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重九后菊

廖行之①

寂寞东篱几夕霜,不堪憔悴逐炎凉。

谁知璞玉浑金态,尽作红尘紫陌②妆。

流液尚能甘水味,返魂应付与梅香。

来年莫落秋深后,好趁登高入酒觞。

(注)①廖行之:字天民,号省斋,衡阳(今属湖南)人。宋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仕途多舛,曾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年五十三。②紫陌:大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篱边看菊,与陶渊明归隐田园后“采菊东篱下”意境情感大异其趣。
B.“浑金璞玉”是赞美菊花未加修饰的天然美质,也暗指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C.“返魂”句语意新奇,与流水梅香并提,其委婉含蓄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情。
D.尾句虚写来年早行,与家人团聚,登高饮酒,心情愉悦,语意明快欣然。
【小题2】“诗言志”即说诗歌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态度,就此咏物诗,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0 11:4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只描摹近景:其中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
B.“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C.“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
D.“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E.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欣赏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郑户曹①
宋•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①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 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 ③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 博士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淡如也。杜甫曾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B.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
C.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颈联承上写了郑户曹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诗歌,表现郑户曹一直做小官,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激愤。
E. 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担心。
【小题2】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