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易》。

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再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之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谪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能《易》 受:传授
B.石曼卿致之曰 因:通过
C.曼卿师鲁曰 报:上报
D.母忧 丁:遭逢
【小题2】下面与李挺之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常怒斥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⑵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
【小题4】请翻译下列课内文言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06 06:1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二、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牌上的把手。②无功级:古代杀敌以首级的数目记功,故称功级。汉代李广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却始终不得封侯。③榆塞:边防要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记当日”点明这里所写的是对往事的回忆,“金甲雅戈”形容武装的华丽。
B.“磨盾必,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间,千纸立就,显示出当时军情的紧急和词人的才气纵横。
C.“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作者以李广自况,悲愤地质问: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D.这首词上下片均从下面着笔,上片写过去,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风格掩抑沉郁,上下片对比,极富感染力。
【小题2】“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