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盾鼻,盾牌上的把手。②无功级:古代杀敌以首级的数目记功,故称功级。汉代李广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却始终不得封侯。③榆塞:边防要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记当日”点明这里所写的是对往事的回忆,“金甲雅戈”形容武装的华丽。
B.“磨盾必,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间,千纸立就,显示出当时军情的紧急和词人的才气纵横。
C.“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作者以李广自况,悲愤地质问: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D.这首词上下片均从下面着笔,上片写过去,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风格掩抑沉郁,上下片对比,极富感染力。
【小题2】“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0 01:43: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武昌当时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③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
④浑是:全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楼外之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满”“带”“浅”三字用得尤为精妙传神,把稀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忧伤底色。
B.本词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凄冷的景象与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进行对比。
C.“未稳”可见行色匆匆,“又”字给人以时序催人的忧心,“犹”“能”“又”三个虚
字呼应,更使词意跌宕。
D.“黄鹤断矶头”一句中,“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
随意之笔,见出词人锤炼语言的功夫。
E. 本词章法谨严浑成。卒章三句写买花载酒,是想苦中求乐,来驱散心头的愁绪。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小题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什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令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②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此处泛指沦陷于金兵之手的土地。
③两仙翁:指欧阳修与苏东坡。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两句写出了江南秋日里,诗人站在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
B.“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是说诗人心头布满了愁思,并且不由地借酒浇愁。其中“江南江北”四字正是愁的原由。
C.“菰菜莼羹一梦”中“菰菜莼羹”运用陶渊明的典故,作者在此有弃官归隐之意,而后面“一梦”二字,又否定了该想法的现实性。
D.“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三句融情于景,写远山在黄昏中的姿态。“苹洲”是长满苹草的洲渚;苹洲之外,远山在暮色中敛下了它的眉峰。
E.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茫茫天地间一匹老马长啸浩叹,迎着西风跋涉长驱,表达出诗人对马的崇敬。
【小题2】结合全词,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出哪些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
刘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刘过:南宋词人,曾上书朝廷,陈述恢复中原的策略,未被采纳而漂泊江湖。②弹铗:铗,剑把。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时,未受孟尝君重视,他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③菱花:镜子。④《晋书·祖逖传》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⑤《世说新语·简傲》载,阮籍在大将军司马昭的宴会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⑥杜陵风月手:指杜甫。杜甫曾有《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三句由事起兴,间接点题,写“西来”情景,关键在于“风雨”二字。
B.作者梦寻之“秋”,其意当不仅指秋之季节,更指沦陷的北方大好山河。
C.六至九句写纵鸿雁可传信,但无处可落;而自己漂泊于异乡,韶华空逝。
D.下片由现在转入回忆,词人当年曾慷慨悲歌,纵情豪饮,常常挑灯看剑。
E. 最后四句由感慨国事转入慨叹个人身世,点出写此词以泄愁苦、慰羁旅。
【小题2】本词几次引用典故,包含了怎样丰富的内容?请结合诗句的内容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