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秋登城北门
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
②
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③
。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渐衰颓的状况。
B.颔联抓住“一点烽”“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仰视中想到岁月空逝,大宋复兴无期,不觉愁绪滚滚,涌上心头。
C.“杜陵秋”,明指长安,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它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浸透着对关中失地和人民的关切与怀念之情。
D.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乾坤的豪杰?
E. 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深沉的悲观失望之情。
【小题2】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19 10:0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水村
①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②
,诸君何至泣新亭
③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①诗人闲居山阴时,于淳熙九年(1182)秋写作了此诗。②“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③“泣新亭”,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
B.第二句使用典故感叹“敌未灭,大功未成”的失落,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怀,为全诗奠定了悲愁的基调。
C.诗人借“泣新亭”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或醉生梦死或懦弱昏庸的大小官员的不满。
D.尾联写诗人闲泊水村,卧听新雁落在荒寒的汀州上,景象闲静,既点明了诗的题面,又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小题2】诗的颈联抒写了什么感情?请简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
①
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下联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小题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夜泊水村
①
陆 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②
,诸君何至泣新亭
③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①诗人闲居山阴时,于淳熙九年(1182)秋写作了此诗。②“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③“泣新亭”,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
B.第二句使用典故感叹“敌未灭,大功未成”的失落,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怀,为全诗奠定了悲愁的基调。
C.“犹堪”二字道出诗人的无奈,在国难当头之时,年老的诗人,只能想像着如霍去病那样驰骋大漠、浴血沙场。
D.诗人借“泣新亭”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或醉生梦死或懦弱昏庸的大小官员的不满。
E. 尾联写诗人闲泊水村,卧听新雁落在荒寒的汀州上,景象闲静,既点明了诗的题面,又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小题2】诗的颈联抒写了什么感情?请简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①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②
。
(注)①本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初,当时作者41岁,任隆兴通判。②琼糜:美酒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为夜读缘起,自称“腐儒”,但联系作者的生生平看,其内涵应该别有深意。
B.“独喜”表明作者从古籍阅读中有所收获,又隐含着自己不屑与世沉浮的清高。
C.颈联转换角度,从室外写秋夜,内容不再局限于陋室青灯,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D.“策策”“冬冬”,声声到耳,以动衬静,反而能使读者联想到阅读书籍给人的温暖。
E. “饥作祟”并不是说作者真有饥饿感觉,主要表现作者读书时如饥似渴的心理。
【小题2】本诗第四句“青灯有味似儿时”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
陆 游
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
杨柳院,秋千陌。无限事,成虚掷。如今何处也,梦魂难觅。金鸭微温香缥渺,锦茵初展情萧瑟。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
【注】①征鸿:远飞的大雁。②社燕:燕春社日来,秋社日去,故谓社燕。社日是古代祭祀灶神的日子。③金鸭:金属之鸭形香炉。④锦茵:锦制的垫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主人公登上高楼望远,面对满眼的秋色,情不自禁感慨自己孤单的处境。
B.“几番轻别”,写出了别离之多,更增添了长期在外的游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C.“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二句,表达的是主人公对鬓边生出白发的忧愁。
D.主人公回忆往事虽然历历在目,但都是过眼云烟,眼下却是在梦中都难相见。
E. 下阕末尾写思念妻子却难以相见,只能独守客舍,在灯下伴着窗外的秋雨暗自伤心。
【小题2】词的下阕是从哪两个角度进行叙事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陆游(1125-1207)
诗