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德佑二年岁旦二首

(宋)郑思肖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其二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诗歌鉴赏)这两首诗写在元兵攻占苏州之时,那时作者正在苏州。德祐是宋恭帝的年号,作诗时宋恭帝还在临安(不久临安沦陷)。他在这两首诗中抒写了国土沦陷后心中的悲痛和未能为国尽责的怅恨,表现了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国土沦陷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一介文弱书生,何以报国?“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并不只是徒唤奈何之叹,也并不仅是无力报国的惭愧和遗憾。他以他手中的笔,抒写他的情感、信念和气节,为未来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其一首联着一“空”字,表达了作者无力回天的悲痛心情,只能徒然落泪。
B.其一颔联的“中国梦”指的是希望南宋强大起来和收复失地的远大梦想。
C.其一尾联是说自己每天向着南方朝拜,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汉朝的旌旗。
D.其二“此地暂胡马”意思是元军并不想长期占领苏州城,只是暂时驻军。
E.其二“终身只宋民”,“只”字分量很重,在抒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小题2】其二尾联中“荒城梅又春”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5 09:1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释)①觚棱,宫殿的屋角瓦脊。②天上,指朝廷。③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④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
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
C.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
D.“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
【小题2】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下列诗句 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D.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小题3】本词与下面的诗歌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