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列小题。

襄城道中

[金]路铎①

禾黍低风汝水②长,迟迟驿骑困秋阳。

病躯官事交相碍,梦雨行云肯借凉?

尽说秋虫不伤稼,却愁苛政苦于蝗。

诗成应被西山②笑,已炙眉头尚否臧。

(注)①路铎,金朝诗人,此诗为诗人做监察御史期间出访民情后所作。②汝水:今河南北汝河,流经襄城。③西山:首阳山,此处代指隐居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一类隐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写了庄稼由于久旱而长势不佳,而自己也因信使迟缓而被困于襄城道中。
B.“梦雨行云肯借凉”一句写出了百姓在久旱之后对雨水的殷切期盼。
C.颈联中化用了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也”的典故,指出苛政之害甚于蝗虫之害。
D.诗人自知诗文粗浅会遭隐士取笑,但仍希望通过自己的论说减轻百姓的负担。
E.本诗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反映民生疾苦。
【小题2】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27 08:05: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竹下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 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作者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次年被派到徽州(在今安徽省境内),当了六七年州府下属的小官吏。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这首诗是这年或之后二三年内,离开竹下时写的。②结束:穿着。③穗:用丝线或布条等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④吹:通“炊”。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解说和评价,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联扣“早发”,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发。“散疲顽”,暗示此行是在繁忙的公务之后。可见诗人是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品赏竹下之景的。
B.诗的颔联扣住诗题中的“竹下”,描绘了山区清晨特有的清新明丽的景象。
C.颈联上句写炊烟,下句写溪水,画意甚浓。炊烟,树丛,溪水,小桥,上下映衬,一碧一绿,一直一弯,在色彩、线条和态势上构成了错综变化之美。
D.炊烟当树“直”,暗示无风,同时还会使人联想到那炊烟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与平静。“弯”则勾画了绕山穿桥的小溪的身影。这两字显然脱胎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且与原句意境相似。
E. 这首诗,诗人不仅准确描绘了沿途景物的特征,而且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融于景物之中,表达了观景时的愉悦心情。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写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