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天暮雪

[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小题1】“千崖暮如晓”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25: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丁度,字公雅,开封祥符人。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时西疆未宁,二府三司,虽旬休不废务。度言:“请给假如故,无使外夷窥朝廷浅深。”从之。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久之,知审刑院。时江西转运使移文属州,凡市米盐钞,每百缗贴纳钱三之一。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夭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未几,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因言:“周世宗募骁健,有朝出群盗、夕备宿卫者。请择河北、河东、陕西就粮马军,以补禁旅之阙。”又言:“契丹尝渝盟,预备不可忽。”明年,典参知政事。后二年,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鞫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勿罔法。”争于帝前。仁宗从竦言,度遂求解政事,罢为侍读学士。迁尚书左丞,卒。谥文简。度性淳质,不为威仪,居一室十余年,左右无姬侍。然喜论事,在经筵岁久,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尝问蓍龟占应之事,乃对:“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丁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
B.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
C.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
D.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府三司”是宋代为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设立的官府机构;“二府”指管政务的中书门下和管军事的枢密院,“三司”指管财政的盐铁、户部、度支。
B.“旬休”,中国古代官员例行休假制度。不同朝代休假时日有些不同,汉代称“休沐”应“洗沐归谒亲”;《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与本文意思不同。
C.“禁中”,既指禁令所及范围之内:也指帝王、后妃等生活起居的宫苑,因非侍御者不得入内,故称之,又称作“禁内”或“省中”。本文指后者意思。
D.“经筵”,汉唐以来历代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正式制度化,主要以翰林学士置讲官,经筵制度是与顶层统治者密切相关的一项教育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度察知典宪,进言公正。吉州通判李虞卿受贿,且违背转运使移文的规定而不交贴纳,大理寺以枉法判其罪,丁度进言说了公正的话。
B.丁度因势论官,为公论事。关于用人,他说承平时任用有资历的人,边境未安时任用有才之士;他任侍从十五年,多次论事未涉及私心。
C.丁度审时度势,献计献策。他建议挑选需要提供给养的骑兵来补充禁卫军的缺额:还说契丹曾经背叛盟约,建议应该做好预先防备。
D.丁度法度分明,敢于争辩。宫廷卫士叛乱,丁度与他的上司争论,认为应将此事交给外台,并对其党羽追究查办,而不宜无视法律处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
(2)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小题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褒贬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男方的父亲为婚,女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郝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郡监;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他历仕多君,均受重用,难能可贵。
B.郝质治军严明,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郝质敢于担当,当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
C.郝质重情重义,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生活节俭,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在护送军需物资时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作战英勇、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利用少喜谈辨,慷慨有志操。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帝语利用曰:“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利用愤契丹,色不平,对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利用驰至契丹,契丹母曰:“晋德我,畀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利用曰:“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契丹遣使来聘,遂命利用迎劳之。
知宜州刘永规驭下残酷,军校乘众怨,杀永规叛,陷柳城县,围象州,分兵掠广州,岭南骚动。帝谓辅臣曰:“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岭南平,迁引进使。
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而利用以检校太师兼太子少保为会灵观使,进尚书右仆射。
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侥幸,而其亲旧或有因缘以进者,故及于祸。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宋史·曹利用传》,有删节)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
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B.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
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C.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D.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古代官职调动说法之一,文中的“迁”、“擢”、“补”、“进”等与之类似,有降职之意。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武帝设立,至宋后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京师,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简称,这里指都城开封。
D.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利用智勇过人,承继父亲基因。父亲曹谏富有文韬武略,考取明经科,官至右补阙、崇仪使;曹利用生性勇悍,年少便睿智善辩。
B.曹利用颇有壮节,擅长外交辞令。面对契丹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慷慨陈词,不辱使命,最终带着和约归国。
C.曹利用恃功而骄,终无罪而冤死。梗直而仗恃有功的曹利用招致李迪的不满与诬陷,也因为此事招致无罪冤死的结局。
D.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能智击贼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平定了岭南的骚动;最终官至尚书右仆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2)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