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小题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09:4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尼日尔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有凌汛现象
C.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峡谷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从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小题2】图中P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B.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类题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吴越时期,为了便于蓄、灌、排和区间运输,人们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结构。
(1)说出“横塘纵溇”修建前该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塘边植桑,桑叶喂蚕。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养4~5次。桑蚕养育工序复杂,需投入较多的劳力。唐朝以来,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
(2)分析杭嘉湖地区养蚕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下图所示农业循环生产的过程,并说明其对环境问题的有利影响。
杭嘉湖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水文化、稻作文化、渔文化、丝绸文化。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崛起,杭州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银行,引进文创意专业人才,使得杭州在两岸42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排行中位居第4。
(4)说出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
同类题3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小题1】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加速冲积扇的形成
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提高土壤湿度
【小题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A.西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东北地区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水土流失严重,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目前约有45万人需异地移民搬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及夏雨比重分布图。
(1)据图示资料推测该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推测依据。
(2)解决该省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同类题5
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 )
①改变地貌类型
②影响降水量
③破坏自然植被
④松动地表土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地形坡度大 ②植被稀疏
③降水量大 ④全年风大
⑤土质疏松 ⑥冻融作用强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