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抚今追昔,以苍凉的韵调,以富有悲剧意味的形象,咏出了风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
B.词的上阕即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又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一边写景,一边咏史,一边抒怀。
C.词的下阕也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之空冷阴森之景;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只能空望秦淮一片明月而伤心的情形。
D.这首词采用宋代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部韵脚,但因萨都剌思笔流畅,工笔描写世事的变迁,抒发人生之感慨,使作品思路开阔,境界宽广,自然天成,堪为豪放派之大作。
【小题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26 06:35: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水上题。
挽文丞相
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珲,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安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何须更上新亭饮,大不如前洒泪时。
【注】①南冠:南方人戴的帽子。②鼎湖:传说中皇帝乘龙升天之处,借指帝王之死。③新亭:地名,故址在南京市南。东晋偏安江南,王导等人在新亭宴饮,席问,周鼓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在座者相视流泪。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徒把金戈挽落晖”一句写文天祥不顿形势凶险,一意孤行,想要挽救行将覆灭的宋王朝。诗人把文天祥比作神话中的英雄鲁阳公,手持金戈,力挽残阳,显得十分悲壮。
B.南冠象征宋末南部抵抗力量,北风暗指来自北方的蒙古族的军事力量;“南冠”与 “北风”句内成对,“吹”字使整个画面平添无限悲凉气息,突出命运的无奈。
C.“子房本为韩仇出”写张良雇勇士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的故事,行动最终未能取得成功,诗人拿张良的鲁莽行动暗喻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D.颈联中,鼎湖指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在此暗指宋君蒙难;“鹤归”写的是丁令威化鹤的故事,在诗人看来,文天样的忠魂亦已化鹤成仙,无须回来。
E. 本诗笔力雄健,画面悲凉壮阔,寓意深刻,语窗沉郁,多用典故,几乎无一句无来历,但又自然贴切,无堆砌之感。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在诗中寄予了哪些感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原文“元嘉四年”中的“元嘉”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世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情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小题4】把下列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   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小题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小题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情感上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