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小桃红 •秋江
倪瓒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苹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写初秋季节,江面上漂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澄澈,征雁南飞。
B.“雪晴天。绿苹红蓼参差见”虚写了在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浮萍、粉红色的蓼花高低错落地生长在水边的情景。
C.“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写驾舟人、歌声及鸥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
D.本曲动静结合,写动态的有“眼底离愁数行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其余句子是从静态方面写的。
E. 本曲长于色彩渲染,作者将白、蓝、黄、绿、红几种色彩巧妙地调和在一起,把秋色点缀得异常绮丽、多姿多彩。
【小题2】本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09 09:0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柯九思

徐显

柯九思,字敬仲,台州仙居人也。父谦,由文学掾为江浙提举。九思以父荫补华亭尉,不就。遇文宗皇帝于潜邸,及即位,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书法名画,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籍禁署。念其父谦善教,锡碑名“训忠”,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之,宠顾日隆,由是言者见忌。

公乘间跪白上曰:“臣以文艺末技遭逢圣明,而踪迹孤危,殒越无地,愿乞补外以自效,庶几仰报日月照临之万一。惟陛下哀怜幸甚!”上曰:“朕在,汝复何忧?”翌日,御史章入不报故事,谏臣言不行,则纳印请去。上重违谏臣意,而虑危公,召公谕之曰:“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公拜且泣,辞出,而中书竟诏不行。

未几,文宗崩殂,公因流寓中吴。予获从公游,语及先朝,则诵其所为诗,呜咽流涕。夫人情群居相聚则欢,相离则思,况以布衣获人主之知,抱乌号而无可宣者乎?此亦人情之所至悲也。乙巳,公与临川饶旭及予出游于上方,移舟陆庵,暨临海陈基、吴人钱逵皆会丙午过灵岩,遂天平,拜文正祠,宿留六日始归,盖欲其梦也。辛亥丙夜,暴得风疾,越六日丁巳卒,年五十四。

公善写竹石,始得笔法于文同,尝自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虽其妙至不言,然其生意飞动,有龙翔凤翥之状,故四方大夫士争宝爱之。又善鉴识金石、鼎彝之器。时吴人陆友号为博物,亦叹以为不及。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之序。公没后,皆散失不传,独有诗二卷藏于家。

论曰:唐郑虔以才艺遇玄宗,号称“三绝”,特置广文馆,命虔为博士。而晚节流落,君子惜之。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之   旌:表彰
B.而中书竟诏不行   格:删除
C.遂天平  次:停留
D.盖欲其梦也 厌:满足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宗把内府所藏书画全部交给柯九思鉴定,赐给他牙章,让他得以遍览宫内的书籍。
B.柯九思因遭忌恨,就找机会向皇帝请求,愿意到京城之外继续为皇帝贡献自己的力量。
C.文宗驾崩后,柯九思流落寄寓在中吴,与他夫人谈话时谈到文宗,就吟起诗痛哭起来。
D.柯九思在文学方面也有所成就,著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他作了序言。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已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
(2)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小题4】柯九思的艺术成就有哪几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君曰:“此不足为也。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如期必于秋。”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君往见(_________)    (2)君既(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治疾多奇(_________)
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
(2)而吾不及,命也夫(_______)
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
【小题3】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小题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小题5】第①段中葛乾孙“不复应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第②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葛乾孙形象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沉醉东风·对酒

卢挚

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

葫芦提醉中闲过。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注)①腹内丹:即“内丹”。宋元之际的道教主张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以“神”去练,认为这样人就会忘却人我是非和私心杂念。这里借指修养性情。②泼煞;扑灭。③葫芦提:当时的俗语,指稀里糊涂。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二句指道家炼丹修道,以扑灭“心头之火”。推想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似有许多愤慨和不平,却只能强自压抑。
B.“葫芦提醉中闲过”转回喝酒,希望酒醉后在稀里糊涂中“闲过”,这是作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谋求摆脱的方法。
C.“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两句,作者想象唱着浩歌进入万里云山,置旁人嘲笑于不顾。说明他最后达成了超脱的愿望。
D.全曲字面表现虽狂放通脱,但读者仍可以感悟到作者压抑的感情。由于使用了一些衬字,此曲显得通俗流畅。
【小题2】这首曲的最后两句“万里云山人浩歌,一任旁人笑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对全曲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3】本曲与曹操的《短歌行》都有“人生几何”的提问,本曲表达的情感与其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南泾道院记

赵孟頫

①浙右之地,水居十七,其势汪洋沮洳,往往而是,水行之道,可以通舟楫,土人谓之为泾。嘉兴城西南五十里而远曰“秀泾”,有张氏者居其地。德祐之末毁于兵火,张君全真乃改筑于秀泾之南,所谓南泾者也。既而其妻死,不复娶,辟以为道院。

②脱儒冠,著道士服,翛然独处,以颐性养神为事。凡田畴所入,悉以供土木工估。中为殿堂,祠玄武神。其背为延真之阁、讲道之堂;其左右为栖士之舍;其阳为迎仙之桥、放生之池。因池为堤,列树松、柏、梅、竹。又南数十百步有大朴,数百年物,作庵其下曰朴庵。陂塘环萦,林木蔽翳,境物洁盛,清人心目,故游方之士乐其处而多至焉。盖经始于至元丙戌,历十有余年而后成,亦勤矣哉!

③人之生也,自非圣贤,莫不有所役,或役于名,或役于利,大有所求则大役,小有所求则小役,总总如也。割去世累,优游恬淡以求自适,虽末为无所求。其视汲汲于名若利,匍匐颠仆于污秽之途,规毛发衣食以妪煦妻子,相去岂不远哉

④初,松江修竹胡氏事玄武甚严①,其家火而神像俨然独存。张君迎归,构殿以祠之。上梁之日雨,几不克建,张君祷焉。俄有白鹤廿八从东北来,翱翔其上,良久西南去,雨随已,而大雨于西南三里之外。何其异也!上强山僧靖达从吾游,道张君之为人,且道其意,乞文记其始末,故采其言以为记。

注:①玄武:道教中的神兽

【小题1】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小题2】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
【小题3】概述第②段中“亦勤矣哉”中“勤”的表现
【小题4】对第④段中“异”指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胡氏家族遭受火灾而只有神像庄严独存这一奇事。
B.指张君建造宫殿祭祀神像但多日下雨不停这一现象。
C.指张君祈祷许久让大雨落在西南三里之外这一举措。
D.指张君祈祷的虔诚之心引来白鹤为其止雨这件事情。
【小题5】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相去岂不远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