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节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B.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C.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D.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即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表的重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及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
B.“麾下”,原意为将帅的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C.“省试”,即科举中的礼部试,在唐、宋、金、元时称省试,在明、清时称会试。一般安排在二三月进行,因此又称“春闱”。合格者称贡士,第一名称“解元”。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相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文长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知天下事,加上他写的贺表深得永陵帝王的喜爱,因此胡总督更加器重他。
B.文长才智过人,所谈用兵方略大多能切中要害。所以胡总督诱捕盗寇的计谋都和他缜密商议然后付诸行动。
C.文长之所以一生只是一个秀才,全是一知县因事耽搁到了考期才拜见胡总督,而胡总督又忘了嘱托,如果知县提前得到胡总督的叮嘱,文长必定会高中。
D.文长诗歌的特点是多寄情于山水自然,想象绮丽,摹状抒情充满豪气,同时也流露出怀才不遇之叹。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02 12:4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徐文长传

袁宏道

①余少时见《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一夕,得诗一帙。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呼石篑①:“何人作者?今耶?古耶?”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②文长大试辄不利。不得志于有司,遂恣情山水,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与交。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友人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④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独身未贵耳。然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注①石篑,原名陶望龄,明朝著名学者,号石篑。
【小题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后越   ( ) (2)皆首文长先生 ( )
(3)文长大试不利 ( )  (4)下狱死    ( )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人,或作书  副词,有时
B.友人力解,得出 副词,才
C.卒疑杀其继室  介词,凭借
D.不得志有司    介词,表示原因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2)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与交。
【小题4】用“/”给第③段画曲线部分断句。
显 者 至 门 皆 拒 不 纳 当 道 官 至 求 一 字 不可 得
【小题5】根据第②段概括徐渭的诗歌特点。
【小题6】袁宏道主张写文章“不拘俗套”。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请以第①段为例,说说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的不同之处及其效果。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识伯修遗墨后

袁宏道

伯修酷爱白、苏二公,而嗜长公尤甚。每下直,辄焚香静坐,命小奴伸纸,书二公闲适诗,或小文,或诗余一二幅。倦则手一编而卧,皆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也。余每过抱瓮亭,即笑之曰:“兄与长公,真是一种气味。”伯修曰:“何故?”余曰:“长公能言,吾兄能嗜,然长公垂老玉局,吾兄直东华,事业方始,其不能行一也。”伯修水笑,且曰:“吾年止是东坡守高密时,已约寅年入山,彼时才得四十三岁,去坡翁玉局尚二十余年,未可谓不能行也。昔乐天七十致仕,尚自以为达,故其诗云:‘达哉达哉白乐天。’此犹白头老寡妇,以贞骄人,吾不学也。”因相与大笑。

未几而伯修下世。嗟乎!坡公坎坷岭外,犹得老归阳羡;乐天七十罢分司,优游履道尚十余年。使吾兄幸而跻下寿,长林之下,句子倡弟和,岂二公所得比哉?弟自壬辰得第,宦辙已十三年,然计居官之日,仅得五年。山林花鸟,大约倍之。视兄去世之年,仅余四载。夫兄以二老为例,故以四十归田为早,若弟以兄为例,虽即今不出,犹恨其迟也。世间第一等便宜事,真无过闲适者。白、苏言之,兄嗜之,弟行之,皆奇人也。甲辰闰九月九日,弟宏道书于栀子楼。

——《袁宏道集笺校》

注①伯修:作者兄长袁宗道的字。②长公:指苏轼。③抱瓮亭:袁宗道在京居处的亭名。④垂老玉局:苏轼晚年任提举成都府玉局观。
【小题1】“倦则手一编而卧,皆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也”与文中“_________”相照应,其中“山林会心语”“近懒近放者”表现了袁宗道___________的处世态度。
【小题2】文中作者写东坡、白居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小题3】对“虽即今不出,犹恨其迟也”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今天还不出山,实在是太晚了。
B.虽然现在已经抽身脱仕,但还是觉得迟了。
C.即使到了现在仍不能脱身,实在令人遗憾。
D.虽然至今未入官场,但还是觉得领悟得迟了。
【小题4】试分析第一段中的“三笑”的表达作用。
【小题5】文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志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余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墨,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石公曰: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取材于袁宏道《徐文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B.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C.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D.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杂剧的体裁是一本四折,又可以加 “楔子”。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
B.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以表德”,名是字的阐义。名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有时候,人们也以姓名与字连称为尊重。
C.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秀才参加再高一级考试通过的,是举人;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后是进士。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D.疏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年轻时怀疑署名为“天池生”的北杂剧《四声猿》是元人作品。
B.我无意间发现一函诗集《阙编》,印刷质量低劣,内容却极精彩。
C.总督胡宗宪聘请徐文长做幕客,徐文长统率兵将,威振东南一带。
D.石篑认为徐文长诗文的崛起,可以一扫近代文坛庞杂卑陋的习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
(2)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得白鹿,文长作表 属:嘱托
B.议者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方:相比
C.杀其继室,下狱死  论:判罪
D.同年有越者,托以抄录 官:官吏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B.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C.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D.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文长是一个秀才,名声很大,受到薛公、胡公的赏识。但因自负才略,喜欢谈论军中之事,对世事不满,所以不遇于时。
B.徐文长的诗形象生动,构思巧妙,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怀才不遇的悲痛。作者认为他的散文可与韩愈和曾巩等人相比。
C.作者认为徐文长是一个有多方面才能的人,他写的字笔意奔放,像艳丽的女人老了,却还保留着优雅的姿态,苍劲中有秀丽。
D.本文记述了徐文长坎坷而不幸的一生,评价了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上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他深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
②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