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
①
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醾
②
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
③
,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得”,一作“渐”。②花名,本为酒名,以花颜色似也,故取以为名。
③婉娩,柔美,美好;迟暮。
【小题1】结合作品简要赏析,词的上片在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2】在词的下片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9: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刘过
①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②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
③
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
④
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武昌当时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③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
④浑是:全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楼外之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满”“带”“浅”三字用得尤为精妙传神,把稀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忧伤底色。
B.本词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凄冷的景象与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进行对比。
C.“未稳”可见行色匆匆,“又”字给人以时序催人的忧心,“犹”“能”“又”三个虚
字呼应,更使词意跌宕。
D.“黄鹤断矶头”一句中,“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
随意之笔,见出词人锤炼语言的功夫。
E. 本词章法谨严浑成。卒章三句写买花载酒,是想苦中求乐,来驱散心头的愁绪。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小题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落梅 刘克庄
①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刘克庄: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起首两句便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伤的基调。
B.“可堪平砌更堆墙”一句与李后主的“砌下落梅如雪乱”意近,都写出了落梅之多。
C.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梅花当作“迁客”和“骚人”来写,颇具新意。
D.“乱点莓苔”写出了曾经高洁的梅花如今却与莓苔为伍,表现出诗人的讥讽之意。
E. “偶粘衣袖久犹香”一句笔锋一转,写出了梅花的香气经久不灭,令人感慨。
【小题2】这首咏梅诗是咏物诗的上乘之作,诗人却因此“一再被黜,坐废十年”,请结合诗尾联谈谈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秦楼月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
①
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②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①金虬(qiú):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②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小题1】上片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小题2】下片抒发了什么情感?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①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②起舞闻鸡: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小题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小题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吕本中
(注)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吕本中(1084-1145),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廷南渡后,诗人流寓江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小令抒写了旅途风物和诗人感受,词情凄清伤感,但格调清新流利,读来凄伤却不压抑。
B.词作开头两句写早行情景,意境与晚唐诗人温庭筠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很接近。
C.词中由“晓霜”写到“残菊”,由“残菊”联想到“重阳”,又由“重阳”联想到眼前处境,思绪曲折。
D.过片“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写出诗人因旅途艰辛渴望好梦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凄然之意卓然。
【小题2】这首词与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题材相类,但思想情感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