铜元拿来摆在桌上的时候,他脸上一青,红肿的眼睛一吊,顺手就把桌上的铜元抓起,掷上了我的面部。“扑搭”地一响,这时候我也被酒精激刺着发了作,呆视住他,大声地喝了一声:“喂,你发了疯了么。”
他那一张满脸青色的面上,涨溢着一层杀气。
“我要打倒你们这些资本家,打倒你们这些不劳而食的畜生。要你来付钱,你算在卖富么?”
他眉毛一竖,牙齿咬得紧紧,捏起两个拳头,狠命的就扑上了我的身边。
“丁当,扑落扑落”,桌椅杯盘都倒翻在地上了,我和他两个就也滚跌到了店门的外头。两个人打到了如何的地步,我简直不晓得了。
等我由第二警署的大门口走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亮了。被晓风一吹,头脑清醒了一点,我却想起了昨天午后的事情全部,同时在心坎里竟同触了电似地起了一层淡淡的忧郁的微波。
“啊啊,大约这就是人生吧!”
我一边慢慢地向前走着,一边不知不觉地从嘴里却念出了这样的一句独白来。
  一九三○年八月作(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朋友只是用人称代词“他”来称谓,而没有实写其名,是想用“他”泛指旧社会的知识分子,由“他”的悲剧人生揭示“他们”的悲剧人生。
B.“杨梅烧酒”是江浙一带非常盛行的价格低廉的酒,小说以此为题,一方面它符合“我”和朋友的身份,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和朋友消愁的工具。
C.作者在第三段对饭店的环境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饭店环境的狼藉,“我”和朋友选在这样一个饭店叙旧,侧面写出了“我”和朋友的生活都较窘迫。
D.“大约因为他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有了一点知识而没有正当的地方去用”,写出“我"对假冒“我”名字骗钱的不良少年的不满及与他同命相怜的悲苦。
【小题2】小说多次写到“他”自言自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题3】本是朋友间的一场聚会,却演变成了一场冲突,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走进海南儋州那大镇洛南村委会下辖的力乍村,绿树环抱,依山傍水,一栋栋客家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翠林修竹环绕村边,村道整洁干净、自然有序。村庄的环境不仅让村民自己住得舒服惬意,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感受田园风光。
去年,在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上,洛南村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上榜的原因除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还在于洛南村在规划建设中,保留着客家风情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一批批游客来此体验包粽子、品黄皮、吃农家饭等农家生活,力乍村的客家文化与自然风光,也正式跃入大家的视野。不仅如此,力乍村还打造了“商业一条街”“石雕一条街”“民宿旅店”“休闲农场”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到客家文化的新传承。
“美丽乡村”的创建,发展培育经济产业是关键。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搭建旅游公共线路,使力乍变成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呈现出无限美好前景。
(摘编自《客家小村变身 文化旅游走红》,有删改)
材料二: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和26. 2%。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 2%,营业总收入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 2%。预计到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40亿人次,实现总收入2.3万亿元。
乡村旅游也在快速占领“小长假”的旅游市场,以2016年国庆节为例,小长假期间全国出游超过10公里的游客总计约1. 86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选择乡村游的游客以青壮年群体为主,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 6%;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8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70个。而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投资还将持续升温。
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可见乡村旅游仍是发展方向之一。
(摘编自<乡村旅游渐升温:数说“旅游扶贫”》,有删改)
材料三:
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或许与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相关——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久了,人们往往就更加渴望追寻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受访者平均每个月会到乡村地区旅游一次。下图是对各种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出行目的分析数据图。

(选自《新华网数据新闻》)
【小题1】下列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整合,不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南儋州力乍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极具参考价值,它是乡村旅游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一个具有乡村旅游特色的成功案例。
B.“寻找乡村美食”“亲子游”是大部分都市人去乡村旅游的目的,力乍村开拓体验农家生活的市场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主体需求。
C.从投资角度看,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之一,而乡村旅游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与乡村游客人数和营业总收入的增长密不可分。
D.发展旅游产业的对象应该是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这正好印正了乡村旅游主要目的的调查表格的结论。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乡村旅游产业怎样才能“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兴学育才,泽被世代
——记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
改革开放之后,在这个“江山如此多娇”的时代,华人华侨慷慨捐资,建设故园,蔚然成风。田家炳先生就是其中爱国爱乡的一颗明星。
田家炳先生于1919年出生在广东大埔县的一个偏僻山村,1935年漂洋过海,定居越南,与同乡合办“瓷土公司”,从事大埔瓷土的外销业务。四年后转徙印尼,从事橡胶行业。他精心经营,仅十多年光景,便一跃成为出色的年轻实业家。
50年代后期,移至香港。他经过认真调查考察,深谋远虑,从熹微的曙光中,看到未来的光明前景。加之脚踏实地的实干苦干精神,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鸿图大展,跻身富翁行列。
田家炳先生不忘“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初衷,热心公益。仅在故乡大埔,他兴办教育、卫生、电视、文化、交通等公益60多宗,捐资额总共3000多万元。之后,他又把资助建设故乡的概念扩展到全广东省和全国范围。如广州市、韶关市和梅州市,他都踊跃资助兴办教育、卫生、交通等事业。在北京等省市,同样有他的捐建项目。如捐出数百万元,协助当地政府重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北京市生物标本馆。在港台,田先生也同样慨允数千万元,先后兴办了田家炳体育中心、田家炳中学、田家炳小学、田家炳幼儿园、田家炳老人活动中心等。总而言之,这位慈善家的奉献是没有地域的,他的慈善公益行为,受到各方人士的赞誉。
家炳先生虽然出身书香世家,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他喝的墨水不多,因此,对子女的要求甚为严格。他有五子四女,都受过高等教育。除第五个儿子留美发展外,长子、次子、三子、四子都在香港经营田氏化工工业。由于他的子女全部掌握了高深的文化知识,其创下的实业,也能得到不断开拓和发展。
田家炳先生从他的亲身经历中,深感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有文化知识,因为知识是开拓事业的指路明灯,正如前人所言:“太阳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人们要掌握知识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所以他的捐资很大部分放在兴学育才上,做了四件善事。
资助兴建各类学校,提供良好的育才园地,此其一也。家炳先生在其诞生的故土,除兴建托儿所、幼儿园和多所小学外,还建了家炳一至五中和玉湖中学共6所中学。在大陆、港台,都是斥资巨金建校园,为当地政府分忧。资助兴建“空中讲台”,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此其二也。提供“双奖”基金,鼓励师生拔尖,此其三也。他在故乡,从1989年起,每年提供一定基金。专门输送20名高中毕业生到广州高等学府就读,毕业后回家乡服务。建立培训基地,提高校长的素质,此其四也。当他了解到广冻省有5000 多所中学,便主动捐资在广州兴建八层的“广东省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分期分批对全省校长进行轮训,为促进教学更上一层楼提供了基地。
在1000多年的华侨史册上,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他们爱国爱乡的优良美德,世代相传,彪炳千秋。孙中山高度评价曰:“华侨有功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但广大华侨的爱国爱乡之情,往往受历史条件或其他因素限制,他们在世义举不断,离世后善事即告终。田家炳能借鉴历史,高瞻远瞩,首创了“兴办公益,世代不断”的壮举。俗话说:“节气不饶人,岁数不饶人,算盘子不饶人。”田家炳先生已过古稀之年,他为了慈善事业世代不辍,在1991年就立了遗嘱,指定把四幢工业大厦捐出,只留下化工厂给子女继续经营。同时成立田家炳基金会机构,建立了董事会,由专职董事管理。凡在各地捐建项目,均由受捐单位做出预算,交董事会审核后,逐一实施,并代代传下去。这一伟大创举,为广大侨胞、港澳台胞中的实业家世代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树立了榜样。
在香港这个世界游客云集之地,若站在芸芸布衣行列中,根本看不出田家炳先生有特殊身份。凡往港探亲考察的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生熟内外,经联系他答应相见的,都亲自迎送。他虽年岁已高,商务缠身,甚为繁忙,但对客人尊为上宾,亲自陪同,共席相聚。遇上无闲暇,不能亲临,他都委托代理人替其接见。
笔者在壬申岁首往港探亲考察,慕名去拜访田老先生,通了电话,说明来意后,他首先表示欢迎。但同时说明,他因公事急需外出,暂无时间会见,深表歉意。随即问及笔者离港日期,并说会派人约我见面交谈。笔者作为一个小字辈,又和田老先生素未谋面,首次接触,听到如此热情的话语,确实非常感动。不久,田先生即派其基金会的董事房德昭先生代表他老人家专程来访,并再次表示歉意。此情此景,使人终身难忘。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一句谚语:“把桂花装进瓶子里,它的香气还是射向四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田家炳先生早年在越南从事大埔瓷土的外销业务,后来到从事橡胶行业,再到香港创业,他深谋远虑,独具慧眼,踏实苦干,跃居香港首富宝座。
B.本文严格地以时间为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田家炳先生大半生的丰富经历及其主要事迹,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C.本文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倒数第二自然段改用第一人称,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且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与敬意。
D.从整体上看,本文的语言质朴、平实,注重引用数据,不尚浮华,这种写法能让读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田家炳先生在慈善事业上的巨大贡献。
E.本文开头引用了***的诗句,文中引用了孙中山的名言,此外还引用了一些俗语、谚语、格言,这些引用使文章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2)作为一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慈善行为有哪些独特之处?
(3)综观全文,田家炳先生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作者在末段引用了谚语:“把桂花装进瓶子里,它的香气还是射向四方。”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什么才是人们该关注的

①关于网络文学,本人一向不敢发声,之所以如此胆怯,是因为自己对其作品的阅读太少,说来惭愧:就连《诛仙》、《鬼吹灯》、《盗墓笔记》这样的明星产品都未读过,如此缺乏阅读积累,那说啥心里还不虚得很?不过不敢发声不等于无视或漠视,那么一个“庞然大物”客观上存在着,你的无视与漠视除了暴露自己的孤陋寡闻外,别无其他。坦率地说,为了弥补这种无知,我倒是很想从他人的评述中获取些许相关的滋养。结果,一番搜寻阅读下来,从社会整体有关网络文学的关注中我获取的最大量信息概括起来或可用如下两字而蔽之。

②第一个字谓之为“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网络文学签约作者数量超过百万,每年上传作品的数量也接近一百万部,如起点中文网、红袖小说网等多家在线中文写作平台,每日更新的字数就多达一个亿。同时,网络文学单个作品动辄三四部五六部者甚多。点击量高指的是某部网络文学作品获得数以百千万的点击量都并非天方夜谭。至于吸金量强则是说网络作家的“造富能力”好生了得,据“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网络作家富豪榜”发布:起点中文网白金级作家唐家三少以2650万元版税蝉联状元宝座,天蚕土豆、血红、我吃西红柿、梦入神机等“网络大神”则紧随其后。

③第二个字谓之为“体”。具体地说就是各家都在力图为网络文学定性,试图回答网络文学的本体是什么?概括起来大体上亦不外乎如下四说:一曰传统文学之类型说,即网络文学无非就是传统文学中的类型文学,且多为玄幻、武侠、言情和戏说历史等四类;二曰非文学说,即网络文学多芜杂,压根儿还谈不上是文学;三曰互渗说,即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渗透;四曰另起炉灶说,即传统文学的那套话语已无力诠释网络文学,因而需要新建另一套话语体系方能言说。

④这一“量”一“体”,前者说的都是网络文学现阶段最外观的一些特点,说实话,这些特点与文学本身基本上没什么关系,___________。那一个个海量的数字无非只是在提供这样一个客观现实,至于价值评判和文学分析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两者间风马牛不相及。而所谓“体”尽管试图是在评析网络文学的文学特色,但恕我不敬,这样的评析也着实皮毛了些。比如说它是类型文学这不算错,但类型文学本身同样也有优劣之别,被称之为“新武侠”的写手何其多矣,但最终留下的缘何只有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少数几家?比如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渗透,这话也几乎等于没说,只要是文学,又有哪一种能够与文学传统截然不同呢?再比如说网络文学需要另一套话语体系方能言说,那到底又是一套什么样的话语体系呢?究竟是文学的还是其他的则一概语焉不详。至于认为网络文学压根儿还算不上文学则是从根本上将其拒之于文学之门外,这样固然简单,但恐怕也会因其简单而不成为一个办法。

⑤由此看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一方面,所谓网络文学的写作在互联网上闹腾得风生水起、热闹得很;另一方面,人们对它的关注与评价则基本上还都是停留在最外围、最皮毛的层面。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我们对网络文学的关注持续停留在这样的外部与浅层,那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就是学风的浮躁;如果说这样一种写作还要被称之为是文学的话,那么什么才是人们真正该关注的?

⑥答案只能是回到文学自身,回到文学写作的内部,就作品说作品就写作说写作。你说他粗俗总得说出个一二三,你说他鲜活也需道出个四五六,这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阅读为基础,离开了这些,离开了对作品的阅读,对网络文学的任何关注与评说都是苍白的、虚无的和想当然的,这样的关注与评说也基本是废话空话与套话,同样是网络文学中的污垢。其实与传统文学一样,对文学的任何关注,无论是传统还是网络,不读作品就没有发言权。

【小题1】第①段中加点词“滋养”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②段从______、______、点击量高、吸金量强四个方面对网络文学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小题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也就是说这些个量与文学自身的价值本身是毫无关系的
②至于有论者屡屡将其作为网络文学或数字出版巨大成就的重要标志而张扬
③业内人士都知道,文学产量的多少与质的优劣从来就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④这除了一次次地彰显这些论者的无知和GDP崇拜之外,实在说明不了什么
A.④②③①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②③④①
【小题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海量的数字无非只是在提供一个客观现实,并没有触及其价值判断和文学分析。
B.将“量”作为网络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暴露出了论者对文学的无知和显性指标的崇拜。
C.既不能将网络文学简单归入传统文学中的类型文学,也不能将其简单地拒之于文学之外。
D.“另起炉灶说”认为传统文学话语体系无力,网络文学应该新建另一套有力的话语体系。
【小题5】分析作者在文末强调“不读作品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因。
【小题6】根据第③段概括的四种说法,分析下面这则材料。

网络文学发展到现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它越来越网络游戏化。各大读书网站不仅有专门以网络游戏为内容的网游小说,其他小说类型,如玄幻、仙侠、历史、都市、竞技等,也都成了一款款披着小说外衣的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基本要素,如设定、升级、地图、PK、装备、数据等,俨然成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套路。这些内容,传统文学很少触及。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与物联网相得益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伴相生,云计算、区块链……“万物互联”势不可挡,新技术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技术广泛介入生产生活,让网络安全一旦出现问题,代价将变得难以承受。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驾驶车辆被攻击,就可能车毁人亡;基于物联网的工业控制被攻击,就可能出现工厂停工,造成的损失和单纯的信息泄露不在一个重量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安全防护的实施难度也变得前所未有。拿5G来说,它让联网的设备变得多样化,从路边的摄像头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都连接在网上,这直接改变了网络安全的防御体系,不能像过去一样垒个墙就完事了,现在网络安全已没有边界。不过,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拓展安全的边界,让过去单纯作为保障的网络安全“升格”为核心业务提供支撑的“大安全”,阿里巴巴的“风控大脑”就是体现之一,人工智能正是“风控大脑”的智慧。产业互联网带来的线下线上融合,同样成为网络安全厂商面对的“新考题”。各个行业有自己的特殊性,而工业控制安全则涉及设备和协议,怎样将工业控制安全融入网络安全的整体防控体系,是网络安全企业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陈静《网络安全“新考题”呼唤“新答卷”》,《经济日报》2019年9月20日)

材料二

业内人士称,网络安全问题本质上由网络原始设计的缺陷造成,而长期以来,网络安全基本通过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外部管理防护实现。“打补丁”成为网络安全专用词,也暗示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困境。如何把安全“内嵌”在网内核中,使其“命中带安全”,成为多方技术研发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视联动力自主研发的“V2V视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治理、电子政务、智慧医疗、远程教育等多领域广泛使用,其安全特性在理论上、实战中被反复检验。视联动力首席安全架构师夏冰冰称,视联网在自主创新的通信协议内部植入基于国密算法的密码保护,是通信和密码行业全球首创,将极大提高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这项技术还有一项了不起的突破,即做到了“结构性安全”。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于2017年3月针对视联网的安全性进行了技术论证和测评,得出了“结构性无安全漏洞和后门”、“结构性抗渗透攻击和信息泄露”、“核心网络无IP报文”等七个较高的安全特征描述。依据该测评结论,传统IP技术攻击手段不能对视联网系统造成影响和破坏,结构性实现隔绝和免疫TCP/IP体系网络和应用层攻击的效果——因为“基因”不同于IP互联网,视联网可“免疫”黑客、病毒攻击。

(摘编自《“V2V视联网”助力国家网络安全》,《光明日报》2019年9月17日)

材料三

0.01秒,你点击下单的瞬间,上百次风险检测已经完成。在9月16日天津开幕的2019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阿里巴巴首次对外公布了“风控大脑”。这个拥有上千算法模型、上百项技术能力、覆盖上百个商业场景的安全AI防护系统,让数以千万计的商家得到7×24小时的全方位安全保障。目前阿里巴巴平台存量商品超过15亿,每一个商品、每一笔订单的背后,都有logo识别、图片防盗保护、视频指纹、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隐形加持”。阿里安全图灵实验室负责人薛晖表示,“风控大脑”中的打假系统样本数据总量,相当于186个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量,24小时自动运转,可以对图片、视频和制假售假链条上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比对,96%的疑似假货侵权链接还没产生任何交易就已被秒杀。

(摘编自《太平洋电脑网》2019年9月1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中“V2V视联网”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V2V视联网技术的研究,着眼于以往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力求突破其“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困境,把安全“内嵌”在网内核中。
B.V2V视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多领域广泛使用,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其安全特性都被反复检验,并将继续接受检验。
C.视联动力技术人员称,视联网在自主创新的通信协议内部植入基于国密算法的密码保护,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D.“结构性安全”是视联网的一项突破,国家相关部门的测评结果表明,视联网可抵御传统IP技术的攻击,“免疫”黑客、病毒的攻击。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技术对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基于物联网的工业控制被攻击,可能造成的信息泄露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B.5G使联网的设备变得多样化,从社会生活的细微设施到生产线上的高端设备,都可能连接在网络上,从而拓展了安全的边界。
C.阿里巴巴的“风控大脑”是企业研发安全保护系统的成功典范,它保障了网络安全,也支撑了核心业务的“大安全”。
D.人工智能使“风控大脑”速度快,效率高,且打假系统样本数据庞大,24小时自动运转,疑似假货侵权链接还没产生交易就已全被秒杀。
【小题3】新技术对网络安全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