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干荷叶
刘秉忠①
(其一)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其四)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其五)
南高峰,北高峰②,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注释]①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冶家、文学家。这组小令作于元军攻占杭州之前。②南高峰,北高峰:在杭州西湖西南,南高峰之北有北高峰,二峰耸立,合称“双峰插云”,为西湖一景。
【小题1】下列对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其一)和(其四)两首都就宫词名立意,采用起兴的方式吟咏荷叶在风霜侵袭下翠减香消的情态,形容尽致。
B.(其一)收于怜荷怨霜的抒情之中,情景交融,曲中“寂寞”“秋江”极力渲染出一种深秋的萧疏的氛围。
C.(其四)前五句与(其一)相照应,交代了残荷的最后结局,写它不耐风欺霜虐,枯死在秋波之中。
D.(其五)“南高峰,北高峰”中的“高”字与“宋高忠”的“高”字一字相连,把其地、其人勾连起来,景情相应。
E. 三首曲词都使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写景抒情,既描摹了眼前干荷叶的惨淡与萧索,又委婉表达了历史的兴叹。
【小题2】作者借“干荷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曲词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30 01:0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李端,赵州人,嘉祐之侄也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大历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以清赢多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扑,心甚厌之。买田园在虎丘下。为耽深癖,泉石少幽,移家来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初无宦情,怀箕、颍之志①。尝曰:“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与处士京兆柳中庸、大理评事张芬友善唱酬。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曰:“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主甚喜,一座赏叹。钱起日:“此必端宿制,请以起姓为韵。”端立献一章日:“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作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集三卷,今传于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端》)
(二)
端,赵州人。始,郭暧尚升平公主,主贤明有才思,尤招纳士,故端等多从暧游。暧尝进官,大集客,端赋诗最工,钱起日:“素为之,请赋起姓。”端立献一章,又工于前,客乃服,主赐帛百。后移疾江南,终杭州司马。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列传下》)
(注)①箕、颍:即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暖/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B.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暖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C.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D.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暖/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进士及第,隋唐指考中进士,明清指殿试的前三名。
B.自号,指古人除了名、字之外另起的自称,以彰显自己的情志,文中的“衡岳幽人”即表现了主人公的隐逸之情。
C.宿制,即现在的“宿构”,指预先创作好的诗文等作品,与即兴作诗(文)相对。文中指前一晚创作好的诗歌。
D.移疾,义同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与《唐才子传》中“以清赢多病,辞官”同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端居于名山,追求清净虚无。他跟随皎然读书,仰慕僧侣。尽管后来被授予校书郎,但他辞官后住在终南山草堂寺,此二事可见佛、道思想对其影响之深。
B.李端隐居田园,慕幽之情颇深。他被起用后,因不喜为官之事,在虎丘山下购买田园,因觉此地不够幽深,故移家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在此弹琴读书。
C.李端少尚修仙,后受引导学禅。他初无做官之意,心怀隐逸之志,崇尚修仙,却未能前去;后朋友畅当以佛学引导,知人生追求必然如此,苦于不得法门。
D.李端诗调高雅,才思敏捷出众。他和柳中庸、张芬交往密切,常唱和。《唐才子传》和《新唐书》均提到李端依钱起要求,以姓作诗立就一事,可见其诗才之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扑,心甚厌之。
(2)作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气蓬勃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
B.第二句写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官人门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女们都分得名香,在祥和的氛围中迎接清明。
C.第二联,虚实相生,青白相间,更显得错落有致,色彩鲜明,上句写景,下句写情,情景交融。
D.第三联运用典故,以景结情,既典雅又充满了今昔之感,陡然生发出人生短暂的慨叹。
E. 结句宕开一笔,悠然神远,“春酒醉京华”作者内心无法排遣的忧愁,只有借酒消除。
【小题2】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