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是 (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9 11:45: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B.位于湿润区向干旱区. 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地带
C.位于平原向山地、农业区向林业区过渡的地带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小题2】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当重治理轻开发
B.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唯一途径
C.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D.综合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因素大于自然因素
【小题3】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
A.科学施肥、选育良种
B.修建淤地坝、平整坡面
C.推广沼气池的修建和使用
D.在陡坡封坡育林育
同类题2
水土流失与土地的坡度关系密切。读下图,完成以下题。
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同类题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地区
A.城市化水平高
B.少数民族众多
C.高科技产业发达
D.水陆交通便利
【小题2】图示①与③两地区
A.荒漠化均很严重,动力因素也相同
B.水土流失均很严重,动力因素也相同
C.荒漠化均很严重,但动力因素不同
D.水土流失均很严重,但动力因素不同
【小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共同的形成原因是
A.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B.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C.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D.土层浅薄,破坏后难以恢复
同类题4
读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观示意图(图甲)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图(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为保护图甲中斜坡①处的土壤不被水冲走,合理的措施不包括( )
A.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B.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
C.强化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
D.采取措施大幅度改变③自然地理要素,使其变得稳定
【小题2】关于图乙中E环节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湿润
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荒漠
C.夏季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
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
材料二 延安燕儿沟流域土壤侵蚀与降雨量动态图
侵蚀模数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
2
·a)。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04以后侵蚀模数变化的人为原因。
(3)分析该变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