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军中乐
[南宋]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其生活环境:“刁斗”是军中用具,铜质,白天可烧饭,夜间用来打更。“设刁斗”是说在夜间军营有巡逻的兵士;“面面”与“深深”相对,呼应“万人守”,烘托出军营戒备森严的战争气氛。
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夜夜去防守险要的隘口。
C.诗中的将军不仅藐视敌人,认为“虏畏不敢犯”,还用“射麋捕鹿”这种畋猎方式来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
D.“更阑酒醒山月落”句,更阑、酒醒、月落,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让读者展开无尽的想象,进而能尽得诗歌之意。
E. 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而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3 05:0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武昌当时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③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
④浑是:全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楼外之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满”“带”“浅”三字用得尤为精妙传神,把稀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忧伤底色。
B.本词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凄冷的景象与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进行对比。
C.“未稳”可见行色匆匆,“又”字给人以时序催人的忧心,“犹”“能”“又”三个虚
字呼应,更使词意跌宕。
D.“黄鹤断矶头”一句中,“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
随意之笔,见出词人锤炼语言的功夫。
E. 本词章法谨严浑成。卒章三句写买花载酒,是想苦中求乐,来驱散心头的愁绪。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小题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热五首(其一)
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注:戴复古(16717-?)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院。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将气候描写与悯农的内容结合起来,前代诗人不乏其例,但将它们和理趣结合,则是戴复古此诗的特点。
B.开头两句,把天地比作一座炽热的大窑,把暑热炎蒸比作阳光下的炭火在猛烈燃烧。
C.开头两句,比喻形象、贴切,暗用典故。《庄子) 中有“今以天地为大炉”的说法,贾谊《鹏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更直接为戴诗所本。
D.“烹“字生动地展现出暑热犹如炭火的烹烧,给人以炎威灼人之感,诗人用字精当。
E. 七八两句写六月农民水田劳动的辛苦,虽然是寻常话,却非有实际体会不能道,与唐人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相媲美,都是本色的语言,而戴诗却比李诗更接近现实生活。
【小题2】按开头两句所写的情况,人是不能不“怨炎热”的,但三四两句突转新意,从大处高处者着眼,把“怨”从个人范围中解脱出来。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