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渡白沟

刘因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③知名:抗元名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
B.颔联紧扣所见燕赵辽金故地的山河风物,寄寓内心深沉慨叹,含蓄幽远。
C.颈联写诗人独立于古城之上,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百感交集。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呈现悲壮之美,颇有杜甫诗歌沉郁雄浑之风。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愁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20 03:5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选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C.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D.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左拾遗是一个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杜甫曾做过左拾遗。  
C.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D.“六义”即《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也称“六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2)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宋代武官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谥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 入相,荐于朝。乾道五年,召见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正字。
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既进见,雄极论恢复。孝宗大 喜曰:“功名与卿共之。”即除右史,两月除舍人。金使耶律子敬贺会庆节,雄馆 伴。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逻者以闻。上夜召雄,雄具以子敬所言对,上喜。金使 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 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雄请复置恢 复局,日夜讲磨,条具合上意,除中书舍人。自选人入馆至此,未满岁也。
时金将起河南之役,议尽以诸陵梓宫归于我。上命雄出使贺生辰,仍止奉迁陵 寝及正受书仪。雄既见金主,争辨数四。其臣屡喝起,雄辞益力,卒得请乃已,金 人谓之“龙斗”。尝上疏论恢复计,大略谓:“莫若由蜀以取陕西,得陕西以临中 原,是秦制六国之势也。”八年,以母忧去。
朱熹累召不出,雄请处以外郡,命知南康军。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 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会周必大亦力言之,乃止。
自雄独相,蜀人在朝者仅十数。及眷衰,有言其私里党者,上疑之。已而陈岘 为四川制置,王渥为茶马,命从中出。雄求去,诏勉留,曰:“丞相任事不避怨, 选才无乡旧。”盖有所激也。祖宗时蜀人未尝除蜀帅,雄请外,除观文殿大学士、 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上 思雄不忘,改知江陵府。江陵无险可恃,雄请城江陵,城成,民不告扰。
张栻再被召,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即奏疏。孝宗大喜,翌日以疏宣示, 且手诏云:“恢复当如栻所陈方是。”即除侍讲,云:“且得直宿时与卿论事。” 虞允文与雄之徒不乐,遂沮抑之。广西横山买马,诸蛮感悦,争以善马至。上知栻 治行,甚向栻,众皆忌嫉。洎栻复出荆南,雄事事沮之。时司天奏相星在楚地,上 曰:“张栻当之。”人愈忌之。
绍熙四年薨,年六十五,赠少师。嘉定二年,谥文定。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五》,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名与卿共之   共:同享
B.以母忧去 优:丧事
C.罪之适成其名   适:适合
D.选才无乡旧 旧:故旧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雄极力主张恢复中原,受到皇上赏识;他主张重新设置恢复局,所列的条目都符合皇上的心意。
B.赵雄出使金国,围绕迁陵寝与改正受书仪式,与金主和金国朝臣争辩,直至请求被允许才罢休。
C.赵雄在担任宰相时,将十几个蜀人推荐到朝廷任职。有人因此向皇上进言,皇上对他产生了疑心,后冰释前嫌。
D.赵雄任江陵府知府期间,因江陵没有险要的地势可以凭依,修筑城防工程。城防工程的建设,没有侵扰老百姓。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
(2) 张栻再被召,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即奏疏。
【小题4】赵雄为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