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过野人家有感

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参议官之职。从第一次罢黜,到这次再遭弹劾,其间恰好十年。②井臼: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③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也叫蚕簸。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祥和宁静、温馨质朴的农村生活图景。
B.首联中,落日余晖,乡野院落,水井、柴门、石臼相互掩映,宁静而美丽。
C.颔联写足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农家院落各司其职,农村生活悠然而有序,淡泊而有味。
D.颔联写因看熟了世态而归去万里家山者,有张翰,有陶渊明,作者陆游也真正看透。
E.尾联以诸葛亮之隐居南阳反衬,可见其仍是痴心不改,给自己奋起隆中留有希望。
【小题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是如何表现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8 03:12: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南宋乾道二年陆游四十二岁,以言官弹劾谓其“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隆兴通判,始卜居镜湖三山,这首词正作于此时。②玉瀣:美酒。③《黄庭》:道家经典。④元:同“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第一句描写词人的居住环境,与《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了清幽宁谧的特点,但“苍烟”“落照”又渲染出暮霭苍茫、落日残照的凄凉氛围。
B.上阕三、四句写词人生活的闲适,喝完了玉瀣就在竹林中穿行散步,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正是对“丝毫尘事不相关”的具体描写。
C.下阕开头三句表明词人贪恋这种自在旷达的生活,即使身体“衰残”也不在意,其中的“啸傲”指词人歌咏自得,形容旷放而不受拘束的样子。
D.下阕末尾两句陡然一转,抱怨造物者无情,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全词基调苍凉悲壮,既写闲居生活的感受,也抒发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
【小题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词人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烟艇记

陆游

①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

②客日:“异哉!屋之非舟,然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邪?”

③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非中郎也,谁者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

④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鉏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获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钓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昊歌,顾不乐哉!

⑤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⑥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小题1】第①段中将两间小屋命名为“烟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2】第③段中陆子面对客的质疑,反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陆游以“烟艇”命名自己的居室,以寄托自己的志趣,填补自己“求之不得”的缺憾。
B.客人对主人把小屋比作“烟艇”,虽有不同见解,但也十分赞赏。
C.文章的主客对话,其实是作者虚构的,这只是一种写作手法。
D.有人评价这篇文章有“弦外之音”,即表面作旷达语,实际寓有陆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
【小题4】第④段划线句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
【小题5】作者既然“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但终究未能驾“一叶之舟”而去,从第④段看,其表面原因是什么?其真实原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