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②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后汪元量为道士南归,这期间两人多有诗歌唱和。②碧玉:据《乐苑》记载,“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以“愁”统领全诗,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这一连串细节,表现了浓浓的愁意。
B.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表明纵使有优美的音乐,无人欣赏也是枉然。
C.颈联由眼前秋风中万叶齐摇的实景,遥想故乡一灯夜雨的虚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
D.尾联以景结情,梧桐夜雨,寒气萧萧,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E. 本诗多处化用前人语词,如“挑灯看剑”“空好音”“梧桐雨”等处,用得妥帖自然。
【小题2】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20 12: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水调歌头
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注】①这首词产生于两宋之交,作者不详。②银艾:借指做官。银,银印。艾,拴印的丝带,其色如艾。③丘壑:指隐者所居的山林幽深处。④三江:指吴淞江、娄江、东江,均流入太湖。⑤挽天河:挽,牵、拉。天河,即银河。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⑥霄汉:即高空,借喻朝廷。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曾多次泛舟太湖,如今故地重游,词中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他心头的愁苦。
B.把长剑卖掉,买一只小船,做垂钓太湖的渔翁,这表现了作者随性洒脱的性格。
C.在作者看来,出去做官不是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归隐山林才是自己的心愿所在。
D.从太平到战乱的巨变,使作者虽面对美酒佳肴,也不免感慨万千,慷慨悲歌。
E. 全词以作者两行泪水洒落清清太湖水这一细节结束,生动感人而又耐人回味。
【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请就此作具体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寝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此二事均为治( ),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 ),其效可睹也。

【小题1】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盗贼起    (2)斩首大部至万余级
(3)听从讨为效 (4)其牧守令长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
【小题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及畏愞捐城委守者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以避文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
C.唯蔽匿者乃罪 而武帝
D.但取获贼多少殿最 此二事均治盗
【小题3】下列选项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听群盗自相纠擿B.以避文法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
(2)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
【小题5】根据上文内容,文中括号处应填的词依次是____ 、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摸鱼儿•海棠
刘克庄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②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③飞仙,石湖④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⑤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释: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②潘令: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  ③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④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⑤漫:莫,不要。
【小题1】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霜点鬓”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都写出了词人两鬓已白的
老态。
B.“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了。
C.词中“无聊赖”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语义相近。
D.本词写海棠初开、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了作者对海棠的
【小题2】本词运用了把事物人格化的手法,以“娇困”一词写出海棠仿佛美人慵懒欲睡,赋予海棠花以人的情态。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B.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柳宗元《溪居》)
C.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攽《新晴》)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小题3】《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也曾经吟咏过海棠,其中一位才女的海棠诗作被评为“含蓄浑厚”。“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这位才女是:
A.史湘云B.林黛玉
C.薛宝钗D.贾探春
【小题4】结合词作内容,归纳《摸鱼儿•海棠》中刘克庄描绘的海棠花的形象特点,并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