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德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直面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题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C.“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小题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1 09:0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2月20日,《2019年春运大数据预测报告》出炉。初步预测,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总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共中,铁路4.13亿人次,增长8.3%;民航7300万人次,增长12%;水运430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道路客运受高铁通车里程持续增加等因素影响,县际以上班线客运量将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农村客运、定制客运将仍然保特增长势头。

报告显示,2018年铁路成本投入大幅加强,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20亿人民币,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占比87.5%。面对发展需求旺盛和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2018年航运也加大了投入,民航方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新建、迁建运输机场9个,新增航线航路里程6643公里,支线航班量同比增长18.6%,中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达14.8%。春运最热路线也主要集中于超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之间,二者担任着交通中转的重任,客流量依然较大。同时也能看出,伴随城市化脚步加快,成都、武汉、重庆这类新一线城市已成为重要交通枢纽。

(摘自《2019年春运大数据预测报告》,2018年12月28日电子发烧友网)

材料二

到2019年,春运变得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而各类科技因素特别是网络科技日益广泛的应用是背后的重要支撑,春运成为展现中国科技的一个舞台和秀场。

今年春运期间,在呼和浩特火车东站,机器人为乘客提供咨询服务。高德携手中国天气网以及全国80多家交通管理部门,推出“回家地图”系列在线服务。广东梅州公安局推出无人机空中巡视和胎压感应器扫描隐患。在线支付巨头支付宝联合广深城际铁路,在广州、东莞、深圳市之间的城际快速客运专线上,实行扫码进站或者刷脸进站,把之前动辄半小时才能完成的程序缩短至令人惊诧的3秒。近日,上海虹桥机场的2号航站楼53个登机口均可凭有效身份证和手机二维码扫码,实现了“无纸化”登机。在拉萨机场,瞄准技术应用短板,积极推动高原复杂机场公共 RNP AR运行;在首都机场开展 HUD RVR90米低能见起飞试点和Ⅲ类着陆试运行,推动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运用。

(摘自《中国科技的春运秀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月26日第8版)

材料三: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春节的新形式。近两年,这成为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与父母共度春节的新方式。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反向春运”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反向春运”航线机票价格堪称“白菜价”,且票源充足。比如,除夕前一周,哈尔滨飞北京机票低至1.3折,仅需180元。把父母孩子接到城市,还撬动了春节旅游市场。据预测,2019年春节长假预计将有超过4亿人次出游,比2018年多出近1500万人次。

当然,“反向春运”也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对城市有序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老人和孩子的旅途安全问题等。另外,“反向春运”虽然可以让小家团聚,却会在情感上渐渐淡化对故乡的感情。值得注意的是,“反向春运”的闪亮登场还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城市仍然占有毋庸置疑的优势地位。正因如此,应努力争取早日消除城乡差异,打破各种壁垒。或许到那时,春运也就不会再有正向、反向之分。据铁路部门信息,今年2019年春运逆向出行的旅客预计将达到9%。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于很多人来讲已经不再是一种情结,父母到子女身边团聚,举家假期以旅游的方式过节,这些和传统不一样的过年方式正在春运中体现在不一样的旅程上。

(摘自《不必着急给“反向春运”下定论》,《光明日报》2019年1月15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显示,2018年铁路和航运都加大了投入,在高铁和民航方面增加明显。预计2019年春运中,铁路、民航发送旅客量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B.2019年春运的水运方面与上年基本持平。道路客运受高铁分流等因素影响,县际以上班线客运量下降。但农村地区客运和定制客运在继续增长。
C.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春运的舞台上,许多新科技开始给交通系统的软硬件升级换代,助力春运,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D.“反向春运”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过春节的新方式。与千军万马回故乡的传统过春节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在购票、出行方面,更加经济方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超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成为重要交通枢纽或中转枢纽,春运最热路线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城市间,客流量相对较大。
B.各类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科技在春运各环节中的运用,目的是使春运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使其成为展现中国科技的一个舞台和秀场。
C.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观念、“回家过年”的意识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出现了父母去子女身边过年、过年期间去旅行等形式。
D.城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该努力协调,共同发展。当城乡差距被消除、壁垒被打破的时候,春运或许不会再有“正、反”之分。
【小题3】三则文字材料分别表述了什么内容,就此分别谈谈你的看法或展望。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阅读大漠
于文胜
沙漠,是一部天书。每一粒沙,都是一个字符。
我向往沙漠,又惧怕沙漠。
向往沙漠,是因为那一行从漠峰上走过的驼队,驼颈上传出的铃声。惧怕沙漠,是因为漫天飞舞的沙粒,让人看不清世界,读不懂人生。
我最终还是勇敢地走进了沙漠。沿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漠的黑色之路,我去努力破译沙漠这部天书——
在第一页上,我读到了“生命”。你看,大河逝去的地方,绿色还在零散地生长。这绿色被糙裂的树干支撑着,迎着漠风,迎着烈日,倔强地把生命延续。它们把根深扎进沙里,哪怕一点点水的湿润,都要让叶子泛出绿色。就是没有一点生命的乳汁了,就是让漠风剥得只剩下躯干,它们也要傲然挺立千年;就是被烈日利剑般的光束砍断身躯,它们也躺下不朽千年。在它们身上,生命永远不会被泯灭,生命永远都延续。它们不为脚下有一片沃土而恳求上苍的恩赐,不为披一身新绿而祈求天降大雨,不为漠风的肆虐而弯下腰杆,更不为终究要倒下化为泥土而企盼时间倒流……就是化为灰土,它们也舞在沙漠上、舞在狂风里。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啊——生命顽强到了极点,价值体现到了极限……这才是百岁、千岁、万岁的生命啊!
在第二页上,我读到了“勇敢”。你看,这看似不起眼的一条柏油路,勇敢地伸进沙漠,
穿漠谷,越漠峰,一直伸向天边,一直穿出大漠。这是怎样一种力量的驱使,才能有这般无畏的勇气呢?
沙漠时刻想把它吞没,而它的两边却筑起芦草编织的垄墙;烈日时刻想把它烤化,而它
的两旁却生长出灌木,拉起一道绿色长廊;狂风时刻想把它吓退,而它的身边却耸起一座座
房屋,房屋里飘出饭香,屋旁的抽水机正隆隆作响……
从沙漠的北边走到南边,这一页我读了一千里,从日出读到日落,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沙漠的那边,有我们的村庄;沙漠的那边,有我们的亲人;沙漠的那边,有我们肥壮的牛羊……
任何沙漠,都阻挡不住亲人的拥抱,再狂的漠风,都刮不散兄弟的思念,任凭烈日怎样下刀,都割不断家人的亲情!  
这是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亲情的力量啊!
这种力量,使勇敢者更加坚强,使坚强者更加勇敢。
无畏催生勇气,亲情激发力量!
在第三页上,我读到了“追求”。你看,沙丘下那一座座井架,输油管像巨龙跃过沙梁。
沙漠是荒凉的,从来都没有人敢对沙漠有所企图;沙漠是死寂的,任何生命的火花也只能在它上空一闪而过;然而,沙漠又是富有的,只有敢于探索和勇于追求的人,才能闻到它的气息。
我尤为敬佩那些敢于在这浩瀚大漠中勇于追求的人。他们是这大漠的骄子,他们是财富的天使。
高高竖起的是钢铁的井架,而伸向天空的却是理想的大厦;向下钻进的是圆圆的钢管,而伸进泥土的是探索的双手;管道里流淌的是追求者的热血,炼炉里沸腾的是梦想的实现……
别说贫瘠里没有财富,别说黄沙变不成黄金,别说瀚海没有彼岸,别说通天的路太遥远——勇于探索,不断追求,身后就是掌声一片。
欲上九天揽月——人类的脚步踏上了月球;欲下五洋捉鳖——潜艇在大洋中游弋;望长城内外——戈壁崛起新城,沙漠喷出火焰……
这,是追求的脚步;这,是追求的回报。
读到这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犹豫和徘徊?放飞理想,放飞希望,加快追求的脚步吧!
大漠,是一部天书。大漠,是一部有心人才可以读懂的书。大漠,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去吧,勇敢地走进大漠,阅读大漠!
(《人民日报)20~0年7月26日)
【小题1】文章以“沙漠,是一部天书”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文章在描写大漠中的“柏油路”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这是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亲情的力量啊!
(2)他们是这大漠的骄子,他们是财富的天使。
【小题4】文章在结尾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综观全文简要作答。(6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侠客形象之得以形成及发展,与读者大众的心理需求大有关系。司马迁称:“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虞舜、伊尹、仲尼等有道仁人尚且遭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史记,游侠列传》遇害而不能自救, 当然只能寄希望于“赴士之阨困”的侠客了。社会总有黑暗,人间总有不平,而 正如明人张潮说的:“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 (《幽梦影》〕能自掌正义,平天下之不平,那当然最好;至于无此本领的凡人, 焉能不怀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正因为侠客形象代表了平民百姓要求社 会公正平等的强烈愿望,才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或社会型态的转变而失去魅力。
不是还有主持公道維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吗?可法律也必须由人制订由 人执行,远非真的如善良人所想像的那么铁面无私,谁也不敢保证青天之下没有 冤狱或者不平。在法律之外,祈求侠客更富有戏剧性的自掌正义匡正扶弱,却是 武侠小说普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安得剑仙床下士,人间遍取不平人。”〈《醒世 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有这句话在,不难理解剑仙侠客何以千载之下 雄风不已。
既是“安得剑仙床下士”,可见剑仙不易求,而人间不平却时时有。也就是 清人龚自珍所慨叹的:“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己亥杂诗》〉正 因为“江湖俠骨恐无多”,才值得历代文人再三吟咏;倘若遍地是侠客,也就见 多不怪,无论作家读者,都不会格外感兴趣的了。因此,读武侠小说而认定中国 人特讲义气,爱管闲事,多侠义心场,即使不能说全構,起码也是很不准确。可以说,武侠小说不以写实见长,而主要是一种写梦的文学——尤其是其中的侠客形象,更是作家与读者“英雄梦”的投射。
(节选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有删改)
【小题1】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武侠小说受欢迎的原因。
【小题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中“很不准确”的理解。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们沉溺于“英雄梦”的隐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父亲的手指

甫跃辉

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让太阳火热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厚厚的灰尘,在脚下发出喑哑的扑突声。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他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端午,父杀没回来;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大路尽头灰蒙蒙的。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 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

“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父亲的笑越来越少了。只有和木匠们聊天,还会炫耀他那双大手。“瞧瞧!哪个木匠有这样一双手?当木匠的,谁的手指不要断几根?”舅舅就是的,他的右手只剩三个指头……以后呢?父亲再不会炫耀他那双大手了吧。

昨天放学回家,母亲说:“你爸的手指给刨木机割掉了。我要和他去医院,他死活不让,说不过掉了个手指。我怎么放得下心?”

“我去!”许亮有点兴奋。

“你敢去?”母亲脸上亮堂了,就如当初给父亲的车灯突然照亮。

“怎么不敢。”他也成了父亲那样的英雄。“不过掉了个手指。”他想像着父亲说话的样子。

医院。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你怎么来了?”父亲的声音落在阴湿静谧的空气里,像水渗入沙子。

“妈跟我说的。”许亮嗫嚅道,“阿爸,我们回家吧。”

“你先回去,我今晚……”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

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

“总算回啦!”母亲跑过来,“你爸怎么样?医生说什么?有没有好些?”

“不过掉了一个手指,阿爸才不在乎,是吧!”许明神气十足,热切地望着哥哥。

“阿爸说没事。”许亮很累,想要尽快摆脱弟弟的目光。晚上睡下后,许明又问了许多问题. 许亮没有回答,总不能告诉他父亲是胆小鬼吧。

夏天的夜晚,他们只穿一条小短裤,月光在他们光溜溜的小腿上爬动。许亮翻了个身,仍然睡不着。许明凑到他耳朵边,得意地说:“我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父亲没回来。中午,父亲没回来。母亲看看许亮,许亮不看她。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母亲说:“你再去瞧瞧,咋还不回来?”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

“先去建筑队,找到手指,再到医院,就能让医生接上手指了!”许亮想,这主意不错。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已经这么想了。

建筑队大院四周堆满木头。刨木机周围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丝血迹。他们也没找到父亲的手指。“你不是说晓得在什么地方吗?”许亮瞪着弟弟,“走吧!”

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忽然,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线。许亮被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拽着,不由自主地跟上那只苍蝇。苍蝇钻进废木头堆,他蹲下,趴在地上。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一丝隐约的血腥钻进鼻孔,他找了一片长长的树皮,往废木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

一条粗大的烧焦的虫子。父亲的手指。

“我们把手指带到医院。”许亮说。

“好!但是……谁,谁来拿?”许亮没有接话。

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当年父亲的汽车正是从他们脚下的大路开进村子的,候在村口的他们,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兴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突然,车停了,强烈的灯光射向他们。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

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

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从许亮兄弟俩寻找“父亲的手指”写起,紧扣题目,制造悬念,既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又使全篇叙事紧凑,重心突出。
B.小说中几处点染的景物具有象征意味,如“灰蒙蒙的大路”,是人物迷茫心理的外化;父亲汽车的灯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C.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这些描写为许亮的心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D.小说反复提到父亲的大手,以及对刨木机高速旋转情景的细致描写,为故事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小题2】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小题3】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

同类题5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上古神话如何“重生”
林炜圣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影片《大鱼海棠》的角色设计主要参考了《山海经》《庄子》等上古神话典籍。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了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神话起源于先民对世界创造性的想象与认识,这种认识对今天的价值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地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皇、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衣袂飘扬,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比如《捉妖记》对妖与人类、妖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不够充分,《大鱼海棠》对主角椿、湫和鲲之间的情感线索铺展不足,人物动机不合理,故事主题也不够凝练,比如灵魂交易的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主角为理想不断反抗乃至自我牺牲的崇高感。魔幻电影《指环王》情节虽有拖沓之处,但做到了叙事上的合情合理,并始终紧扣人性对抗恶欲,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这种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离不开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如何善用高科技,并平衡好技术使用与文化内涵的关系是关键。伴随电影特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转化已不是问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从细节着手,凸显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确保影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上古神话承载了华夏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地。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神话是指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中的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B.在《大鱼海棠》之前,国产影视作品已经多次尝试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如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电影《捉妖记》。
C.《大鱼海棠》塑造的多个形象均未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捉妖记》也未能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与提升当代大众文化。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有当代电影充分展示上古神话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才能让上古神话重生。
B.要让上古神话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主创者不仅要创造出富有上古神话文化内涵的形象,还要让这些形象和时代审美相契合。
C.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这导致影视改编往往出现叙事不合理、矛盾冲突表现不够充分、故事主题不够凝练等问题。
D.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要利用电影特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转化,创造出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就能让上古神话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B.《大鱼海棠》的塑造的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凸显了传统伦理价值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C.与《捉妖记》相比,《大鱼海棠》在角色的动作设计上,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作为一部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电影,《大鱼海棠》唯一的遗憾是故事没讲好,在故事创作上,《指环王》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