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是 (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9 11:45: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位于河口,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了典型的________地貌。
(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的煤层集中分布在________(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层中;如果乙、丙两处为地下采煤区,容易发生坍塌、透水事故的是________处。
(3)近几年来,丁河段含沙量不断增加,就上游山区而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就下游地区河道而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同类题2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
①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③淤积下游河道和湖泊 ④空气湿度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3
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②耕地面积减小 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4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小题3】【小题4】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缺少枯枝落叶
同类题5
读图“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地表形态速写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表示的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有: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