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诸路军马  都督:统率
B.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列举罪状
C.得间奔真州  间:机会
D.穷饿无聊 无聊:内心烦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归而求救国之策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B.以资政殿学士行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D.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羁縻不得还
A.而幸生也何为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坐桂公塘土围中D.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则直前诟虏帅失信B.北虽貌敬
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去今之墓而葬焉
【小题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危急,一个“迫”字反映了元军长驱直入的凌厉攻势,“不及”暴露了南宋满朝文武官员的惊慌失措和腐败无能。
B.南宋作为战败国在议和时已经陷入被动局面,文天祥之所以“辞相印不拜”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主要是为了降低自己被杀的风险。
C.文天祥初至元营,不辱使命,捍卫朝廷尊严。“抗辞慷慨”表现出他大义凛然、敢于抗争的气节。“上下颇惊动”显现出“抗辞”的重大影响。
D.作者善于将感情融入叙事。例如选文第4段,既写出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小题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05 03:09: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元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

未几,贾庆余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二)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曒曒,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予右丞相兼枢密使  即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B.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北邀国者相见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
D.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周公之逮所由使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士萃左丞相府 且立石其墓之门
B.而不在使者目 独五人曒曒
C.归求救国之策 北驱予并往,不在使者之目
D.资政殿学士行 敛赀财送其行
【小题3】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上述两文均以“大事件”为背景展开叙述,《指南录后序》叙事具体,脉胳清楚,为抒情充分张本;《五人墓碑记》叙事只抓重点,叙中带议,涉笔成理,使人深思。
B.文天祥出使之时,正是南宋朝廷危急之际,可说得上是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展现了一代“忠臣”的坚贞气节;而他“欲一觇北”,却又显示出对形势估计的严重不足。
C.《五人墓碑记》开篇点题,一开始就突显了全文的中心议题——“义”,课文最后更以“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评价,高度肯定了五位义士牺牲的价值。
D.《五人墓碑记》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五人”进行比较,引出了正义与邪恶两方的较量,启示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小题4】翻译划线句(7分)
(1)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2)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①文天祥领兵拒元,因叛徒出卖,于公元一二七八年(宋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捕。第二年四月,他被押送到燕京。同被押送的还有他的同乡好友邓剡。邓因病留在天庆观就医。临别时邓剡作词《酹江月·驿中言别》送文天祥。文天祥借苏东坡赤壁怀古词韵,酬答邓剡。②“能”,同“恁”。③蛩,音qiong,蟋蟀、蝗虫等昆虫。④龙沙,指北方沙漠。

【小题1】“横槊题诗”典故描绘的是________(填人名)的形象。
【小题2】对本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不是池中物”意指文天祥和邓剡不会久居人下,必有腾达的一天。
B.“风雨”二句借写眼前景象,烘托囚徒们在清秋来临之时的凄苦生活。
C.“江流如此”句,“如此”承上启下,抒“万事空中雪”的悲苦落寞。
D.“杜鹃枝上残月”借助想象,通过意象叠加来表达对故人的不舍之情。
【小题3】结合这首词的词眼,赏析下阕画线内容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德祐二年正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词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州,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祸  纾:解除
B.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列举罪状
C.饿无聊,追购又急    穷:贫穷
D.以父母之遗体行 殆:危险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文本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出使元营前对形势估计不准,心存幻想;到元营后,深感形势复杂,问题严重,国事危艰,但他并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不顾一切地与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
B.文天祥到了真州以后,被维扬主帅驱逐,他一面要躲避元军的悬赏追捕,一面又要躲避维扬主帅的追杀。
C.文天祥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表明了自己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死而无憾的决心。
D.本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疏而不漏,基调悲壮,感情充沛,通过叙述具体介绍了自己为拯救国家而舍生忘死的经历,表明了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的爱国情怀。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小题4】文天祥出使元营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